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图 是一幅难得的佛教史跡画,如 《敦煌莫高窟艺术 第61窟》书中所说,它保存了大量佛教历史资料,有的还补充了史书所未载 的内容。图中提供了大量古代佛教建筑(寺院、兰若、草菴、佛塔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著名史跡和灵異现象等,共有榜题 195 条。此外, 五台山图 还呈现了许多古代社会生活民俗场 面。图的下部描绘了从山西太原到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山川道路和旅行、送供、拜佛者, 看到不同身份各阶层的人物服饰和活动场面。 五台山图 也是一幅大型的山水画。它以山水串联各个独立画面,从中可以见到五代时期敦煌山水 画的风格。
玄奘留给我们的遗产,丰富而又影响后世。玄奘译经及佛教著述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内容;《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唐代中国与西域、中亚、印度间交通路线*为详细的记载,成为这一方面研究*直接的材料;玄奘及其传记为后来寻找发掘印度佛教遗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一些重要的佛教遗址据之而得以调查和发掘,并获得了重要的收获,成为研究印度与中亚佛教建筑、佛教艺术*直接的资料;玄奘西行事迹,逐渐被神话,从唐至明,不断产生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学作品,*著名的当属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在当今,又不断根据西游记的神话,产生了各种影视作品,圣僧唐僧及其演绎的弟子们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备受喜爱。由此而形成的各类艺术作品,从唐代开始,玄奘法师画像到取经图像再到西游记图像的一系列转化,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位高僧。玄奘
《麦积山石窟旧影》讲述了近现代时期对麦积山石窟的勘探与保护。早期丰富的照片、文献以及勘探专家的手稿,为我们展现了大半个世纪之前,麦积山的景象。1941,天水学者冯国瑞先生调查麦积山,后编著《麦积山石窟志》发行,国人始知麦积山石窟。此后先后有西北勘察团和中央勘察团以及一些美术史的学者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勘察。从这个时期到建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可以称为早期勘察时期。条件艰苦,筚路蓝缕,是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的创始阶段。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县境内,窟高约七十公尺,临河背山,景象伟丽; 在魏、唐时代,为我国佛教艺术*昌盛的地点之一。这次勘察组于发现的石窟有157个,多为魏、北周及隋代所创建,其中一部分在宋、明两代曾加修饰。在摩崖石刻题记中(在山崖上刻的字),以唐代大中七年(852年)为*早。窟龛内大多保存着精美完
我国版画之兴起,远在世界诸国之先。欧洲之版画,为德荷二国所创,始施于博戏之纸牌上,并以刻印圣经图像,时约在公历一千四百年左右(当我国永乐初)。日本之浮世绘版昼则盛于江户时代(当我国万历至同治间)。独我国则于晚唐已见流行。迄万历、崇祯之际而光芒万丈。歙人黄、刘诸氏所刊,流丽工致,极见意匠。十竹斋所刊昼谱、笺谱则纤妙精雅,旷古无伦,实臻彩色版画*精至美之境。其时欧西木刻昼固犹在萌芽也。世人唯知有《芥子园画谱》。
叶子编著的这本《黄宾虹山水画论稿》是一本水准的讲述山水画巨匠艺术秘诀的教材和技法书。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发展史上,黄宾虹无疑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一代山水画巨匠。他那超凡脱俗、挥洒自如、穷极造化的山水画艺术世界,蕴含着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美学价值。黄宾虹的山水画创造,早已超出中国画一般意义上的画理与画法,以及笔墨本身所蕴含着的价值内涵。他那奇拙苍润、浑厚华滋,混沌里绽出光芒,反其道而行之又合乎道的艺术,是一种常人无法达到的生命哲学与人生的艺术境界。说到底,黄宾虹是一位笔墨功力型兼文人学者型的一代大家。
八年抗战是中国历*为悲壮和惨烈的一章,中国军队、艺术家和老百姓团结一致,用各自不同的武器谱写了一段不屈不挠的史诗。而其中版画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历史上没有哪个画种能像我国现代版画那样,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武器而存在,其锐利的批判锋芒和不妥协性,使美术与抵抗外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国土沦丧、日本帝国主义层层封锁,物质极度匮乏的艰苦岁月里,这些木刻版画在抗日救亡中发挥了强大的宣传力和战斗力,为民族团结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危难历史的见证,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当代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警示后人不忘国耻,本丛书特编选了抗战期间的 300 于幅左右反应抗战主题和抗战胜利后的纪念性作品,以再现日本侵略战争给世界,尤其是
2013年5月20日,由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另眼识家珍"--山西省百处古代壁画遗址掇英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300余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普敖拍摄的山西古代壁画遗址照片,引起了美术界专家再次聚焦山西古代壁画。本书在展览基础之上编撰成册,由著名美术家、中国壁画艺术学会名誉会长侯一民担任主编并写序,精选了武普敖近三十年来以山西省内许多常人难见的遗址为对象拍摄的数以万计的珍贵图片,旨在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角度审视山西壁画的珍贵遗存,力求唤起社会对中国古代壁画的保护意识。
该书系“高等学校美育教材系列”之一种,由西方美术史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邵大箴教授主编。书中以丰富的图例和优美的文字描述了西方美术的发展历史,并对各个时期名家名作的艺术特征及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有着精辟的分析和深刻的揭示,从多角度阐明了西方美术的审美特质。此书对读者丰富美术史知识、提高对西方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极具指导意义。 本书由创造的黎明、信仰的时代、人的觉醒、从天国到凡尘、变革与传统和我们的时代六部分组成。介绍了西方美术历史发展的概况及与之有关的基本知识,同时分析蕴含在其中的审美观念。在论述西方美术史时,作者用一定的篇幅介绍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的美术。对一些美术作品、流派和现象,作一规律性的探讨。本书是普通高校的美术欣赏教材,读者能从本教材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乐趣。
本书分为佛与菩萨两部分。佛画中《树下说法图》是敦煌藏经洞中创作年代最早、保存状态最完好的一件作品。其中不论主尊、胁侍菩萨,还是女供养人的勾勒和敷色都十分细腻,特别是六位比丘弟子的表情刻画得极为生动,是敦煌遗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关于《炽盛光佛及五星图》,同样的题材出现在干佛洞Ch.VⅢ洞窟甬道南壁的壁画上,尺幅和场面更为宏大。读者不妨将两者做一对比,定然会对因不同材质而限定的绘制技法有所理解。《释迦瑞相图》带有浓厚的犍陀罗风格,虽为断片,但细密劲健的勾线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当年“曹衣出水”的风采。书中《阿弥陀·八大菩萨图》、《干手干眼观世音菩萨图》均属于曼荼罗类型的作品,即依照一定的佛典仪轨而绘制,供修行者借相悟体、修持密法之用。
龚贤(1618—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岂贤,号半亩,又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龚贤小品山水画》选其山水画20幅供广大画友临习。
本书有乾隆四年(1739)刊本、((昭代丛书》道光本、《花近楼丛书》本、((四铜鼓斋论画集刻》本、《清瘦阁读画十八种》本等版本,本书据《昭代丛书》本。前有康熙五十七年(1718)陈鹏年的序、康熙丁酉(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沈宗敬序,书后有杨复吉的跋。
本书通过回顾1911至1937年间,北京、上海、广州出现的美术社团,以及他们创办期刊、筹划展览的美术活动,探讨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画家群体对于美术现代化课题的理解与实践。整个论述在充分利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辅以精要的作品分析,廓清了许多争论出现的历史语境,呈现出中国美术在面对自身传统与西方影响时,交互形成的排拒、接纳、融合等多重面貌。
本书所集是作者伊凡·威廉斯四十多年所致力研究的,产生于 19 世纪广州的外销工艺品 —— 通草纸水彩画的成果的全体内容。书中除向读者介绍 通草纸水彩画的成因、材质的制作、主要的生产者及通草纸水彩画在欧洲各国流传的历史,同时配合图片以主题形式向读者详细介绍当时中国广东的 一些风俗。为难得的是,书中图版的 200 多张通草纸水彩画是从欧美各国 29 家博物馆及画廊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极具代表性、极其精美而且国内罕 见。本书中英文对照,中文部分由中山大学程美宝教授译编。
在这一册素描中,把各个时期的素描集结成册,通过这本画册使附中的素描教学有一个整体面貌,每一个时期都有时代的特征,每一张画面都是学生才华的体现,每一张画面背后都有附中老师的教诲,附中素描教学的理念贯穿在这本画册的每一幅作品中。这些作品也印证了附中教学上的严谨规范与尊重个性,善于观察与注重理解的教学要求的体现。也正是因为这一教学理念的延续性,我们能从这本画册中看到五十余年附中不变的教学品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成立五十余年中,为中国美术事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附中也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一发展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上我们在二00六年搬到燕郊新校区,教学面积是空前的,学生也是建校以来最多的。软件的发展更重要,因为附中要发展最重要的是无论在帅府园还是美术馆,无论在花家地还是燕
胡永凯是一位学术性的画家。读者可以在永凯的画中见到种类繁多的宋式家具,宋瓷品类罗网了所的窑场,花、树、猫、狗、雀鸟山石,个个描写都有创见。我说个笑话,搞家具、瓷器盆景、亭园设计的都该买此书看看。永凯的色彩精深邃,是他的大特色,是他驰骋的广原。
主要着眼于探寻被誉为当今世界创意产业之一的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轨迹。如果说日本动画的先锋,那应电视动画。电视动画一直被认为是属于“绘画动画”、“二维动画”、“赛璐珞动画”等范畴的,但是“绘画动画”和“二维动画”在近几年都迅速地引进并融合了CG,呈现出“杂交”现象。而且”赛璐珞动画”这个词也由于近来已经几乎不使用赛璐珞材料而成为历史。 动画分为商业动画和非商业动画(也叫做美术动画)两种。《日本动画全史:日本动画领先世界的奇迹》以作为产业的动画史为中心展开论述。美术动画的历史久远,作家和作品都涉及诸多方面,研究书目也不在少数。虽然在年表中收录了一些美术动画,但《日本动画全史:日本动画领先世界的奇迹》并不特别涉及,于在商业动画及其时代背景中提供一些考察的线索。 日本动画产业的国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