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雷编著的《纸品设计与制作工艺》讲述了:纸是一个载体,而设计赋予它生命。设计师通过对纸张自身属性的发掘及其空间形态的探索,使纸张的造型表达得以提升,借助先进的印刷和制作技术,来拓展纸品设计语义的表达层面,丰富受众的感官感知。 现代纸品设计使纸张仅作为承印物的传统角色得以突破,将纸张自身也参与到信息的组成中来,用纸张的三维空问造型来丰富印刷品设计的语义传达方式,从而提升纸张对于整个印刷品设计过程的意义。
“新视野 当代名家中国画鉴赏系列丛书”是我社近年来推出的一套旨在介绍全国崭露头角的新锐国画家的图书,为这些画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本套图书推向市场这几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书是其中的一本,选取了新锐画家芩玉英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芩玉英寄情于画,以情动人,在青绿山水方面不断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面目。本书所选作品极具代表性,既体现了画家的绘画功底,又可从中看出画家在“折中中西,融汇古今”方面所作的努力,较全面地呈现出了画家的创作状态和创作成果。
《探析现代陶艺的生活美学取向》研究重点是现代陶艺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目的在于以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与实物分析为基础,探讨陶艺与生活审美之间的关系和内涵,更进一步地体现这两个范畴的深层关联,以形成一个总体的逻辑美学结构,建构有效应对现代问题的美学观念,重申作为普遍性价值和思想意义的中国陶艺文化。而大的研究意义则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艺术教育传统,完善和发展综合艺术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泥塑造型与定格动画(彩印)简单介绍了泥塑及定格动画概况、表现技法、制作工具,具体讲解了泥塑造型与定格动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全书从应用角度出发,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在制作上既有写实也有卡通。读者在熟练掌握传统泥塑基础技法的同时,还能了解先进的三维造型技术,并了解定格动画制作中泥塑造型的运用。 泥塑造型与定格动画(彩印)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材内容,通过泥塑造型与定格动画(彩印)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各种泥塑造型方法及定格动画的角色模型制作、场景模型制作和定格动画制作的方法。 泥塑造型与定格动画(彩印)可以作为各级各类院校泥塑造型、卡通雕塑以及定格动画类课程配套教材,也可供手工制作爱好者参考。
《繁花落尽:明清工艺拾零》内容包括:风情之旅,天府明珠—成都,千古名传—锦城,自古成都多胜迹,天府乐土重闲逸,蜀中锦绣谁家传,透视,缂丝团龙十二章纹衮服,艺术开讲,景泰蓝起源之谜,历史现场,丝织生产的工艺过程,文化探险,明清工艺美术的历程,染织工艺。
《鸟类百态(实用白描画稿)》是实用白描画稿的一本,本书是画家王庆华绘画的花鸟画稿,书中以线描的形式描绘喜鹊、鹭鸶、八哥、戴胜、麻雀、绶带等,并配有各种花卉,以团扇、条屏、斗方、横幅的形式展示给读者这些作品即可以作为练习线描的范本,又可以用于创作参考。
速写是艺术设计中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和设计手段。在中国,从早期的工艺美术例如陶器饰纹、青铜器装饰、汉代画像砖、明代书籍插图到更为广泛的民间艺术中都有极好范例。通过讲解古今艺术大师的速写,揭示大师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展示速写的各种风格和魅力。 在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速写基础训练中主要强调了对于自然造型与形式的深切观察和感悟。造型基础中所包含的关于对现实形态的洞察、形态结构的认识形态的功能分析、自然形态的单元分析等内容都可以联系在对自然的速写观察中。在速写过程中,不断地联系课堂上的这些学习内容,有机地与自然的观察结合在一起,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国外玻璃发展史的专著,有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公元前21世纪的玻璃块,前13世纪的玻璃棒、玻璃护符、玻璃盒,古埃及的皮纹瓶、法老头像,古罗马的镶嵌玻璃瓶、人物故事杯,中世纪欧洲的玻璃镶嵌画、狩猎图、公主肖像,教堂中的彩绘玻璃窗、釉彩灯,精益求精的玻璃、威尼斯玻璃,以至近代革新的波希米风格玻璃、英国和法国玻璃、奥地利罗叶兹玻璃、芬兰阿尔托玻璃、瑞典奥勒福斯玻璃、美国铁法尼玻璃等,并配有150余幅精美彩色插图可供了解和欣赏。通过阅读本书可大致了解国外玻璃艺术发展的全过程,及其艺术变迁、艺术流派,为玻璃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打开了眼界,也可以为造型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份丰富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