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梁思成1929年 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 中国雕塑史 期间的讲课提纲整理而成,从上古到元明清,搭配图片,结合名家收藏、历代典籍和当时东西方艺术理论,对包括青铜器、玉器、建筑、佛造像等在内的中国历代雕塑艺术进行简明扼要、精准得当的梳理、介绍和评价,迄今为止仍是中国古代雕塑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 本书1998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并与2006年再版。本次出版结合之前版本《中国雕塑史》的读者反馈,对原文的文字、章节、插图等进行优化,增加新版本的专业性、严谨性,以适应当前雕塑艺术和古建筑领域专业研究者、爱好者及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
该本套书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本册为雕塑卷。作者希利尔不是简单介绍那些有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是通过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作品诞生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将艺术世界以生活化的姿态呈现给孩子们,唤起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热爱。本书让每个孩子能尽可能保留艺术的天赋,并在艺术的探寻中发展自身的灵性。这本书也是针对一般读者的艺术史入门书,能够让读者对艺术获得一种整体认知。
本书从外观特点、制作工序、发展历程、主要景点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京作硬木家具、风筝、内画鼻烟壶等十一种北京传统工艺,并配有各类工艺代表作品的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北京传统工艺的风采;设有实践环节,指导读者对各类工艺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识别与鉴赏;每章附有传统工艺相关的传说典故,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是一本宣传北京传统艺术、提升大众工艺鉴赏水平的科普性读物,有助于读者在对北京传统工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提升对工艺作品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寿山石雕艺术是服从于有限制的创作,同时又符合共同的艺术标准。石醉薄意正是符合通常人们所能接受并期待的艺术标准,又是具有自己特定的艺术规律的整体。他要求这些规律建立在可以转换作用之上,尤其是要保证这个薄意石雕有自主性的自身协调性。 石醉的薄意相当精确地用刀作笔,描绘他所见的山川、河流、树木和房子这些现实环境,却让我们并非简单地只观察这些自然关系。 本书主要收录了寿山石雕艺术家陈子卫的雕刻作品,读者们可以从中发现他对历史文化的师承和极富时代气息的创新,可以欣赏他独特的风格和张扬的个性,同时也可以把握引领寿山石雕艺术品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传统人物雕刻实用丛书》收入了木雕、石雕、瓷雕、玉雕等工艺美术行业艺人的作品,分《观音百态》、《弥勒百态》、《罗汉百态》、《关公百态》等门类。本套系列丛书为广大传统工艺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