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识别手册》基于国务院2021年批准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录了117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5种、蕨类129种、裸子植物101种、被子植物925种、藻类6种、真菌4种。本书除了提供相关植物的彩图外,还提供了鉴定特征描述和物候、分布等相关信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鉴定和保护服务。
《广东植物图鉴》的编撰,拟分上下两册出版,共精选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维管束植物彩色图片7000多张,含近300科,1938属,6160种(含亚种、变种),约占广东维管植物总种数的85%,其中蕨类植物54科,133属,种416;裸子植物10科,31属, 62种;被子植物236科,1774属,5637种。为节省篇幅,方便使用,图谱力求简明扼要,每种植物仅记载了中名、学名,以及所属科、属名称。科的排列,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5年系统,被子植物按哈钦松1934年系统;科内属、种则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科、属名称索引。
本书在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科研成果及指导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积累的大量原生态素材及创新模式集合而成。本书以全彩的形似,分别详细介绍了苹果、梨树、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猕猴桃、核桃、板栗、柿树、枣树、石榴、草莓、蓝莓、花椒、枸杞等18种落叶果树的700多种病虫害(含病害400多种、害虫300多种)的发生与为害、症状及形态诊断、发病(生)规律、防控技术等全程植保防控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每种病虫害均配以高清图片,全书精选4800多幅高清原色图片相配应(含病害照片3200多幅、虫害照片1600多幅)。另外,本书还精心编绘了300多幅重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模式图(病害防控图150幅、害虫防控图160多幅),使防控技术措施更加直观、一目了然,这也是病虫害防控技术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作为当前果树栽培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型工
《植物病理学》第5版为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现代全面的植物病害指南,并配有精美图解。它涵盖了植物病理学历史、植物病害基本概念、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影响,以及植物病害流行学和防治方面的*进展。此外,它还详细阐述了许多由病原和非生物因子引起的重要病害。这本介绍植物病害基本概念的经典教科书是为课常教学而设训,同时各个病害的编排也适合用作实验操作的依据和基础。书中大量使用彩色图片和图表详述病理学基本概念和各种不同病害。本书语言精练清楚,编排合理,适宜学生阅读和理解。 本书适用于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专业教学研究人员,包括农学家、园艺学家、植物学家、。昆虫学家、农业顾问、农场丰、农业牛产监督员、园艺工人和林业人员等。
本书在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兰科植物资源研究中心(The Orchid Conservation Center of Tibet, OCCT)团队成员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西藏兰科植物资源,共统计到116属491种,其中正文收录了110属410种,包括中国新记录21种,西藏新记录69种。书中以APG IV分类系统以及《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为参照对兰科植物进行分类和排序,每种兰科植物都配以形态特征描述并辅以野外拍摄的图片。部分野外采集时未遇花期的,引种至保护基地,待开花后拍照。未拍摄到照片的植物,仅在附录中收录。希望借以本书的出版为西藏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培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交流合作及产业生产提供基础资料,为西藏自治区兰科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本书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中国南方灌丛91个群系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分布和生境特征,及分布于灌丛中的454种常见维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每个群系绘制了一幅区(县)级样方分布图,为每种植物绘制了一幅区(县)级分布图,并展示了若干张反映群落和植物特征的彩色照片。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为修订我国灌丛分类系统、评估灌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育体系提供基础资料,是生态学、植物学、农林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管理和科普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观测北京地区植物物候现象,拍摄了大量的植物物候现象照片,经筛选、整理将图片编辑成册出版。 本书选取了北京常见树木39科 93 属 152 种(含种下单位),图册中植物科的排序依据李德铢主编的《中国维管植物科属志》,该志裸子植物依据克氏裸子植物系统,被子植物依据 APG Ⅳ系统;属、种按字母顺序排序。每种植物的物候现象,首先呈现的是植物的夏态和冬态,之后按照植物物候现象发生的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或种子生长发育期、叶秋季变色期和落叶期等的次序呈现。所选照片尽可能地反映树木物候期的特征。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成果而编写地实用型专著。他们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发病现状及其规律、特点、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将他们研究的科学成果和丰富实践经验奉献读者。该书是从目前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入手,从实际出发,对园林绿地中重点应用的植物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发病规现状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描述,提出很好解决方法和实践途径。
《中国现代果树病虫原色图鉴(全彩大全版)》通过2010张彩图、390幅病原菌墨线图,180万文字,详细介绍了全国南方、北方48种落叶和常绿果树上的常见病虫害1000多种,其中落叶果树病害412种,害虫546种,常绿果树病害239种,害虫237种。书中录入的病原采用*的分类系统,病原描述、防治方法和技术吸收了*的研究成果,是我国目前*现代气息的精编果树植保大全。本书体现了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可做为中国进入21世纪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防治现代果树病虫害的实用指南,是各地果树站,植保站,农技站,林果站,农药经销人员鉴定、识别病虫害的工具书,也可供果林科技人员、广大果农、城乡绿化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参考,并可做为水果产区农家书屋图书。
本书包括了144种现代蔬菜(包括食用菌13种)的病虫l323种,其中病害1135种,害虫188种。包含田间彩色照片约3400余幅,其中病害近2700幅,虫害500余幅,食用菌病虫300余幅,防治技术70余幅,害虫天敌30余幅,病虫显微照片40余幅,病虫显微描绘墨线图310幅。版面文字约110万字。内容包括病虫中文名、英文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田间症状、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书后附现代蔬菜中英文名索引、病虫学名索引、读者意见反馈表和参考文献。 本书力求反映本领域先进技术水平,作者把参加工作以来潜心研究和试验开发总结出的数十项技术成果和相关实用技术融于其中,重要技术尽可能以田间操作实况照片的方式提供给读者,始终以方便读者为宗旨,注重文稿质量和实用性,病、虫标本均为作者收集、调查、鉴定,某些疑难病、虫的
为了系统总结花生有害生物防治科研成果,普及和提高花生病虫草鼠害防治生产技术,促进花生生产,确保我国花生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我们编写了《中国花生病虫草鼠害》一书。在编写过程中,为提高防治技术的可操作性,我们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本书充分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尽*可能包罗我国花生有史以来所发生和新发生的每一种非生物病害、生物病害与其他有害生物;较详细地论述了每一种病害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本书经过全国从事花生有害生物及其防治工作的30多位专家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编写、审稿和定稿工作。 全书共九章。分别阐述了我国花生非生物病害、生物病害、地上害虫、地下害虫、草害、鼠害、储藏期病虫害、其他有害生物与综合治理技
《草莓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原著第2版作者LarryL.Strand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农业和自然资源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gricultureand Natural Resources)“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的主编,除了编著该书外,还编著㈩版了苹果、梨、马铃薯、番茄、核桃、核果类果树等多种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专业书籍。美国加利福尼亚廾1大学农业和自然资源部专门设立了草莓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机构,并建立了相应的专业网站(Www。ipm.ucdavis.edu)。 《草莓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原著第2版于2008年出版,书中所论述的“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是一种基于不破坏生态系统的防治策略,它着重于对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的长期预防。此书系统地介绍了草莓苗圃地、生产田和庭园草莓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技术,对危害草莓的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线虫、
《农田杂草识别原色图谱》由浑之英、袁立兵、陈书龙主编,本书以河北省农田杂草为基础,内容包含了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谷子、向日葵、水稻、蔬菜、果树、芦苇等农田杂草43科190种。《农田杂草识别原色图谱》采用文字和图片对照的形式,充分展示杂草各个发育时期及典型部位的形态特征。图片清晰直观,文字描述通俗易懂,适合农业技术人员、农业院校的学生、农药经销人员及广大农民朋友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本介绍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分类、名称、生物学特性和分布的图文并茂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作者历经近10年,在黑石顶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细致的搜寻采集,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300多种,并实地拍摄大型真菌照片1000多幅。经分类鉴定,它们隶属于30多科70余属300余种。书中将每种真菌的名称、生物学特性和在黑石顶的分布作了详细描述,并精心挑选出该菌的实物照片附于其上以便读者辨认。 本书填补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资料的空白,也可供菌物学、生命科学、农林牧、食用菌及大专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林木钻蛀性害虫是日常生产、生活所习见的一类专门蛀害林木及其制品的害虫。此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传播快,隐蔽性强,危害严重且持久,鉴别与防控难度大。本书以作者40多年专业研究工作为基础,同时借鉴、参考国内有关文献研究资料,经全面、系统整理编纂而成。书中择要列举80种林木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寄主种类、形态鉴别、生活习性、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制约天敌,并提供较为系统的防控技术和措施。全书内容翔实,记叙生动,图文并茂,可作为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部门人员的参考用书。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用量防治蔬菜病虫实用技术指导手册》采用图文混排的方式,将百余项实用技术归类成册,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别病虫发生与防治特点,以及一系列源头控制、栽培防控、物理防控、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的实用技术。作者长期从事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对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以我国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200种林业有害生物为编写对象,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特征的照片,并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发育进度和时间变化列出了防治方法,体现了简单易懂,方便查阅的编写目标。全书文字通俗简练,图片清晰明了,防治方法科学实用,可供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森林管护人员、森林经营者和林农等使用,也可用作新农村建设的科普教材、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希望广大读者广泛应用。
郭予元主编的《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第3版)(精)》集成了21世纪以来中国植物保护科技发展成果,反映了当今中国植物保护科技事业发展的概貌,展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技发展策略与方向。尤其突出在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与可持续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本书的内容更为全面、系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