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语》一书,只有48页,前一半是钱钟书60年前笔记的影印,后一半是笔记经订正后的排印。文字虽少,但其学术价值很高,记下了石遗老人对民国初年一些文士的评论,对后人研究那段历史很有益处。这是钱钟书生前留下的一本书了。
尉缭子全译,ISBN:9787221038012,作者:尉缭
《饥饿的女儿》描述了1960年代的人们的成长历程。女作家虹影用朴实的语言,极其切近地恢复和再现了那一代人的成长经验。小说的主人公“六六”(“我”),出生于1962年的重庆,那是大饥饿的年代。她是双重饥饿(“食饥饿”与“性饥饿”)的产物,是靠“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挑着家庭重担又饥又累的母亲和另一个只拥有一副贫穷的肩膀的年轻男人的私生女。因为这一特殊身世,她失去父爱。在没有粮食也没有爱的饥饿中,少女让“历史老师”的性充塞于自己的身体,以填补那一恐怖的、虚无的、绝望的饥饿的深渊。
十二篇立体故事,每篇都是一个独立故事,每篇都有一些人物来连贯整《北纬以北》。根据不同职业,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所有的人物故事,各有交叉在同一时间。十二个人物的命运,十二篇文字放在一起有着不可分割的秘密。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哲学命题,每一篇文字都是一场纸上的电影。寻找者,拒绝着,迷失在那些不可复制的时光里。
《十字军骑士:诺贝尔文学经典》是闪耀于世界文学长廊的璀璨明珠,历史小说中的压轴之作,将14世纪末15世纪初波兰、立陶宛人民反抗十字军条顿骑士团的光辉历史书写得淋漓尽致。该书于1900年在华沙出版,立刻获得巨大成功,被迅速翻译成英,德、俄、法等多种文字。显克维奇的文学造诣在此书中已臻化境,不着统掌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场面的广阔视野,也有着极为细腻幽微、令人怦然心动的罕见功力,让读者不忍释卷、荡气回肠。
《饥饿的女儿》描述了1960年代的人们的成长历程。女作家虹影用朴实的语言,极其切近地恢复和再现了那一代人的成长经验。小说的主人公“六六”(“我”),出生于1962年的重庆,那是大饥饿的年代。她是双重饥饿(“食饥饿”与“性饥饿”)的产物,是靠“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挑着家庭重担又饥又累的母亲和另一个只拥有一副贫穷的肩膀的年轻男人的私生女。因为这一特殊身世,她失去父爱。在没有粮食也没有爱的饥饿中,少女让“历史老师”的性充塞于自己的身体,以填补那一恐怖的、虚无的、绝望的饥饿的深渊。
内容提要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爱国情怀、国学传承、文化交流的探索与研究的散文精选。第一辑为“沧桑阅尽话爱国”,先生在历经磨难、挫折与打击之后,仍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和期待;第二辑为“国学求索无止期”,先生关于国学和道德的阐释与思考,体现了这位世纪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和反思,满含对祖国文化的深挚热爱;第三辑为“西方不亮东方亮”,从更宏观的角度,展现了先生对东方文化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比较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东方学者对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复兴的热切期盼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期冀。
这个产生过普希金、列夫·托尔期泰、柴可夫斯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列宾和列维坦的俄罗斯,在经历了翻天航的和覆地般的解体之后,到底怎样?他们扔掉了“前苏联”吗?他们也在激烈地“反传统”吗?他们正被美国人“美国化”吗?冯骥才这本书这样告诉你“俄罗斯在变与不变之间。变的是社会与政治;不变的是历史的精神与文化的情怀”……
作品以达·伽马远航印度的事迹为主线,模仿希腊、罗马古典史诗,讴歌了卢济塔尼亚人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开拓精神,同时也揭露了宫廷中和官场上的时弊。
每年第一天,朋友们都在小猪家吃新年晚餐。可是天气太冷了,弗洛格不想出门。老鼠为他拉来了雪橇。当他们到小猪家时,发现小猪的胳膊受伤了,于是朋友们悄悄地准备好晚餐、挂好灯饰,一起过了个快乐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