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正版书籍 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滕五晓等 科学出版社 9787030626097
    •   ( 0 条评论 )
    • 滕五晓等 /2020-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城市安全建设的前沿,通过对城市安全历程的梳理,总结城市安全建设经验,提出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城市综合防灾系统规划的理念和具体方法。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基于韧性城市理论视角,在回顾中西方城市营建中确保城市安全的做法和经验,梳理城市防灾规划的理念变化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前沿进行研究,形成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体系框架。下篇以建设全球城市为规划目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安全分区、功能布局分别对浦东新区城市空间战略、重要防灾设施进行了规划研究,以构建强韧性的防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围绕模式创新和能力提升对浦东新区应急管理体制、综合应对体系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系和快速应对体系。

    • ¥70.9 ¥108 折扣:6.6折
    • 未来城市模拟与暴雨洪涝评估--理论模型与实践/全球变化与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丛书
    •   ( 1 条评论 )
    • 程昌秀//戴开璇//张天媛//沈石//耿佳辰等|责编:周丹//沈... /2024-01-01/ 科学
    • 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 降水的频率和强度。城市暴雨洪涝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水安全以及 中长期发展战略。土地利用是影响城市暴雨洪涝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向土地利用变化的城市暴雨洪涝缓解能力评估方法逐步成为研究城市暴雨洪涝风险的重要工具。本书总结 外经典的6类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系统分析各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引入城市暴雨洪涝缓解能力评估模型SCS-CN和InVEST-UFRM,系统介绍土地利用对雨水下渗-地表径流影响的模型机理; ,耦合上述两类模型,从中国-城市群-城市三个尺度,预测未来不同情景下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暴雨洪涝缓解能力的影响,从城市暴雨洪涝风险视角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 本书适合从事土地利用模拟、城市暴雨风险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的学者和研究生阅读。

    • ¥89.01 ¥129 折扣:6.9折
    •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研究 王瑛 科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王瑛 /2012-06-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研究》在地震灾害系统脆弱性理论框架下,运用设定地震灾害模拟经济损失的方法,基于中国历史地震数据库,对中国农村乡镇地震灾害的结构承灾体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云南省为例,研究承灾体脆弱性对地震灾情的放大/缩小作用和区域地震灾害系统脆弱性的形成根源;以汶川地震为例,探讨了脆弱性分析方法在案例中的应用。最后对我国农村地震灾害的备灾、减灾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研究》是在大量历史数据、调查数据基础上,运用脆弱性理论,从区域、案例角度对中国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进行的系统研究,可供民政、保险、再保险、地震等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51 ¥109 折扣:4.7折
    • 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与模式/中国石漠化治理与发展丛书
    •   ( 34 条评论 )
    • 胡培兴白建华但新球江天法吴照柏等 /2016-09-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石漠化治理主要实施林草植被为主的生态恢复与 重建,而*重要、*关键的技术措施就是造林树种的 选择,树种选择正确与否决定着石漠化治理的成败。 胡培兴、白建华、但新球、江天法、吴照柏等编 *的《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与模式》根据石漠化土地 的生境状况及造林树种选择原则,选择适宜于石漠化 土地生长的乔木树种近100种,灌木树种50余种,草 本植物30余种进行详细描述。同时根据我国石漠化土 地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地带性气候、大地貌特征、 主要江河分布及岩溶中地貌特点,将石漠化区域区划 为4个一级区划单位和14个二级区划单位。根据二级 区划单位的石漠化状况与区域自然条件,推荐了适宜 于各二级区划单位范围内的适宜造林树种,为科学地 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书可作为石漠化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资料, 也可作为相

    • ¥64 ¥128 折扣:5折
    • 灾害社会工作【正版图书,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张和清 等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创建最早(2008年6月)、坚守时间最长(三年)的中山一香港理工映秀社工站在灾区所做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诠释。本书指出,根据灾后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处境,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应该从“紧急救助”转向“社区重建”。 “5.12"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民众“生计归零”的现实,社工的迫切使命应该是推动社区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等)和民众自助与互助,以践行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理念。本书是部将行动研究与社工本土情境有机结合的著作,对外灾害社会工作,乃至中国社会王作专业的本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94.9 ¥320.9 折扣:3折
    •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水灾为例
    •   ( 2 条评论 )
    • 石勇|责编:王琳 /2023-04-01/ 科学
    • 自然灾害脆弱性是 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在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频度、强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降低损失与风险水平,减少脆弱性是 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本书以地理系统科学思想和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为指导,在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着重探讨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内涵、组成要素、类别及特征,架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体系,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为主要平台,通过对以上海市为代表的我国沿海城市进行多尺度水灾的脆弱性评估实证研究,试图构建我国沿海城市不同尺度的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范式,以丰富和发展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为城市防灾降险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适合从事防灾减灾工作的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决策管理者、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和其他社会各界相关人员阅读与参考。

    • ¥72.17 ¥126 折扣:5.7折
    •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 张崇旺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张崇旺 著 /2006-05-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出版“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是一件有多方面意义的举措。我们,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者之一,闻之无不倍感鼓舞。经济史学既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历史学的基础学科,所以经济史学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学和历史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史曾是国人关注的研究领域。在确定中国社会性质的中国社会史论战和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就曾起过重要作用。多少仁人志士在寻找救国道路时曾受到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而站得更高,并在观察革命的根本问题时,能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角度去反思、去剖析,准确地把握国情,科学地作出判断。所以,要知道中国何去何从,就离不开中国经济史研究,过去如此,今后也是如此,事之必然也。

    • ¥53 ¥169 折扣:3.1折
    •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张崇旺 著 /2006-05-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出版“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是一件有多方面意义的举措。我们,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者之一,闻之无不倍感鼓舞。经济史学既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历史学的基础学科,所以经济史学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学和历史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史曾是国人关注的研究领域。在确定中国社会性质的中国社会史论战和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就曾起过重要作用。多少仁人志士在寻找救国道路时曾受到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而站得更高,并在观察革命的根本问题时,能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角度去反思、去剖析,准确地把握国情,科学地作出判断。所以,要知道中国何去何从,就离不开中国经济史研究,过去如此,今后也是如此,事之必然也。

    • ¥96.6 ¥215 折扣:4.5折
    • 生命线工程抗震:基础理论与应用【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李杰 著 /2005-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两部分十章。部分(章至第八章)主要论述生命线工程抗震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第九章至第十二章)重点阐述线工程抗震理论在典型生命线工程系统中的应用和城市地震灾场模拟与控制理论的应用。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抗震减灾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阅读,并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师生参考。

    • ¥103.6 ¥230 折扣:4.5折
    • 自然灾害与贫困:国际经验及案例 黄承伟,何晓军 等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黄承伟,何晓军 等主编 /2013-05-01/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理论方法研究丛书·自然灾害与贫困:国际经验及案例》综合论述了国际倡导的“灾害管理”理念,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开展灾害管理中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安排、先进科技减灾知识的应用和传播、社区参与机制等方面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介绍,并从减灾减贫实践的角度,重点对七个亚洲灾害频发国家在应对灾害与减贫中采取的措施、方法及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理论方法研究丛书·自然灾害与贫困:国际经验及案例》对相关领域的实践者、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有所启发。

    • ¥68 ¥165.37 折扣:4.1折
    • 灾害社会工作【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张和清 等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创建最早(2008年6月)、坚守时间最长(三年)的中山大学一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在灾区所做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诠释。本书指出,根据灾后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处境,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应该从“紧急救助”转向“社区重建”。 “5.12"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民众“生计归零”的现实,社工的迫切使命应该是推动社区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等)和民众自助与互助,以践行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理念。本书是部将行动研究与社工本土情境有机结合的著作,对外灾害社会工作,乃至中国社会王作专业的本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256.5 ¥570 折扣:4.5折
    • 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澳)拉卡德·本顿·贺斯勒赫斯特(Rikard Benton /2017-05-01/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致力于提供有关优选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的详细描述。在过去50年中,关于优选复合材料缺陷与损伤的研究在各种报告和文章中均有讨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的大部分研究工作相对于对复合材料及结构的技术理解来说并没有失去相关性。事实上,目前在复合材料缺陷和损伤领域的工作仅证实了早期的相关研究和成果是相关的和适用的。 《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将过去几十年关于复合材料缺陷与损伤方面的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将作者本人在职期间对于复合材料机身的维护和修理经验增加到《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中,从结构完整性角度研究损伤的危害性,并探讨了损伤识别的相关性,以及如何修复缺陷和损伤。 《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章概述了复合材料的一般应用情况

    • ¥367.3 ¥816 折扣:4.5折
    • 综合风险防范:科学、技术与示范 史培军 科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史培军 /2011-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丛书之一,重点对综合风险研究的外进展与发展趋向、综合风险分类体系与标准、综合风险评价模型体系、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综合风险防范之救助保障体系与保险体系,以及诸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与水资源保障、食物与生态安全等风险的诊断、评价与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本书可供灾害科学、风险管理、应急技术、防灾减灾、保险、生态、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政府公务人员、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师生等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 ¥73 ¥153.37 折扣:4.8折
    • 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闵祥鹏 著 /2008-06-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是以隋唐五代时期灾害发生的两个主体——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依托,阐释了隋唐五代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及演变特点;灾变与统一(隋唐)、分裂(五代)独特时代背景下经济区域开发、政治运行模式以及人文意识心态的相互影响;隋唐五代时期人类在应对灾害侵扰时的诸多措施以及对灾害的认识。 本卷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探讨了隋唐五代灾害史研究的意义、概况、研究方法以及资料选择。第二章总论分析了这一时期灾害的总体特征,灾害生成的自然原因与社会背景。第三章分论逐一介绍了水、旱、海洋、疫病、冷冻、地震、虫灾等多个灾害类型的概况及特点。第四章论述了这一时期灾害防控的机构及其职能、防控措施、早期预警、防灾技术、灾害救助与国家稳定的关系。第五章探讨了隋唐五代的灾害观,韩愈、柳宗

    • ¥137.2 ¥305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