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字了一。这是王力先生的散文集。
作者认为,仅从一般论者强调的“抒愤”来解释《聊斋志异》创作发生的原因是很不够的,蒲松龄的创作心理既存在着自娱、娱人的因素,也有着苦闷和不平的心态,同时还潜藏着情与性的复杂心理;《聊斋志异》的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作者的移俗入雅,雅俗同体;《聊斋志异》这些独特的艺术表征和文化蕴涵一百多年来吸引着国外汉学家的广泛关注,而揭示其在英语世界得到接受和传播的深层原因、其译介策略和理念及其对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正是本书的又一论旨。
本书是建国以来部中国现代戏剧史专著,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全书从19世纪末中国现代话剧产生写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系统阐述我国现代戏剧(主要是话剧)的产生及其沿革,从多方面总结了中国现代戏剧(特别是话剧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了一系列值得记取并令人深思的经验教训。书中对田汉、曹禺、夏衍等我国剧作家列有专章或专节进行介绍评述。本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是很好的现代文学史、现代戏剧史教科书。
本书是一本研究鲁迅作品的书,内容包括:铁屋子里的叫声《呐喊》心读,孤独的战士《彷徨》心读,悲凉悲壮的心音《野草》心读,青葱可爱的水横枝《朝花夕拾》心读,古人复活的时候《故事新编》心读等。
当看《西游记》原著的时候,通篇都有自相矛盾的故事情节,究竟是作者老眼昏花,写得前言不搭后语呢?还是有意这样安排,巧设机关,故意写出一个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西游故事,为我们出了一个天大的“谜语”呢?真相往往隐藏的很深很深,就像残酷的现实生活一样。《西游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自有他成为名著的道理。今天,绝大多数人对西游记的了解,都是来源于电视剧的演绎,而真正看过原著的人其实极少。带着疑问,再来品读小说原文,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解开谜底的“玄机”,其实就隐藏在小说《西游记》的原文之中,把所有矛盾的地方联系在一起看,就能够将其中的玄机一一破译开来!作者细致敏锐的洞察力、无拘无束的想像力,思维慎密的逻辑分析,为你揭示一个不为人知的西天取经的内幕,颠覆你童年记忆里的《西游记》,告
甄选八十一首《诗经》代表作进行详细解读,让你轻松快速把握《诗经》精华。《诗经》之美,在山川草木之描画,在文辞表达之典雅,更在世情人心之呈现;真正读懂《诗经》,是不仅懂得字面意思,更懂得文字背后的诗意与情感。由于古今隔阂,《诗经》三百零五篇并不都适合普通读者,现代人读《诗经》的首要问题就在于选择。流沙河先生矢志于中国古典的研究与普及,《诗经》更是他着力*深的终生课题,在书中他将文学、历史、社会学、文字学等知识融入平易风趣的口语讲述,凿通社会世情与文字语言的古今隔阂,引领读者进入文字背后的诗意世界。本书底稿源自流沙河先生面向公众的系列讲座,嬉笑怒骂、旁征博引,避免了僵化的注释和生硬的翻译,让读者在沉浸式的阅读中身临大师课堂、重温《诗经》中的千年悲喜。
《新时期语文教育名家论丛·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语文学》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思想:从修己到指向自我实现、读写观念:从以读代写到写作本位、说写观念:从说写一体到说写并重、教材体例:从文选到指向言语表现、教学方法:从揣摩依仿到多元启悟、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综论、先秦时期的语文教育、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文教育、隋唐宋元时期的语文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