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16幅大师人物油画,并附画作名称、原作尺寸及作者生平。耳熟能详的大师,和他们眼中*有魅力的人物印象。莫里索是*位加入印象画派的女画家,她本人也曾多次担任同时代大画家马奈的模特。卡萨特非常欣赏印象画派的技法,尤其喜欢德加的作品,后来经印象画派 莫奈 、 塞尚 等人的引见,与德加认识,长期被认为是德加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重要的美国画家之一。两位女画家,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每一幅足够惊艳到你的感官,近距离感受大师的绝美人物印象。
《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写生走向创作 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形式,鲜明而厚重,并组成了主调色彩,保持了工笔人物画典雅的风貌。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经典作品。 作品内容描绘了春夏之交时,宫廷贵族妇女在园中赏花、戏犬、漫步游玩、闲情雅致的情景。构图节奏舒展明快,人与物远近穿插错落有致。线描圆润流畅,设色浓丽典雅。绘画风格和技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其一,画家在线条的运用上突出了线描性能的各种特点。其二,画家在赋彩上的娴熟技法独具匠心。其三,画家在细部处理上精益求精,极尽工巧之能事。 总之《簪花仕女图》是一幅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现实生活的画卷,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极高的鉴赏及学习价值,成为当今学习中国人物绘画的必临作品。 由于原作距今千余年,画面中人物和服饰细部模糊不清,使临摹不能深入进行。所以,本书选用荣宝斋水印本为范
宋代的团扇是宋代院体中发展出来的具有一定实用性、装饰性、雅俗共赏的小幅绘画作品。到了后期,已经不仅仅以实用为目的,而向更具有观赏性、艺术性的装饰品靠拢,为了满足帝王赏阅的需求,团扇经拆裱制成册页形式。实物今天尚能见到,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保存至今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在团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团扇画多为绢本扇页的形式出现。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扇面书画务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意蕴。宋代的团扇画对之后的元、明、清乃至近、现代都有深远的影响,它的意蕴、风格和技艺一直延续着其独特的魅力。时至今日,历经上千年,宋代团扇画也依然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诉求。 中国宋朝延续三百多年,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
任伯年(1840-1896)早年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一今杭州萧山一人。清末杰出的画家,海上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有影响的画家之一。 任伯年儿时随父学画,十余岁时即能勾勒出来访者容貌,使入见其画如见其人。十四岁到上海,在扇庄当学徒,后得任熊、任薰的指授,进步迅速,未及三十岁已名重大江南北。任伯年的人物画,题材广泛,喜欢描绘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等人,后来吸收借鉴西方绘画的造型和色彩,注重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以准确肯定、抒写性很强的线条捕捉对象之神,再辅之以干淡的笔墨皴擦,充实画面。这种以写意为主的绘画方式对后来的水墨人物画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花鸟画生动而有神韵,能以勾勒、
“国画技法入门秘诀系列”为国画基础技法书,带有详细步骤的范画,并配有文字讲解。同时图书*后配有诗词题跋和各种形式的范例,是适合广大书画爱好者学习的实用的图书。 余宏达编著的《一学就会工笔观音画法》为其中一册,向初学者介绍了工笔观音的基本画法,重点选取*有代表性和民众*熟悉的观音形象加以创作分解图示说明,力求为广大工笔绘画爱好者提供一个经典范本。
本套书从广大国画爱好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写意画的主要特点、笔墨技法和常用技法,系统地阐述了写意画的基本概念,学习过程与方法,工具材料,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写意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方法。内容丰富,文字简洁生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示教直观,读者阅读以后,可以加深对国画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技法上得到提高。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首先涉及到的是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本书通过对水墨人物画述要及其写生方法部分的水墨人物画的性质,水墨人物画的画种特征,水墨人物画的学科基础,水墨人物画的两大基本问题,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水墨人物画写生举要以及水墨人物画的创作问题部分的水墨人物画形神关系的本质,水墨人物画中写实、写意、形似与真实的语义差别,水墨人物画要相对独立地发展及其发展目标,水墨人物画作品创作谈诸章节的阐述,使学习者能够结合实践较全面地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和创作规律。
顾闳中,生卒未祥,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著名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翰林待诏。 《韩熙载夜宴图》为宋摹本,绢本设色,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物院。该画是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家夜宴乐舞的情景为题材绘制而成、由听琴、观舞、歇息、赏乐和送别等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场景统一完整。画面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人物神情意态刻画生动,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审美特征,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的杰出作品,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肖蓝、李峰编著的《韩熙载夜宴图》对《韩熙载夜宴图》的绘者,画作内容,绘画的技术手法、特征及历史意义有详细的介绍。并讲述了临摹的过程和步骤,对重点细节部分进行了分析,配有临摹图和局部
《丹青锦囊·人物篇:钟馗·罗汉》内容是从中国历代传世经典绘画中择精拔粹出的。 《丹青锦囊·人物篇:钟馗·罗汉》按朝代进行整理编排,撷取局部细节,重点突出地展示给所有中国画爱好者,以方便画家、研习者在创作或鉴赏研究时,不仅能看清细节之形象,也可参考古人的表现方法。《丹青锦囊·人物篇:钟馗·罗汉》不仅是资料的汇集,而且还是案边创作鉴赏研究的参考资料。
张萱,生卒未祥,京兆(长安)人,开元间为史馆画直,和杨宁、杨升同以擅长人物画而著名。张萱尤工仕女、婴儿画,有时也画“贵公子、鞍马屏障”。据朱景玄评述,张萱“善起草”,并对亭台、林木、花鸟皆穷其妙。流传的作品,《宣和画谱》所载有47卷绘画,其中游春、整妆、鼓琴、按乐、横笛、藏迷、赏雪等,都是属贵族妇女幽静闲散生活的描写。 《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宋代临摹本,绢本设色,宽52厘米,长148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画描绘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泰国夫人及其侍从在春天出游的情景。作品表现了贵妇人们游春时悠闲从容的欢悦情绪。画中这八骑包括一女孩共九人,在行进的行列中,从头至尾,充满了舒情,闲适,勃勃生气。画家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通过前疏后紧的构图方法和人马在进行中的姿态,匠心
银汉间格外璀璨夺目的星座,古来称之『文星』,又名『文昌星』『文曲星』,按天人感应的论说,该星座主宰人间文运。由此意生发开去,『文星』被借指文才盖世之人。以光照万世的星座比拟创制不朽作品的文人,颇富诗意与哲理。当我们仰望星空,品味文星们卓绝千古的佳构美文之时,顿生永恒无垠之慨,民族自豪感、存亡继绝的文化责任感亦油然而生。以写意人物画蜚声中外,又于中国文化史深有体悟的陈立言先生,感怀驱动,历二十余年精心劳作,将上自左丘明、孔子,下迄蔡元培、*的106位古今杰出人物,作为『文星』代表,以『画赞』形式,发掘其创意绝妙处,构制成一部以绘画为表述主体的图文并茂的精要中国文化史。
插图是POP海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书作者根据长期的绘画实践经验和广大POP书写者的需求,编绘出这套《POP陈列师系列丛书》。本套书分为四册:人物篇、动物篇、美食篇、综合篇。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插图绘画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极富感染力。整套书囊括了一千多幅POP插图作品。在以人物、动物、美食、综合为主题的基础上,每册书都搭配了一部分极具创意的POP海报设计实例。为企划、广告、美工等专业的和非专业的美术设计人员以及艺术院校的师生提供了具有时代个性和参考价值的时尚资料,也可作为POP广告设计的实用工具书。本书为其中的人物篇。
仕女,在古代早指的是宫廷女子,后来延展为以贵族女子为主,包括所有美丽聪慧的女子。仕女画在我国古代人物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分科,较之山水、花鸟等画发展得更早。从先秦的墓室中就出土过早期仕女的画像。汉代宫廷画家毛延寿可以说是真正开创仕女画的鼻祖。 本书介绍的是我国历代仕女画中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白描画作。白描仕女画要追求古代仕女的阴柔之美,展现出古代女子婉约温情的神韵和美丽动人的容颜,在创作中把握人物的形体与气质是非常关键的。历代仕女人物画家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胜数的力作。本书从我国绘画艺术史上浩如烟海的画作中择选一小部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白描仕女画作品,供广大爱好者赏鉴。由于个人的喜好,以及编者水平之限,难免挂一漏万,在此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它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肇兴和繁荣。在大多数人眼中,这种“高雅的艺术”似乎只属于文人墨客,而事实上,广大人民群众才是这一传统艺术的真正缔造者和传播者。所以,为使这一传统艺术回归于民、造福于民,同时也为了满足广大热爱中国画的朋友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江西美术出版社特别策划推出了《千姿百态》系列丛书,这是一套专为喜爱及初学中国画的朋友们准备的技法参考书,丛书分四册:画观音、画仕女、画弥勒、画八仙。每册书中都有详尽的步骤解析、点评、范例,从基本绘画技法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绘画技法,非常适合国画初学者临习。
张萱,生卒未详,京兆(长安)人,开元间为史馆画直,和杨宁、杨升同以擅长人物画而著名。张萱尤工仕女、婴儿画,有时也画“贵公子、鞍马屏障”。据朱景玄评述,张萱“善起草”,并对亭台、林木、花鸟皆穷其妙。流传的作品,《宣和画谱》所载有47卷绘画,其中游春、整妆、鼓琴、按乐、横笛、藏迷、赏雪等,都属贵族妇女幽静闲散生活的描写。 《捣练图》为宋徽宗赵佶摹本,横卷,绢本,宽37厘米,长145.3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面中描绘贵族妇女捣练、熨练、缝制的情景,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人物形象逼真,设色艳而不俗,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肖蓝、李峰编著的《捣练图》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者,画作内容,绘画的技术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它善于选择具有认识与教育意义的题材,也能在平凡与广泛的选材中开掘新意。在推崇传统的仁义道德等伦理操守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因而,它是一部展现古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陈艳娥,笔名潇竹。1965年生于辽宁鞍山。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1981年习画,先后师承王叔晖、潘絮兹、刘凌沧等画家。1988年拜任率英先生为师。作品曾多次参加画展。2007年出版个人画集《陈艳娥工笔画集》。2009年工笔重彩连环画《乐昌公主》《月下老人》《章台柳》《红楼十二钗》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发表。本书由其编著,介绍了仕女画的发展、各种发饰、手法、服式,画工笔仕女画所用的工具,单、双人仕女画画法,作品欣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