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写生走向创作 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形式,鲜明而厚重,并组成了主调色彩,保持了工笔人物画典雅的风貌。
此幅作品是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画作。画中描绘天山脚下愁云暗淡,雪峰高耸,四野清旷,一个身披大红斗篷、腰挎着宝剑的行旅,牵着骆驼,于冰天雪地中艰难的前行。行旅和骆驼都昂首望天,此时天空中飞翔着一只孤雁,此情景刻画的生动传神,给人一种孤单寂寥、荒凉凄厉之感。
此幅作品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施以 三白 ,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 唐妆 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有鲜明的讽喻之意。
《饮马图 人骑图/东方画谱 元代人物篇》含《饮马图》《人骑图》两部作品。 《饮马图》描绘的是奚官饮马的情景。奚官双手端一盛满清水的大木盆,吃力前行。对面立柱上系一马,昂首拽缰,作欲饮状,神骏可观。此卷画面结构简拙,用笔精工,线描细劲严谨,笔意高古雅秀,刻画入微。人物运用李公麟白描画法,神态怡然;马的轮廓用水墨轻勾,局部淡墨晕染,质感极好,体态丰肥可爱,骨壮膘满,造型准确,此作当属赵孟頫早期鞍马画的精品。 《人骑图》描绘一男子头戴黑色官帽,一身红袍衣装,腰系玉带骑于马上。男子络腮胡须,左手牵缰,右手持鞭,右脚轻踩马镫,神态闲雅宁静。衣纹铁线描,线条细劲,骏马造型准确,笔墨工稳。画风、画面布局、人物形象和马匹写实画法都学唐人,兼有李公麟笔意,为赵孟頫早期人物鞍马画代表作。
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它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肇兴和繁荣。在大多数人眼中,这种“高雅的艺术”似乎只属于文人墨客,而事实上,广大人民群众才是这一传统艺术的真正缔造者和传播者。所以,为使这一传统艺术回归于民、造福于民,同时也为了满足广大热爱中国画的朋友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江西美术出版社特别策划推出了《千姿百态》系列丛书,这是一套专为喜爱及初学中国画的朋友们准备的技法参考书,丛书分四册:画观音、画仕女、画弥勒、画八仙。每册书中都有详尽的步骤解析、点评、范例,从基本绘画技法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绘画技法,非常适合国画初学者临习。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彩纷呈的意象创造方式,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已经历了近千年的演变,任何一个稍有中国文化常识的人,都不会对其漠然视之。这也正是学习中国画者众多的原因。《析疑解惑(现代人物小品篇)》是一本切实可用、析疑解惑的技法书籍,帮助学习者理解、认识和领悟中国绘画精髓必不可少的辅助。本书由韩玮主编。
《蕉林酌酒图/东方画谱 明代人物篇》表现一位高士在蕉林中悠然独酌的情形,人物右手微举杯, 翘二郎腿 ,做深沉思索状。
此幅作品描绘了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香山,常与胡杲、郑据、刘真、刘真、张浑等九老宴游时的情景。因九人均高寿,时人称 香山九老 。画中远处山峦气势磅礴,云雾缭绕;近景树木丰茂,古松奇伟。山坳置几,一老抚琴,二老聆听,小童侍立。坡石间二老漫步交谈,峭壁上二老眺望,山路上一老者偕童而来。山石用皴细劲,白云采用勾云法,略涂白粉,水面采用鱼鳞纹,微风细浪,环境清幽,文人雅集于此,极富意境。
徐永生,1959年生,山东省莱西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艺术馆研究馆员。 近十几年来,专攻国画古装人物,作品先后入选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现已出版技法专著《怎样画古装人物》、《古装人物技法》和《古装仕女线描集》。本画集是他的生线描仕女作品集。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彩纷呈的意象创造方式,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已经历了近千年的演变,任何一个稍有中国文化常识的人,都不会对其漠然视之。 这也正是学习中国画者众多的原因。 而一本切实可用、析疑解惑的技法书籍,则是帮助学习者理解、认识和领悟中国绘画精髓必不可少的辅助。 本套丛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画种技法的介绍,对学习者都只能是一种参考,是一种也可以这样做的方式,但借鉴可以使学习者从“无法”到“有法”,尤其是一种既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又能使学习者析理明技的技法书籍更是如此,这也正是本套丛书技法分类与体例设计的目的所在。 本套丛书在编写上尽可能将学术性融入深入浅出之中,文化传承脉络的系统性力求清晰明了,技法介绍于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