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的凌云山栖鸾峰西壁,是一尊摩崖石刻弥勒坐像。因地得名又称嘉州大佛、凌云大佛。大佛依山开凿.坐东向西,头顶苍穹,脚踏三江,远眺峨眉,近瞰嘉州。大佛通高71米,与凌云山齐平,魁伟高大.法相庄严,比例匀称。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我国古代的石刻造像工程,也是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黄杨木雕》讲述传统木中象牙黄饧木雕的神韵,自然融和了西洋雕塑的造型,中西珠联,酿就了徐宝庆大师海派技艺的独特风姿,百世流芳。上海黄杨木雕,是我国黄杨木雕的重点流派,有别于浙江乐清等地的样式,在上海萌芽、发展,别具意义。
世界雕塑名作本身就是很诱人的,对于作者从事雕塑创作的人来说,那是作者仰望的星辰,是作者为之激动同时又永远为之追求的经典。作者不知多少次面对这些名作时情情绪激昂,以至热血沸腾,这是全人类的财富,作者有责任向全世界人去一遍遍展示名作的辉煌。 作者以寻求的图片,寻找最准确、最丰富、最有说服力的资料。读到这部书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作者没有像以往的撰写方法那样去将每一件名作作为鉴赏的作品来泛泛地谈。作者在写这部书时,已倾注进他对世界名作所有的爱…… 名作太诱人了,看一千遍,一千遍的激动。雕塑不仅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雕塑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作者在撰写时,更深入地瞻仰,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总想给读者一种最切身的感受,但愿名作永存,但愿诞生更多更美更感人的名作。
在生命中我们为了自由、为了信仰、为了爱情无数次被感动,而这烟花般美妙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们开始渴望铭记。于是有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致力用各种坚硬的质料雕刻出美的造型,并赋予其永恒的生命力。他们有个光荣的名称——雕塑家。当我们的身躯渐渐老去,当我们的时代成为过去,一座座雕塑却依旧伫立在那里,记录着历史,铭记着回忆。并非因为金属或石头更耐得了岁月的侵蚀,被塑造、镂刻的是霎那,更是永恒。 李小平、魏丹编著的《西方雕塑大师那些事儿》涵盖了当今优秀的20位雕塑大师。
《传统人物雕刻实用丛书》收入了木雕、石雕、瓷雕、玉雕等工艺美术行业艺人的作品,分《观音百态》、《弥勒百态》、《罗汉百态》、《关公百态》等门类。本套系列丛书为广大传统工艺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牙骨制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就现有资料表明,旧石器时代已开始使用兽骨制成的简单的工具。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以穿孔兽牙作为装饰,标志着人们审美意识萌芽的出现。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牙骨制品的使用范围,数量愈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