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戈宁,男,生于1955年。一生从事新闻工作,业余时间偶尔收集一些感兴趣的邮票。后来在民航系统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渐对民用航空邮票产生兴趣,当发现存世集子中介绍航空史和航空航天类的邮集颇多,而反映民用航空内容的邮集较少时,开始专门从事民用航空方面的邮票收集和整理,于是编辑了这本《邮票图说民用航空》。
方寸天地起硝烟,寸方之间展人生。本书收集了9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864枚邮票,再配以200字的说明,介绍了古今中外650位军事名人的生平、要事。其中一些邮票极其珍贵(19世纪发行的邮票4枚,1910年以前发行的邮票8枚),十分精美,文字简练生动,具有很好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珍藏性。
作者(谢伟)是一名普通的集邮者,从童年开始迷人“邮途”,即便现在已在集邮协会挂了个名,他却自认为断算不上“集邮家”,他既不组邮集参展,也没有发表过高深的邮文。他以“玩玩”的心态集邮写作,在鱼雁相通中谈邮论道,但一玩不可收拾,以孜孜以求的执著寻找邮票中的广州元素,在出版《邮览广州》之后,又炮制出更为精致的《方寸读城:寻找邮票中的广州》。在体静心闲的时候,翻开这本书,或许会眼前一亮,跟随一枚枚缤纷的邮票,去感受风起云涌的收藏之风,从而品位到一点千年古城的呼吸。邮人邮事,邮市邮情,虽然只是零敲碎打,还夹杂着许多个人印象,但有些景致和片段,让人心潮荡漾,让人思绪飘飞。
《耿守忠杨治梅说邮票的收藏与鉴赏》由耿守忠、杨治梅所著,一个集邮者,要想从集邮活动中真正获得“益智、怡情、交友、储财”的快乐,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集邮的知识,简称“邮识”。邮识犹如一位聪明而真诚的向导,它既可以引导你正确无误地收集邮资票品,不走或少走弯路,也能够帮助你对自己收集的邮资票品进行科学的鉴赏和研究,增长较多的知识。亲爱的读者,怎么样?咱们现在就开始跟随着邮识这位向导,毫不犹豫地走进广阔的集邮天地,去尽情享受集邮的无穷乐趣吧!
本书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邮票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种类和艺术价值与鉴别要点等知识,内容丰富,图片清晰,文字通俗易懂,通过以彩色图文本的形式把它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邮票的发展历程、时代特征及收藏价值。
方寸之间的珍品,全彩高清图解,与您一同品味精品邮票艺术那份隽永悠长。本书选取新中国较具收藏代表性、集邮者广泛关注的精品邮票,或者是存世量极少的珍邮,共200余套,配以近2000幅原票大小的高品质图片翔实展示。本书从邮票鉴赏入门讲起,详细介绍了邮票保存、整理、鉴赏方法。既有邮票的入门知识,又有艺术美学的展现,更不缺精品赏鉴、暗记辨别的点评,图片辨识度高,直观易懂,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难得的指导书,同时书中精美的图解、艺术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是收藏的优选佳品。
这是一部特殊的书。 这是一部用世界各国邮票中的建筑形象汇编而成的世界建筑历史书。与浩如烟海的建筑图书相比,称之为一座微缩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似不为过。 据估计,世界各国迄今发行的建筑艺术邮票为1万多枚。收入本书的5000枚左右邮票,出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展示的建筑艺术,纵贯数千年,绚丽夺目,各具特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我想,除了专攻世界建筑史的少数专家之外,绝大多数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很难有机会或精力通过一般的资料查阅与实地考察去涉猎如此丰富的建筑艺术宝藏。而今,这部图典的出版,以一种高度集成的方式,迅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这5000枚方寸邮票,却像5000个巨大无比的窗口,展示了世界建筑艺术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