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工业废水高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共分为10章,主要介绍了当前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和背景,并重点分析了几类典型的高难度废水;水处理工程中的催化理论与工艺,包括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述、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特征、催化剂的分类原则等内容;水处理高级催化氧化工艺中常见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原理与表征方法;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光催化氧化工艺、电催化氧化工艺、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微波催化氧化工艺、湿式催化氧化工艺、超临界催化氧化工艺。本书适合从事水污染治理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针对长江河口湿地独特的类型、结构、格局和长期演变过程,集成多源时间序列遥感数据,构建河口湿地长期遥感监测、分析与评估的方法,旨在完善河口湿地长期遥感监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实现长江河口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全书重点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长江河口湿地土地覆盖长期变化遥感监测,长江河口滨海湿地植被群落长期变化遥感监测,长江河口水体湿地长期变化遥感监测,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长期变化特征,长江河口湿地长期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长江河口湿地遥感监测数据共享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书可供海洋、地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等阅读参考。
本书将环境监理的发展史分为4个阶段。 阶段为孕育阶段。1995年以前我国已接触过环境监理的概念,但只是作为萌芽期,1995年后我国开展环境监理工作,黄河小浪底工程为我国环境监理的 尝试。第二阶段为试点阶段。2002年, 环境保护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环发[2002]141号),要求对拟建的涉及面广、规模大、区域环境敏感且多样化、具有鲜明代表性的13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监理试点工作,在 外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三阶段为展开阶段。2004年前后,部分省份就已经开始对环境监理进行探索;2010年, 开始进行了部分省份试点, 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省份为辽宁省和江苏省;2012年, 批复了第二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省份名单,其中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湖
【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砖瓦工业,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作者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编著 著 原价 ¥70.00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2024-08-01
本书根据当前我国汽车排放污染治理形势要求及实施在用汽车排放检验与强制维修制度(I/M 制度)需要,紧扣我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修行业实际和特点,阐述了汽车排放来源及控制机理、汽车排放检验、诊断与维修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实施I/M 制度的经验做法,提出我国I/M 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建议。 本书分为政策篇和技术篇。政策篇包括综述、国外I/M 制度实施经验、我国I/M 制度的建立和我国I/M 制度的运行四章;技术篇包括汽车排放污染来源与控制、汽车排放污染检验技术体系、汽车排放污染诊断技术体系和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技术体系四章。 本书是从事汽车排放检验与维修行业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读本,是汽车排放检验和维修人员提高技术、业务素质的良师益友,可作为各级交通运输、生态环境部门治理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的培
本文内容按照“理论构建—应用分析—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在理论构建部分,本文首先构建了国际技术溢出对工业碳排放影响的一般均衡模型以阐明其内在机制,并分别针对FDI、对外贸易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进行分解,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在应用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尝试拓展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技术效应进一步细化,将模型处理成差分模型进行数量分析,以测算结果为基础,在FDI、对外贸易技术溢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本文进一步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在政策建议部分,本文依据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据此给出政策建议。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探究》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全面、系统地对环境保护的思路、方法及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生态破坏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绿色生活与低碳经济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探究》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中国环境基准体系中长期路线图》是在系统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需求和基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特点的环境基准体系中长期路线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来世界环境基准科技发展态势以及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动向与战略,明确了我国未来环境基准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中国环境基准研究主要目标、发展路线图、时间表以及实施的保障体系?。该路线图是对当前环境基准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的系统总结,反映了外环境基准的未来研究趋势, 为我国环境基准研究、环境标准制/ 修订及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再生水入渗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介绍了典型地区的再生水作为景观用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过程中将野外物探、钻探与室内试验相结合,野外监测与室内技术模拟相结合,查阅外再生水回灌地下水文献及相关实验成果,综合分析并建立了水源地水质预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水源区再生水用于河道景观水质标准的建议,制定再生水排入河道的各项措施。 《再生水入渗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可供水文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研究、规划、设计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