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 与林老师对话 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 常无 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 本体 ,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 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全书说理透彻,辩驳有力,旁征博引,无论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都极具启发性。
《经济人的末日 极权主义的起源》是彼得德鲁克的*本书,也是他的成名作。 1933年,在希特勒上台前的几个星期,德鲁克开始动笔。1939年春,本书在美国出版,是*本阐述极权主义起源的经典之作。 《经济人的末日 极权主义的起源》的出版,在美国和英国形成热烈回响,也被认为是一部惊世骇俗的异端之作。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为此写了一篇书评,称它是 *一本了解并解释两次大战间世界形势的书 。后来,丘吉尔下令,每位英国军官的背包里,都应该放一本《经济人的末日 极权主义的起源》。 正如德鲁克所言, 这是一本有关政治的书 。构成本书主线的是政治、经济与社会,它的主题是权力的崛起而非信仰的兴起。《经济人的末日 极权主义的起源》专注于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欧洲社会及政治结构的瓦解导致纳粹主义的兴起,并进而支配了整个欧洲。 在德鲁克
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名著,如以l882年上海美华书馆印行《富国策》[英国经济学家H.福西特(1833~1884)《政治经济学指南》(1863年)中译本]为开端,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回顾这段不算很长然而曲折的历程,不难看出它同中国社会百多年来的巨大深刻的变迁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思想界特别是经济思想界潮流和走向的某种折射和反映。单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西方经济学名著的翻译出版来说,窃以为明显呈现出各有特点的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间,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其宗旨在于提供批判的对象和资料。对于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可避免发生及其长短是非,人们的看法和评价可能不尽一致,但此种局面不能再原封不动地维持下去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出版进入到一个新
《未来财富之路》是作者基于未来20年的逻辑思考的结果。既然工业化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未来只有原创信息本身具有价值或者是超额价值。信息互联网向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过渡,使过往的信息流和价值流逐步融合,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实现价值流通。互联网巨头的财富仍然是以公司市值的面貌出现,未来区块链价值互联网世界没有公司制的逻辑,个人之间直接展开协作,将改写人类工业化以来的生产关系。比特币是区块链世界的*个共识。对于技术外行而言,比特币、以太坊就是个社区化互联网协议,只要遵守谁都可以参与加入。科技使硬件和信息成本极大降低,使全球协作成为可能。 未来财富将直接向原创信息的创造者转移,因为财富可以直接点对点交易和变现。未来个人拥有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将成为个人财富的源泉。认识谁已不重要,你是谁才*关键。
特洛伊战争真的是为了争夺美女海伦吗? 为什么莎翁把夏洛克描写得如此不堪? UFO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头脑风暴有用吗? 自从加里 S 贝克尔把经济学引入家庭生活,丹尼尔 卡曼尼把心理学引入了经济学,冯 诺依曼把博弈论引入经济学,迈克尔 舍默把生物学、进化学等一股脑儿引入了经济学......经济学还是门枯燥沉闷的科学吗? 打开你的好奇心,经济学可以变得更有趣!
本书是专门为 经济学 知识零基础者和非投资专业人士打造的实用 经济学 说明书,中国家庭投资,快速入门必看!全书以幽默有趣的语言、生动经典的案例、平民化的文笔、通俗易懂的讲解以及直观的图表指示, 涵盖 GPD 、基尼系数 、 复利 、 新 经济 政策 等多种 经济学 知识, 教你从 0 到 1 培养 理性的经济学思维,简单轻松进入 经济学 世界, 做出 每个正确的选择。
还不关注宏观经济吗?就业、投资息息相关。本书是凯恩斯宏观理论指南,全面透视失业,投资和社会有效需求。
经济研究者研究经济现象,就是问“为什么”并解释经济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特别是这些原因背后人的行为,通过对人的行为的原因和动机的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的本质。我们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都是表象,要解释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表象、是什么导致了表象的发生、表象的发展会有何种规律,都需要我们依据和应用经济学理论来加以分析。然而,要客观、准确与合理地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同时要掌握一套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经济研究的基本原则或程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研究方法论的原因。
本书立足于组织社会化、组织内部认同等研究热点,应用混合研究方法,围绕组织社会化策略如何影响员工组织认同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旨在从个体角色认同出发,探讨组织社会化策略对员工组织认同影响机制问题,力求形成新的观点和结论,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2005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企业并购重组在我国迅猛发展,作者对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搜集了2012-2014年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的所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样本数据。本书正是基于2012 2014年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的并购重组项目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现状、及其对并购市场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分析了当前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产品质量是其中要被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产品或服务变得非常复杂,物理属性知识高度专业化,对仅仅只是购买和使用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即使非常努力的搜集和研究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仍旧很难获取和理解评价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全部技术指标。因此消费者在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时,采用一系列的线索主观地评判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品牌是消费者在对产品质量进行主观判断时通常会选取的线索之一,它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产品出产地、界定生产企业的责任感、降低风险、降低产品搜索的成本,是生产企业的承诺和保证以及产品质量的信号。本研究围绕 消费者品牌认知如何影响消费者感知质量 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法,构建品牌认知影响感知质量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不同消费
本书在介绍海外投资主体行为政治风险的性质、特点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成果,着重阐述了海外投资主体行为政治风险的形成、演化过程,对相关模型与案例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对主体行为政治风险的响应策略,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提供了有效建议。书稿以现实案例为依据,详解了一次停滞并继续寻求推进的投资和两次有波折但终成功战胜风险、立即收到效益的投资,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全书具有理论准备简洁、方法具体实用、案例典型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特点。
本书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六版)》配套的教学参考书,针对课本的每一章,包括内容提要、学习要求、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与思考、练习题解答五个部分。其中练习题包括六种类型:填空、判断、选择、简答、论述和思考。
本书是针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编著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数学方法。作者基于多年的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经验,结合多元函数微分学和多元函数的优化理论,将高级微观经济学中用到的数学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构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多元函数微分学,无约束条件和等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不等约束条件和混合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本书根据经济类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等数学基础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这些数学理论。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的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在社会人生的博弈中,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会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博弈论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其通过规则、身份、信息、行动、效用、平衡等各种量化概念对人情世事进行了精妙的分析,清晰地揭示了当下社会中人们的各种互动行为、互动关系,为人们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指导。
本书围绕 以创新驱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这一主线,坚持时间与空间维度、微观与宏观分析、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省市三个考察层面出发,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科学内涵和现状特征进行阐释,建立多维度动态测算体系,综合考量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和相互联系,探讨影响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厘清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进而提出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