水资源动态评价是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化调度的基础性工作,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重要的技术支撑。实现水资源动态评价,需要在传统的以年为时间尺度进行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将水资源评价各要素进一步细化为以旬或月为时间尺度开展评价,进而更科学地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空间均衡调配。为此,水利部信息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等单位或部门的专家重点针对旬月尺度降水评价与预测、月尺度地表水资源量评价与预测、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与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展联合攻关,形成水资源数量动态评价与预测的技术体系,并将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形成本书。 本书以水资源数量动态评价与预测为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多源降水融合技术、多时空融合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技术、多源数据地下水
本书是对2013年以来松辽流域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开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初步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概述,无人机发展概述,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摄影测量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和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监管中的应用,以及展望民用无人机、遥感传感器、摄影测量技术发展趋势和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趋势。本书紧紧围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和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监管的要求,基于摄影测量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对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管中的操作技术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加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剧烈,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供需水矛盾加剧,干旱灾害频次增加、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给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淮河干流枯水期日益复杂的水资源利用和供水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利用及调度研究。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背景,以淮河中游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开展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枯水期来水量预测和枯水期水资源配置及调度技术研究,并提出枯水期应急调度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已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规划、水量分配与调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保障流域社会经济、城市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等提供了重
尹明万、邱春华、贺华翔、马黎、向国兴等著的《长藤结瓜水库群优化调度及智能监控》研究了具有长藤结瓜网络结构的水库群优化调度和智能监控技术,概要地总结了相应领域的 外研究进展;研究了水资源系统(包括水库群)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容错性、来水与需水的周期性和相关性,提出了水库群中长期优化调度年周期序贯决策方法和基于动态子空间的水力发电线性化方法,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结合黔中水库群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操作技巧和丰富的应用成果(包括非劣解集、城镇供水、灌区人畜供水、灌区农业供水、生态供水及发电等);针对黔中水利枢纽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需要,给出了智能监控系统内部通信专网、图像视频系统、闸控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智能集成监控系统等成果。本书成果已在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中应用实践。 本书理论
四川省泸州市可以集中体现我国西南丘陵地区城市的典型特征,其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高度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结合泸州市的地域特征,基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内涝治理工作的迫切需求,重点从西南丘陵地区城市道路雨水设施优化布局方法和设计模式、典型建筑小区雨水控制与利用模式、典型长短历时设计雨型推求与内涝风险图编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本书可供研究海绵城市建设与内涝治理的专家学者阅读借鉴,同时可作为城市雨水系统与海绵城市等相关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的参考用书。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粤港澳地区大部分城市均位于珠江三角洲河口,大量取水口位于咸潮上溯区域,导致其水资源特征与非河口城市有较大差异。本书从咸淡水的定义出发,根据实测数据以及数学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珠江河口咸淡水混合特征,提出了一种量化咸淡水比例的方法,并计算了珠江河口主要取水口的咸淡水比例,提出针对性的咸淡水资源管理建议。 本书可供水利、海洋、环境等相关专业人员阅读,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在松辽流域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研究课题等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战略配置需求与总体目标、水资源禀赋条件及开发利用情势、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与管控策略、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分析、水资源供给侧优化调整与可供水量分析、水资源配置模型与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与适应性分析、水资源战略配置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结论与建议等方面系列成果,反映了当前我国流域水资源战略配置研究的前沿动态和 成果。 本书可供水利(水务)、城建、环境、国土资源、规划设计与科研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规划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尹明万、邱春华、贺华翔、马黎、向国兴等著的《长藤结瓜水库群优化调度及智能监控》研究了具有长藤结瓜网络结构的水库群优化调度和智能监控技术,概要地总结了相应领域的 外研究进展;研究了水资源系统(包括水库群)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容错性、来水与需水的周期性和相关性,提出了水库群中长期优化调度年周期序贯决策方法和基于动态子空间的水力发电线性化方法,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结合黔中水库群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操作技巧和丰富的应用成果(包括非劣解集、城镇供水、灌区人畜供水、灌区农业供水、生态供水及发电等);针对黔中水利枢纽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需要,给出了智能监控系统内部通信专网、图像视频系统、闸控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智能集成监控系统等成果。本书成果已在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中应用实践。 本书
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下,水利部监督安[2022]1号文件中再次明确项目法人、勘察(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违规行为分类标准,其中涉及项目法人50条、勘察(测)设计单位27条、监理单位54条。本书对这些条违规行为进行了详细解读,逐一列出该条款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并对应开展的基础工作做出描述,为指导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勘察(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准确理解条款要求,可以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帮助。本书可作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勘察(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加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和培训教材。
本书是“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系列丛书”之一,由参与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和专家从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角度出发,对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的管理方式、施工技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