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建筑”指区别于大型建筑的小型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突出的地位。 本书以讲座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小品建筑的产生、作用及其在建造和艺术上的特点、从门楼、影壁到碑碣 、堆石……读者徜徉于独特而神秘的中国古代建筑之中,近三百幅精致的照片和线描,使阅读者直观而又赏心悦目,文字亦有小品的特点,晓畅、清雅而又质朴,自然。
作者在宏村的祖屋“树人堂”里生活了六十一年,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家乡,也爱村里的老房子,还有探究老房子的浓厚兴趣,经过几年的努力,编写了一本小书。全书分为三章,章分析徽州古村的环境、格局和老房子的结构,第二章分析老房子的室内装饰风格,着重介绍典型民居里的木雕图案,第三章着重介绍徽州古村的公共建筑和它的人文价值。书里汇集了大量的古村建筑和自然风光图片,分类归纳分析,突出人与家庭在建筑中留下的人文痕迹,寻觅祖先造房子时营造舒适的家的智慧细节,寻觅当年时代的文明如何融合进当地传统建筑文化里面,提高了家庭生活的质量。不仅仅让读者朋友了解清楚真实的完整的精美的老房子,还要在古村里、在老房子里看到很多当年徽州家庭生活的痕迹,各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痕迹。既看到老房子,又看到远去的家园,这才
“堂奥”书系由读库策划,以建筑作品为主角,立足于“用一本书的体量,把一座建筑写透”。 本书为该系列第二本(本为《农禅寺:水月》),介绍的是坐落在江南古镇的国际水准大型现代剧院——乌镇剧院。这座剧院因乌镇戏剧节而生,借用并蒂莲的意象,历时三年,2013年5月落成,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乌镇戏剧节,及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被人们誉为“中国最美剧院”。 乌镇剧院是作者实地考察的个姚仁喜作品,建筑师亲自担任向导。本书从专业角度介绍建筑师在空间的经营、造型的推敲和工艺的追求,并辅以作者与其本人的采访,揭开这朵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到2l世纪初,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中,而且这个比重还在不断增加。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目前,有4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化率每年将近增加1个百分点。由于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不亚于一场“人口转移革命”,因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把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因素。 “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人们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中,无非为了寻求更好的人居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包含的因素众多,但最基本的层面,就是景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在实践层面,我国目前已经掀起了城市景观建设的热潮,在理论层面,不少学者从各种学科角度探索相关问题。
扬州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营造技艺和鲜明的特点,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扬州园林“兼具北方之雄与南方之秀”,经历两千余年兴衰,至今遗存众多。如世界遗产点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个园是中国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为晚清第1园。《扬州园林/符号江苏口袋本》从扬州园林佳构及传奇演变入手,讲述精彩的中国园林故事。
这是一部有关北京奥运建筑、有关2008建筑、有关北京建筑、有关建筑理念的一本书。本书整体风格框架,是后现代建筑的结构——不拒绝任何流派,汲古典之长、取现代之长,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纪实文字学的叙述模式,用不同人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的多声部叙述,使作品本身呈现出了某种“建筑”的特征。书内约有三百五十余幅图片,全景展示了北京奥运场馆的修建过程。 全书有十一个角色,都是建筑工地的一员,或者说都是建筑需要的材料,如同金木水火土,砖瓦灰沙石。他们发言,他们讲述,他们谈建筑观念,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最终体现两个“建筑”,一是物理的,一是精神的。 书中文字展示空间较大,是作者对建筑语言的经历、感触、觉悟。在轻松如散步的话语下,经验地完成了一个思考的、想象的童话。
《景观材料与施工工艺》,针对景观材料教材版本较少,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建筑装饰材料为主,结合建筑专业特点编著,完全理论化,没有实际案例与图片对照。而施工工艺方面教材,偏重于施工流程与工序,但对材料本身并没有归纳总结,繁杂的施工内容超出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范围。这类教材较难适应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也不完全符合当前专业的特点,更不贴合设计专业培养方向,所以在教材选用方面,很难选择到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理论教材。
将初中语法知识归纳为321个公式,用漫画形式展示公式的使用,左公式+右图解,英语语法简单呈现。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及建筑元素特征。共分20讲,从居址到都城,从祭坛到祠堂,从建筑个体到建筑理论,叙述全面,语言平易,深入浅出。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妙、级、最复杂而最深刻的产物。尽管20世纪的“国际风格”在很大程序上抹杀了城市的特色,但是每个城市仍然由于它独特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背景而各不相同。 城市确实像一本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条条街道是“句”,街坊是章节,公园是“插曲”。透过它们,阅读者见到了“人”,现在的、活着的人和过去的、死去的人。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创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人造的城市也缔造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我主张更多地去阅读城市,你、我、他,像对小说、诗歌、绘画一样地去阅读自己到过的城市,捕捉最初的印象,访问它的标志,但也不忽略它的“母体”(那些林林总总的民居)……还要访问几栋本地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因为他们往往是城市“灵魂”的显现者。
本教材是以“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开发为背景,该项目是作者在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根据知识点将工作流程分解为七个阶段,包括任务介绍、任务导入、任务分析、实施步骤、相关知识、知识拓展、实例示例,把园林景观的知识及方法论融入实际项目工作过程。作者以项目为实际案例指导读者完成一个园林景观子系统,以及在项目工作中需要涉及的园林景观基本施工图,如目录、说明、图纸等。
《景观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主要从指导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从城市绿地规划、城市绿地分类等基础方面着手,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从景观植物的树种分类、种植实用技术、应用方式、树种规划等方面共编写了八个章节,着重强调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实用性,是对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贡献。《景观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论述严谨,从实际出发,可操作性强,是一本很好的园林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