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选集(第1卷)》选编列宁1894年至1907年期间,即从投身革命初期到俄国第一次民主革命时期的著作27篇。包括《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俄国资
%26nbsp;%26nbsp;%26emsp;%26emsp;《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套装共10册)》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
%26nbsp;%26nbsp;%26emsp;%26emsp;《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套装共10册)》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
本书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专题选编本系列之一,目的是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的形式,满足广大读者多层次的需求,本书共收录马恩论著汇编22篇、书信选编9篇,论述摘编7条;列宁论著汇编1
150余年前,马克思根据观察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革命,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建立起一个在现实中能得以实践的社会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
《%26lt;德意志意识形态%26gt;研读》由李成旺编著
《新时代与新飞跃——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出发点,通过阐述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尘海苍茫沉百感”是鲁迅的名句。本书秉承马克思、鲁迅的精神气质,以随笔、杂感的表达方式,分“上下求索”“代际薪传”“盘根错节”“心事浩茫”四辑展示了作者强烈的历史意识、现实观照和深刻思考。内容既包括对
本书运用文本学解读和思想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次详细梳理了工艺学的思想史谱系,全面呈现了马克思工艺学笔记的文本原貌,系统剖析了马克思工艺学研究的历史过程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
本书收录了作者几十年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问题的文章,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什么,批判了人道主义等错误思潮;第二部分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一些基本概念,批判共产主义
纵览马克思一生的重要文本,从其博士论文直到《资本论》,很少有概念像“对象化”这样,用法、含义、性质几经变化,却贯穿马克思哲学探索与经济学批判的全部历程。就概念来源而言,马克思的“对象化”直接来自青年黑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制定了社会形式分析方法的纲领:对经济范畴进行社会形式还原的历史与结构的双重路向。他以货币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为切入口,通过“具体到抽象”的方法,锚定价值
通过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全景审视,本书凝练了其独创性贡献,梳理了其与马克思整体理论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其在当代中国实践语境下的转换与启示要点。首先,马克思的独创性贡献在于:一是看待贫困的基本视角。马克
本书以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历史和理论的再探索为基础,对全面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内涵作出新的研究,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和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作出新的阐释。全书共分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自出版以来,深受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教学反响,并于2016年入选“十二五”江苏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根据当前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形
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媒体批判主义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对《资本论》第1卷进行了全面的、逐章的介绍,帮助读者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能够更好地理解卡尔·马克思最重要的、最具开创性的著作,并以媒体和传播学的视角,通
本书在对“问题意识”进行必要界定的基础上,相对全景地研究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这一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探讨了其生成的理论根基和历史渊源,厘清了其生成的独特时代境遇和多维事理逻辑;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