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绘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黄宾虹(山水)》黄宾虹的山水画,早年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60岁以后,曾两次自上海至安徽贵池,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向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70岁时的巴蜀之游使他从真山水中证悟了他晚年变法之“理”。所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黄宾虹的花鸟画,上追晋、唐,推崇以书法的笔法和金石的趣味作画,一波三折、含蓄有力、刚柔相济而变化万千,讲究平、留、圆、重、变;用墨上他强调笔墨“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写生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在《学国画 中国画技法普及教材(三):山水集》的基础上图文并茂、循序渐进地讲授了写生山水画的意境、构图、剪裁、夸张、技法、特技等。用极详细的步骤介绍了不同风格、不同季节的整幅山水画的创作。还编入了融传统技法与现代风格为-体的创作范画。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极适合于离退休老同志、少年儿童、国画爱好者及初学者临习之用。 本书特点:看得懂,学得会,掌握快,易见效,是一本很好的技法教材,是一条通向国画艺术王国的捷径。 本书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朱乃正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加本书编绘制作工作的作者还有白菡、彦婴、申伟、蔚林、孔春霞、郭文、晶京、亚平、原金、李平等等。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曾刚的山水画。他的画主要表现在对家乡山水的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乡情的眷恋。一角山石,一叶扁舟,无不蕴含其浓浓的情思。他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审美追求一并融入他的彩墨世界,于空谷幽泉中令观者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清新和远离尘嚣的宁静。冥冥之中,仿佛天籁。曾刚早年学习素描,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其山水画胎息于宋元,以历代大家为用,其艺与日臻善。与大多数文人墨客一样,曾刚也是一位“一生好入名山游”之徒。
程振国是当代山水画颇具个性与独创精神的画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便以一系列山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并受到画界同仁的关注。近几年,随着潜心研究与饱览饫游,程振国的艺术之旅显然步上了更高境界。他的山水画似不再以一种模式去表现生,而是在直接面对生活的同时,从中提取灵感与艺术营养,开始追求一种更精湛、更经典与更艺术的笔墨形式意味。重要的是,他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艺术置于精神的层面,这使他的作品了客观物象,而更具心象的主观特点。使他在面对真山真水挥笔创作时,不论如何地变换着线的形态、样式和节奏感,都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博大之美、流动之美、在雄劲之美。 我们看到,在程振国近期作品中,他更注视整体气势与局部精彩的统一性。显然,他重传统,可是又有创造;他重继承,可是又强调个性,他得画理,可是又不囿
《中国历代绘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恽寿平》精选中国历代绘画的经典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全书缤纷万象,赏心悦目。从欣赏品味中,读者可以亲近艺术,拓展视野,陶冶性情,提高素质,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创新的能力。 《中国历代绘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恽寿平》收录了恽寿平的经典作品,包括《红莲图》《蓼汀鱼藻图》《双清图》《老少年图》等。
开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时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后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二十七岁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四十岁后,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后定居北京,卖画为生,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
中国画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是以传统哲学为艺术思想本源的,画理与哲理直接相通。观山水画家西乐群画作给人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他对中国画博大精深的传统一往情深。在他的作品中,他以传统哲学为画理源泉,以笔墨为主要艺术语言,以重写意、重诗情为他的工笔山水的价值尺度,专注痴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衡和功利的算计,这是他进入创作状态和确保艺术神圣与纯洁的前提。他坚持了中国画的根本,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作为一个从艺20多年的画家,西乐群自书法人手进入画坛,又深受金陵画派影响,传统功力扎实,早年便崭露头角。但他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以当代的目光与心态冷静地审视、深刻地辨析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澄怀观道,宁心静气”的心态专注于艺术,”化景物为情思”,在作品中注入了对社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