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产品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本国情入手,论述了我国无人农场发展的基本趋势与需求;从无人农场的概念、技术体系、系统组成、系统演化等方面,系统地构建了无人农场
本书译自美国保尔出版社的世界园艺经典著作《保尔红皮书(Ball Redbook)》卷《温室及设备管理(Greenhouses and Equipment)》。 本书以温室设备为主线、紧紧围绕温室运行和经营,系统介绍了温室结构、覆盖材料、灌溉、栽培床、环境控制、园艺机械、内部运输、植物保护等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使用、维护,也对温室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本书由美国38位来自于不同领域的温室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共同编纂完成,是一本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温室园艺生产和管理参考书。 本书适于温室种植者、温室建造商、温室园艺科技人员使用,同时可供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黄淮海战役 ,是我国历史上Z大的一次农业科技大会战,在世界上SHI无前例,被誉为中国农业的 两弹一星 。自20世纪70年代始,针对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和农业发展,国家组织了长达28年的科技大战役。战役的巨大成功,推动了涉及20个省市、3.8亿人口的低产田治理,为结束我国千百年缺粮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场战役中,数百位科学家离家别亲、蹲点试验,与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全面运用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将不毛地变成了米粮川。这场规模宏大的农业科技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富国强民的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件值得记录、传承和激励后人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大事。
本书涵盖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教学心法/技法、教 学工具、课程教案和常用课 程资料五部分,面向小学低 年龄段开发的情意自然教育 课程。华侨城湿地情意自然 教育课程的开发真正验证了 以自然为师、以学生为本、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本书汇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的科技专家的智慧 历时3年完成的对新中国建国100周年时生物技术与未来农业发展的美好预见,对生物农业技术以及未来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对关心未来农业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人们也是一种很好的参考。
本套图书共7辑,介绍了1792余种农业部登记的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收集了相关产品、产地环境与生产方式等的图片资料。每一卷册包括各地区的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每个产品分别介绍如下内容:(1)产品名称;(2)登记证书编号:(3)地域范围;(4)品质特色;(5)人文历史;(6)生产特点。
本教材根据高等院校农学、园艺、植保、林学、草业、农经等非农机类专业修订的教学计划而编写,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农机总论、农用动力机械、耕种与田间管理机械、收获与加工机械、园林园艺机械等五大部分,主要介绍农业机械化及其意义、发展现状与趋势、特点与评价等;内燃机、拖拉机和电动机等常用动力机械;土壤耕作、播种、育苗移栽、植保、排灌等机械;谷物和蔬菜田间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园艺园林常用机械与设备。 教材内容深浅得当、篇幅适中、通俗易懂,并有选择性,适应农学、园艺、植保、林学、草业、农经等各非农机类专业教学。
《农村公共管理:专题与案例》是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农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的教学参考书籍。本书基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治理能力提升要求,阐述了中国农村生产要素构成、短板和效能,围绕乡村振兴 二十字方针 ,系统分析了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有效治理和生活富裕5个专题,选取了典型案例,提炼经验、剖析不足,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农村公共管理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全面了解并熟悉我国 三农 现况、机遇和挑战提供基础,着力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点以及乡村振兴难点,借鉴先行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本书译自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国家工程手册15卷·灌溉卷》其中的6章。主要内容包括:土壤-植物-水关系、灌溉需水量、农田灌溉系统的规划、微灌、喷灌、波涌灌等。它对灌区或局部作物种植地块开展节水灌溉的灌溉方案选择、布置方式、设计选择以及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计算方法等作了详细指南性的阐述,同时对在灌溉运行中如何掌握好各种特殊灌水方式、如何维护好设备的正常运行等问题也作了详细的阐述,并附有设计和运行配水实例。 本书可供灌区设计者和管理者、作物种植业主、节水设备生产厂家使用,对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江西马头山站基于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GB/T 35377-2017)规定的观测指标,依据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GB/T 33027-2016)规定的观测方法,在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2017-2022年的基础观测数据进行筛选、提取、整理,生成完整、可靠的野外长期观测数据集,包括森林水文、土壤、气象、生物和调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数据集,进一步拓展了数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探索了CFERN生态数据资源共享模式,为国家重大生态工程效益评估、大尺度关键生态过程和机理研究以及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数据支持,对顺利实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努力打造美丽中国 江西样板 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译自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国家工程手册15卷·灌溉卷》其中的6章。主要内容包括:土壤-植物-水关系、灌溉需水量、农田灌溉系统的规划、微灌、喷灌、波涌灌等。它对灌区或局部作物种植地块开展节水灌溉的灌溉方案选择、布置方式、设计选择以及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计算方法等作了详细指南性的阐述,同时对在灌溉运行中如何掌握好各种特殊灌水方式、如何维护好设备的正常运行等问题也作了详细的阐述,并附有设计和运行配水实例。 本书可供灌区设计者和管理者、作物种植业主、节水设备生产厂家使用,对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围绕湖北植烟土壤保育及修复,主要从湖北植烟土壤概况,尤其是湖北植烟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土壤酸化改良技术、土壤保育及修复技术、植烟土壤养分失衡矫正技术、植烟土壤连作障碍消减技术、植烟土壤保育及修复技术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数据翔实,内容给丰富、有助于烟草科研工作者、烟草生产技术员、烟农以及土壤工作者阅读,并为他们在生产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本书针对湖北烟田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做了详细分析,针对湖北烟田土壤障碍因素,提出了分类治理策略。详细论述了土壤酸化改良技术、土壤保育及修复技术、植烟土壤养分失衡矫正技术和植烟土壤连作障碍消减技术,并对植烟土壤保育及修复技术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本书数据翔实,对湖北省烟田土壤可持续发展、烟田土壤生产力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涵盖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教学心法/技法、教 学工具、课程教案和常用课 程资料五部分,面向小学高 年龄段开发的情意自然教育 课程。糅合中国的二十四节 气、本土民间节日的概念, 呈现了宇宙自然物质的运行 与人文精神质量发展的融合 ,是 有深度的教育课程 。华侨城湿地情意自然教育 课程的开发真正验证了以自 然为师、以学生为本、促进 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的运用为农险机制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决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诸多因素中,金融支持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高尖技术与保险业的融合,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保险生态环境,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本书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为研究目标,采用案例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从顺应保险科技时代潮流、支撑农业保险转型升级、培育农业保险发展新动能三个方面对科技创新服务于农业保险发展的价值分析;其次,对我国开展保险科技较好的保险公司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比如平安产险智慧农业案例、太平洋财险的农业种植保险遥感技术应用案例、中国人保财险区块链技术探索养牛保险案例等;然后,对国外农业
1978年到2018年的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当代史的重要篇章。改革自农村和农业先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农业改革的序幕,这也是农村改革的起点。40年来,中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就主要讲述了这40年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本书以时间脉络,将其分为改革初兴与生产关系的调整(1978 199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农业发展(1992 2001)、工业反哺农业与向现代农业迈进(2002 2011)、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2012 2018)四个阶段分别进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