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色山水有问必答》系中国画技法有问必答丛书之一。中国山水画的设色方法千变万化,流派纷呈。千余年来,它作为中国绘画的*门类及其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本册介绍了青绿山水、浅绛山水画等设色山水技法中碰到的50个疑难问题。介绍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重要的浅绛画法和青绿画法,如画树木、墨法、笔势、山石法、染皴法、云水、用墨等。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本着 取法乎上 的精神,阐述传统基本技法,结合传统名画作品解疑排难,除了分步骤介绍了设色山水的画法步骤及画理外,另附有独立成幅的示范图。简明实用,十分适合初学者学习参用。
本册拟收录著名山水画家周裕国先生历年来写生创作的山水画小品精品力作约70余幅,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斗方、条屏等小幅式构图表现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致,画面峰峦叠出、沟壑纵横、行云流水涌动其间,给观者可居可游,可亲可爱,颇有小幅见鸿篇之美。
中国画不是画“东西”,而是求“理法”,擅画者必从规矩,才不至于走偏路。徐华博士先后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长期执教于高校。他既擅长山水画创作,又兼长理论研究,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 《山水画技法品析》一书,是徐华博士在大学山水画课程教学讲义、课徒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味和心得整理完善而成的,每有独到之处。 《山水画技法品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就山水画的笔法、墨法、水法、皴法做了详细论说。书中也选取了各个时期拥有代表性的山水作品,进行点评、示范。此书的出版,一方面给学习山水画的朋友提供了临摹、写生、创作的基本方法,一方面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山水画创作的思路和探究的方向,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黄宾虹是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其西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除绘画之外,并从事绘画史论、篆刻的研究和教学。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 在我国近现代绘
齐白石(1864——1957) 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l953年被文化部授予目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l963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时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后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闻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二十七岁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四十岁后,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后定居北京,卖画为生,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
马泉(瑔),字清源,1937年出生于山西省清徐县,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为该校首届毕业生;1962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同年在北京画院进修班学习传统人物、山水,两年后在院任专职画家。 马泉先生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秘书长、副会长,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人物画室主任,北京长鸿美术学校校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顾问、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顾问、美国世界华人文化联合名誉会长、旧金山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马泉先生擅长中国人物画,尤擅画中国历史故事和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兼能山水、花卉、书法、篆刻,并对中国旧体诗词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马泉先生曾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受邀参加全国省、市级以上画展三百余次并多次获奖;绘画作品
山水画不仅仅是抒写个人情志的工具,同时也是在东西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中,用以表达民族情感、时代气象的重要载体。而这也正是现代中国画,特别是现代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文化品格。 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上,潘天寿是一位“传统出新”的典范。在他那里,中国画,特别是中国山水画已经变成了民族文化心灵和历史情感的寄托,在此基础上,他的山水画创作和理论探索具有了全新的时代意义。
《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北宋时期的山水长卷。 自徽宗宫廷辗转流传至今近千年,早已成为中国绘画 一枚璀璨的瑰宝,无数国人心中的 之作。许多人在看到这幅画的 眼就会被它磅礴的气势和明丽的设色所吸引,但这幅画卷究竟画了些什么,又该如何欣赏,大多数读者依然是无从下手、一知半解。 本书聚焦《千里江山图》,根据画幅与画卷特征,将长卷分为五大段,一段一章节,即起源、信仰、支柱、富饶、归宿,好比跟随着一个士人的一生,走入他现实与精神交错的山水世界。本书自画卷中的一棵长松、一条小路开始,带读者进入画面,仰观飞瀑高崖,远望烟波浩渺,做客草舍茅屋,问道山野林间,在五段五章间穿梭自如,游目骋怀,沉浸式体验中国山水画之高妙。 五段画面,五大章节的结构,既能让读者对画卷有全面的认识,又能逐段细赏画中
《文心轨迹:曹建华写生作品集》收入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曹建华近年来创作的中国山水画50余幅,分为恭王府花园写生小记、长白山写生追忆、静影山景区写生记、十渡写生册记、长治壶关大峡谷写生记、难舍黄山、巴山写生随感等几个主题,这些画作是作者有感于生活中的某种经历和情感而迸发出的结果。
安林的山水画,总能让人联想起秦汉时代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山石、植被、古屋——稚拙而古朴。这种源自远古的神秘意味,是作者从中国传统笔墨中发掘并迷恋的玄机,亦是作者乐于营造“平中见奇”、追求不落窠臼的艺术个性。也正是由于初的山水画创作探索,安林对传统精神的认知和笔墨有了潜移默化的认识,并将其灵感在之后的花鸟、人物创作研究中延展开来。
宋代的团扇是宋代院体中发展出来的具有一定实用性、装饰性、雅俗共赏的小幅绘画作品。到了后期,已经不仅仅以实用为目的,而向更具有观赏性、艺术性的装饰品靠拢,为了满足帝王赏阅的需求,团扇经拆裱制成册页形式。实物今天尚能见到,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保存至今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在团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团扇画多为绢本扇页的形式出现。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扇面书画务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意蕴。宋代的团扇画对之后的元、明、清乃至近、现代都有深远的影响,它的意蕴、风格和技艺一直延续着其独特的魅力。时至今日,历经上千年,宋代团扇画也依然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诉求。 中国宋朝延续三百多年,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
开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时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后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二十七岁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四十岁后,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后定居北京,卖画为生,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
《徐家珏中国山水画集》 系桂林画家徐家珏近些年山水画创作的精品集。徐家珏为桂林画院院长 虽事务繁忙 但笔耕不辍 是个勤奋高产的优秀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创作 既得益于勤奋 还来自于桂林乃至广西天然的山水景观涵养 足不出户便可饱览奇山秀水 作品自然上乘。 本书图版主要包括三部分:部分“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乃是徐家珏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作品 以宏伟的巨障式山水为主要格调 描绘桂北山川。他在创作中并没有因循古人 落入摹古窠臼 而是根据自己的感知 以及对桂北山水的体味 加以提炼、润色 形成独特的南方山水样式。相应的 这些作品的尺幅也较为宏大 雄壮有气势。第二部分“钟灵毓秀 造化之功”则是徐家珏的写生作品 这些作品是他勤奋创作的见证。
《丹青锦囊·山水篇:山石、林木》按朝代进行整理编排,撷取局部细节,重点突出地展示给所有中国画爱好者,以方便画家、研习者在创作或鉴赏研究时,不仅能看清细节之形象,也可参考古人的表现方法。《丹青锦囊·山水篇:山石、林木》不仅是资料的汇集,而且还是案边创作鉴赏研究的参考资料。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山水写生/中国当代绘画经典系列》由郭贵兴主编,为中国画分类画册,所选画家均按学术性、艺术性原则严格遴选,在美术界已有一定影响,共收录46位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的山水写生作品184件,作品风格各异、表现手法多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基本上反映了当代山水画写生的艺术面貌。
《丹青锦囊·山水篇:舟桥、云水》分为山石·林木、舟桥·云水、衣冠杖履、楼阁亭榭。按朝代进行整理编排,撷取局部细节,重点突出地展示给所有中国画爱好者,以方便画家、研习者在创作或鉴赏研究时,不仅能看清细节之形象,也可参考古人的表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