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病虫草害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危害严重。近年来,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规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对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作者以多年研究和基层工作经验积累的图片、视频素材为主,介绍小麦侵染性病害(真菌、细菌、病毒、线虫)、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药害、肥害、环境伤害)及小麦害虫、麦田杂草的诊断与防治。病害主要介绍诊断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害虫主要介绍形态鉴别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逼真地再现了玉米常见病虫的不同的形态和为害症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易学易记,实用性强,是一本面向农村一线的农民、基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农药经营单位和农药企业推广人员普及病虫识别知识、提高农民对病虫害诊断与防治能力的实用科普工具书
广西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形地貌复杂,水热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富集,仅野生高等植物就已记载到10466种,并且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新类群和新记录物种还不断被发现报道,其中也包含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 为加强广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满足资源管理及宣传等工作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牵头组织编写《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农业卷)》。 《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农业卷)》收录物种109种(隶属23科32属),其中包含3种以上的属有秋海棠属(3种)、柑橘属(3种)、猕猴桃属(4种)、金线兰属(5种)、水车前属(6种)、山茶属茶组(10种)、重楼属(10种)、石斛属(39种)。 每个物种均介绍其中文名、学名、保护等级及所隶属的科、属,物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
本书主要介绍我国华南地区主要观赏树木,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大植物类群分类,以叶的特征(如叶的着生方式、叶的类型和叶缘特征等)为中心,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小类群,从树形和习性、树皮、枝条、花、果、种子、花果期、分布等方面进行描述,并附以多张植物部位图辅助辨认,让读者能迅速认识、熟悉植物并掌握识别要点。本书为方便专业人员使用,还配有目录、中文名和拉丁名索引供查询。目录中裸子植物科按《中国植物志》第七卷排列,被子植物科基本是按 Cronquist系统排列,科内树种以出现顺序排列。本书对科学研究、教学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植物学家和植物学爱好者常用的工具书。
......
本书共13章,包括农作物植保员概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谷子病虫害绿色防控、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甘薯病虫害绿色防控、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的应用技术、植保机械、植保无人机等内容。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农业污染整治,尤其是农药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对此,《农村生态宜居与农户农药施用:认知、行为与规范》提出以广东省实地调研数据为例,对生态宜居背景下农户的农药认知、施用行为与规范措施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农药相关主体的农药安全认知普遍较低,影响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第二,农户在施用农药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用药和严重的农药暴露行为,在施用农药后存在不合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行为;第三,规范农户合理施用农药、避免农药暴露和妥善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是降低农药污染的重点。 据此,《农村生态宜居与农户农药施用:认知、行为与规范》建议:加大农药科普宣传与培训力度,通过生产技术培训传播农药科普知识,标准化农业生产行为和加大安全用药行为的基本制度保障
本书突出地阐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新转折,新问题.构建了生态植保的理论技术与实践体系。 本书综合植物保护工作的有关内容和相关二级学科的新进展,将提炼的内容有机组合,分别形成理论、技术与实践体系,各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整体性结构,便于学习和应用。系统介绍了生态植保与 发展战略需求,生态植保与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求,生态植保的科学基础、植物保护知识与技术,基础生态植保的实践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大农业、农学、园林、植保专业的科技推广和大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供管理人员参考之用。
王润珍、翟立普、侯慧锋主编的《果树营养诊断与病虫害防治》内容包括果树营养失调诊断和病虫害防治两部分。果树营养失调诊断部分系统介绍了果树生长发育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和营养元素失调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及防治措施,是对果树营养元素失调诊断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果树病虫害防治部分讲述了病虫害基础知识、病虫害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和综合诊断及防治措施。为了增强本书的实用价值,本书还对近年来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见的诸多实际问题一一解答,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果树营养诊断与病虫害防治》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农业书籍,既适合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阅读,还可供农业科研工作者和教师参考用书。
农药与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两项重要因素。一方面农药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也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另一方面是否掌握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也会影响到农药使用量、有害生物防治效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药使用者掌握农药与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海洋微生物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种类繁多、分手结构新颖、化学组成复杂和生理活性特异的海洋天然产品,还是海洋药物、保健食品和生物材料的巨大宝库,而且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等方有很好显著的作用,因而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具有很好大的意义。本书首先对海洋微生物资源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从微生物酶的开发和利用,及微生物在食品、能源等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研究,接下来研究分析了海洋微生物在系统中的作用,后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植物化学保护与农药应用工艺(精装)》是曾荣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屠豫钦研究员有代表性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了农药创制、农药毒理、农药剂型和农药使用技术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理论探讨和实际工作总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几十年来农药剂型、器械及农药施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也蕴含着对发展我国农药科学技术的真知灼见,对年轻一代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植物化学保护与农药应用工艺(精装)》文字通俗简练,内容丰富,附有较多的图表资料,适合广大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亦可作为广大农民提高农药科学知识水平的读物。
本书共编入林业与园林树木病虫害430种,其中病害165种、害虫265种,共包含图片100O余幅。树木病害篇分为针叶树病害、常绿阔叶树病害(包括竹、棕榈、月季)、阔叶落叶树病害、树木其他病害,共4章,分别介绍了各种病害的寄主(或树种)与危害、病原、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树木害虫篇以目为单位,分为直翅目害虫、等翅目害虫、半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鳞翅目害虫、膜翅目害虫、双翅目害虫、缨翅目害虫及真螨目害虫,共8章,分别介绍了各种害虫的拉丁学名、寄主与危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本书是目前安徽省内林业与园林领域 为完整的森林保护工具书,适合林业、园林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