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项目中的一种。主要介绍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研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目标、框架设计以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效应分析和应对措施等。
在我国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伴随着家庭小型化,妇女职业化以及疾病结构慢性病化,老年人长期护理由过去的家庭责任逐渐演变成今天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本书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指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制度供需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衡状态。进而,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研究后发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社会养老服务存在不可持续发展、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商业健康保险也存在着理念与管理等重大问题。为此,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借鉴国外实践和创新理论模式,本书构建了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并论证了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可行性,进一步强调了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关系及其配套措施。
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定位于度量和防范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此,分析风险的种类和构成对偿付能力监管意义重大。本书结合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际上对保险公司风险模型的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建立保险公司风险模型所应该遵从的原则。然后,在此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资产负债表的保险公司风险类型模型,将保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投资风险、信用风险、保险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和治理风险。为了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保险公司和监管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加以应对,包括建立科学的投资组合、审慎计提责任准备金、再保险、总准备金以及偿付能力资本监管等。
《长期护理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聚焦老龄人口长期照料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调查问卷基本情况介绍、我国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及长期照料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调查问卷、我国老龄化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情况的实证分析——基于调查问卷、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及实证分析等。
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是保险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微观层面上讲,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既包括对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的综合管理,又包括对具体投资品种或具体风险种类的风险管理。从宏观层面上讲,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外部监管。本书主要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本书共分七章,分别研究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中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本书除吸收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外,还结合中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本书的研究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保险公司从总体上控制资金运用风险,使保险资金运用达到更加安全、有效和流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