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建造的百余款经典航天器,涵盖了人造卫星、空间站、宇宙飞船、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和航天探测器。同时,为了增强本书的阅读趣味性,大部分航天器配有多幅精美图片,且每种航天器的研发历史和实用性能均有介绍,并详细罗列了各项参数,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航天器。本书内容翔实、结构严谨、分析讲解透彻,而且图片精美丰富,适合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也可以作为青少年的科普读物。
本书以航空发动机用的叶片机(压气机与涡轮)为对象,系统介绍压气机和涡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现代航空叶片机的发展特点,本书深入地介绍了压气机和涡轮基元级的工作原理,以及叶栅理论、接*径向*衡方程和叶片径向积叠、多级叶轮机级匹配等经典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对*级和多级压气机、涡轮的特*及调节规律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此外,还对航空叶片机的基本设计体系、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做了简要介绍。全书共分三篇十五章:篇 叶片机中的气动热力学基础,包括绪论、叶片机中气体流动的*质和控制方程、*维定常*动的基本方程和热力学图示;第二篇压气机,包括轴流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基元级的基本理论,级的基本理论,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离心式压气机,压气机的特*和调节;第三篇轴流式涡轮,包括轴流式涡轮的工作原理。
本书以世界大飞机发展史为背景,在总结美国、欧洲两巨头主导的大飞机世界格局,以及日本、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发展大飞机的曲折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中国大型民用飞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 运十 研制的戛然而止到与麦道公司合作的无疾而终,从21世纪之初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到中国商飞的应运而生,从ARJ21成功投入运营到C919惊艳首飞、成功交付,本书从历史脉络、时代背景、国家战略决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各方面,努力建构中国大飞机事业发展历程的全景画像,展示中国大飞机人的拼搏奋斗精神,是一本集主题性、思想性、故事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读物。
《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以飞机和驾驶员构成的人机系统为背景,介绍人机系统理论和飞机飞行品质。人机系统理论包括人机系统的构成、人机系统的实验方法、驾驶员行为特性和驾驶员模型的建模方法。飞机飞行品质包括飞行品质的驾驶员评价、基于飞机本体特性的经典飞行品质要求、带控制器飞机的等效系统的飞行品质要求、人机耦合与驾驶员诱发振荡预测方法和非线性人机耦合问题。 《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 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 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无
多数慢性病,是我们用错了身体的结果。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机体,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低估了人体的智慧,高估了我们自己的知识。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身体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观念,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人们消除疾病。 作者用一种易于理解和富有创意的诠释语言,系统地向世人介绍了中医的体系以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提出了保健的五项基本策略,简单易行,有理有据。本书结合优选进的信息系统观念和计算机软硬件架构,把人体当作一个充满智慧的机体,并与悠久的中医养生保健理论联系起来,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人体自愈过程,以及自己的性格缺点导致的健康问题。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 心脏 ,航空发动机原理又是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基础。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燃气涡轮发动机为主的各型航空发动机的基础知识、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与功用、发动机性能分析与参数设计等内容,重点突出航空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设计分析方法和设计分析基本技能等内容。 本教材的计划学时为40学时,使用时亦可根据专业做适当删减。 本教材为高等院校本科飞行器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为空中交通复杂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空中交通管制员(简称 管制员 )的行为对于航空运输安全、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以数据驱动为主要方法,结合心理学、认知学理论,对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管制员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管制员的眼动行为、注意力分配和通信行为的特征及规律。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优化航空运输系统运行、复杂系统建模和应用系统开发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对于深入理解人类行为、扩展人类动力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书适用于民用航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或从业者,以及从事复杂系统研究、人为因素 研究和大数据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
本书根据同名情景剧《记忆里的“两弹一星”》文字脚本改编。情景剧作为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的培训课程入选四川省 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名单,并受邀到 教育行政学院、四川大学等演出授课。全书内容均根据已公开发表的资料整理,并得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老同志认可。 全书由40余篇文章组成,如“香烟纸上的求救信”“周光召与九次运算”“一块铀矿的中国之旅”“扎根马兰基地的传奇司令”等,记录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相关科研人员隐姓埋名为“两弹一星”事业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充分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 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气动弹性系统理论及跨声速气动力Volterra建模与辨识》概述了非线性系统的历史背景及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气动弹性分析中涉及结构/气动力非线性问题的成因、发展及当今热点等内容,重点关注了跨声速气动力的数学建模与系统辨识问题。本书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理论方面涉及非线性系统解的存在性、规范形理论、Volterra级数建模与辨识公式的推导等,实践方面涉及CFD数值计算等。 本书适合各类航空院校、高等院校从事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特别是航空航天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民用飞机环境控制系统手册》是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多种先进民用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书中首先简要阐述了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然后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多种先进民用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工作原理与方案、系统功能与性能、系统部件(或组件)的特性与作用、系统部件(或组件)与管路的布置以及系统设计特点等。在编写过程中,对能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力求内容翔实、完整和准确,并按照编者思路重新绘制了风格统一的系统原理图。 《民用飞机环境控制系统手册》可作为飞机环境控制专业领域的教学和培训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战斗机的大迎角过失速机动在未来战争中将会成为决定近距空战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该书追溯并讨论了大迎角非线性建模、控制与评估的相关技术,包括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建模、非线性控制律设计、战斗机敏捷性评估以及面向飞行任务的飞行品质评估方法,同时分析了以上领域当前所需考虑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该书重点介绍了先进战斗机实现大迎角过失速机动所需的动态非线性建模方法,给出了两种非线性控制技术应用并将部分敏捷性和面向飞行任务的飞行品质评估方法用于战斗机大迎角机动评估。该书对所有研究的方法都进行了仿真验证,证实了这些品质指标的可应用性。 《战斗机大迎角过失速机动的建模控制与评估》在非定常气动建模、非线性解耦控制、控制分配技术和大迎角机动评估准则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战斗机过失速机动性能提
《新概念航天器设计》对新概念航天器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全书共分13章,主要包括绪论、基础篇和新概念篇三部分。绪论概述航天工程五大系统的具体内容,并介绍航天器研制过程,以及航天器面临的飞行空间环境。基础篇分别介绍以CubeSat立方星为例的总体及其各分系统设计,基于Agent的卫星系统建模与分布式仿真,基于价值导向的卫星架构设计和超低轨道卫星基础知识。新概念篇基于我国目前的创新技术,结合相关理论验证,给出8种原创航天器案例,包括平动点和金星探测器薪构型设计、可控元件的帆式航天器设计、风筝卫星、可重构组合式立方体卫星、变速绳系卫星、电动泵火箭与上面级、分布式月球软着陆系统、潜在小行星探测概念设计。 《新概念航天器设计》可作为高等院校航空航天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或学习读物,也可供从事相关专
Xn+Yn=Zn,当n 2时没有整数解,这只是一个业余天才随手写在页边的注记,彪炳史册的数学家也对这一谜题慨然兴叹,它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之久。三百多年来为破解这一谜题一代代数学家智慧接力,奉献、痴迷、牺牲、拯救的故事轮番上演,谜题终由安德鲁·怀尔斯解开……
本书是国内本四轴飞行器专业教程。本书按照大多数人的认知和操作方式,讲解了如何玩转四轴飞行器。书中提供了一些专业术语讲解,帮助读者熟悉四轴飞行器的相关理论。另外,对书中的相关操作使用了大量的图片来指导读者识别各种器件,并讲解如何组装和操作自己的四轴飞行器。 本书共6章。第1章介绍了飞行器的定义和分类,并引出了本书中要讲解的四轴飞行器。第2章介绍了在制作四轴飞行器时需要用到的各种器材,告知读者应该如何选择这些东西。第3章介绍了如何组装四轴飞行器,让读者亲历四轴飞行器的安装过程。第4章介绍了四轴飞行器的标准调试步骤。第5章介绍了有桨调试(本章内容需要注意安全)。第6章介绍了使用模拟器在电脑上练习操作四轴的方式。 本书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专人指导,而需要独立完成四轴飞行器的
《空基预警探测系统》从使用角度出发,首先论述了空基预警探测系统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历程和规律;其次重点分析了机载预警探测系统、浮空器载预警探测系统和无人机载预警探测系统的特点、战术技术指标的含义及能力需求,再次,书中论述了空基预警探测系统的综合集成及多种探测传感器协同工作问题;最后《空基预警探测系统》还对空基预警探测系统的使用方式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空基预警探测系统》既可供从事空基预警装备研制的工程技术人员、装备使用人员参考,也可供管理干部借鉴。
《民用航空飞行员陆空通话英语》是为航空飞行和管制人员编写的陆空通话英语教材,既吸取了教材对通话标准及相关飞行知识阐述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借鉴了国外教材内容设计的灵活多样性。 《民用航空飞行员陆空通话英语》适用于飞行、空管和交通运输等涉及陆空通话英语的大学本科生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航空航天知识与技术(第2版)》以人类航空航天探索活动及其发展为主线,结合高校科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介绍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基础知识和重要里程碑事件,其中包括飞机飞行原理、飞机性能、航天器飞行原理、航天器轨道知识、人类飞天梦想、卫星与地面测控知识、探月与登月、太空望远镜、航天飞机以及新概念航天器等。《航空航天知识与技术(第2版)》兼顾文理科爱好者,突出科普特色,配有大量的图片资料,通过一些历史事件,帮助读者了解航空航天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神秘的人类航空航天活动和深奥的飞行理论。
《民航配载与平衡》共分为十章,讲述了飞机发展史、飞机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飞机的业务载重量、实际业务载重量配算、货运装载、飞机的重心与平衡、载重平衡图、业务电报、配载与平衡离港操作。《民航配载与平衡》的编写力求结构合理,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每个章节都辅以运输生产中的实际案例,使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相应的民航配载与平衡的操作技能,而且能掌握相应的工作原理,学习到更广泛的民航知识。 《民航配载与平衡》既可作为民航运输、民航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民航企业的培训教材。
本书介绍了可变体翼梢小翼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全书分为6章。第1章介绍了变体机翼的研究背景和 外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变体翼梢小翼的研究价值:第2章系统阐述了变体翼梢小翼的变形方式和变形范围,为变体翼梢小翼驱动机构的设计指明了方向;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分别详细介绍了变高度、变倾斜角和高度倾角复合变形的翼梢小翼驱动机构设计方案,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及气动收益:第6章总结了几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作为飞机设计和研究人员以及航空院校师生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