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废物的种类和产量不断增加,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和部分物质的可资源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垃圾污染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匮乏两大问题,如何合理地进行垃圾处理并使其资源化已成为国内城镇化进程中日益重视的焦点。本书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出发,分章节对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全书共分八章。章为城市生活垃圾概论;第二章至第四章论及了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固体废物的预处理以及卫生填埋技术;第五章和第六章对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烧两项工艺加以了阐述;第七章为小城镇垃圾管理、处理探讨;第八章列举了国内一些垃圾处理的实例。
为了提高环保设施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燃煤火电机组环保设施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生产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适应员工岗位培训工作的需要,中国大唐集团牵头组织,由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编写本套系列丛书。本系列丛书包含脱硫生产技术问答、脱硝生产技术问答、废水处理生产技术问答、除灰除渣生产技术问答。本丛书以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为主线,建立环保设施运行培训体系,编写内容紧密结合现场实际,以仿真培训为训练手段,以技术问答的形式解决环保设施运营生产问题,知识点全面,突出理论重点,注重实践技能,实用性和技术性强,能够切实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53-2011)》适用于新建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项目。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9]320号),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治环境污染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我国生活垃圾收集站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大量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标准》送审稿通过了审查会议审查,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发布。 本建设标准共分八章,包括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址与总图布置、主体设施、配套设施、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建筑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E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处理技术;5.分散型污水处理;6.集中型污水处理;7.施工与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邮编:10008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知识问答》一书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公众介绍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危害、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运输、生活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生活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焚烧、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公众参与等相关知识,逐步提高公众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收集的意识,理解科学高效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科学发展。
《污水化验监测工》内容包括:污水监测与处理基本知识、化学基础知识、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知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常规水质分析方法基本操作、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化学基础知识、水微生物学、仪器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实验室管理、安全常识及工作要求。 《污水化验监测工》由建设部人事教育司组织编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钢铁工业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范(HJ2019-2012)》主要收录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污染物与污染负荷、总体要求、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检测与过程控制、主要辅助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E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一般规定;4.填埋气体收集系统;5.填埋气体预处理系统;6.填埋气体利用系统;7.自动化控制系统;8.辅助设施。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主力学研究所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武汉市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址:湖北武昌小洪山2号;邮编:430071
导语罗安程主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知识160问》编辑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常见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的基本概念、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实用而简约,通俗而易学,不失科学性和先进性,对于广大乡镇、村、社区环境保护技术人员具有较好的参考、指导价值,也可作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设计、施工人员的培训教材。内容提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这20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因此,普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知识可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
危险废物管理是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重点,世界各国普遍对危险废物采取严格管理的制度。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种类特性极其复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对于减少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环境风险、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启飞编著的《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技术》是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共五章节,内容包括我国危险废物产生与管理现状、危险废物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研究、典型危险废物允许豁免限值研究等。
本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65号文件发布,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本建设标准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择与总图布置,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建筑标准与建设用地,运营管理与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本标准附条文说明。
《国内外危险废物豁免管理实践》由王琪主编,依托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豁免)控制技术研究”,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危险废物豁免(排除)管理办法开展调查,深入分析并掌握美国危险废物豁免(排除)管理体系结构的特征、理论基础、方法学和实践效果,并提出我国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体系的建议和技术路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 CJJ/T 243-2016 备案号 J 1270-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产品周期的工程各个阶段和要素主要是:1.产品的开发与设计阶段。它包括产品需求分析、市场要求(环境、包装、法规限制等)、用户个性化需求(颜色、外观、结构等)、产品功能、加工和装配要求、成本要求等;产品概念设计、产品功能创新、功能分解、满足功能的原理求解、设计流程标准化、产品数据标准化、方案评价等;产品详细设计、产品数据定义完整清晰、充分满足使用和加工要求、产品详细结构数据、各种新技术的运用等。2.产品制造阶段。它包括制造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资源计划、清洁生产、供应链管理、对环境的影响性、是否便于包装和运输等。3.产品销售使用阶段,即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阶段。它包括包装的规范性、运输的安全性、方便性、经济性等;成本、价格、市场区域、消费群体、分销体系、广告效应、客户关系等;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