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名著,如以l882年上海美华书馆印行《富国策》[英国经济学家H.福西特(1833~1884)《政治经济学指南》(1863年)中译本]为开端,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回顾这段不算很长然而曲折的历程,不难看出它同中国社会百多年来的巨大深刻的变迁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思想界特别是经济思想界潮流和走向的某种折射和反映。单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西方经济学名著的翻译出版来说,窃以为明显呈现出各有特点的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间,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其宗旨在于提供批判的对象和资料。对于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可避免发生及其长短是非,人们的看法和评价可能不尽一致,但此种局面不能再原封不动地维持下去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出版进入到一个新
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誉为“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圣经》”“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至今距它首次出版已有二百三十余年的历史,距我国个中文译本——严复译的《原富》也已有一百多年了,然而时间却把亚当·斯密的这部经济学巨著打磨得愈加璀璨。《国富论》一书的中心任务是弄清楚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以达到国民富裕的目的。全书共有五个篇章,分为上、下两部。在序言中,亚当·斯密概括讲述了对国民财富的产生主要起决定作用的两个因素。在接下来的五篇中,他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为分工而引起交换,从而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充分系统地论述了
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而后,它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等。也曾说:“《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在我心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现代的经济研究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都必须参考借鉴它。 在《国富论》中,作者首次系统分析了国民财富的产生、分配、持续运转的内在规律。认为人类的利己动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推动经济的前进。同时也强调,政府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并给予贸易自由的发展。 本书邀请资深经济学专家对原著进行了浓缩,保留了作者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外,本书选配了420幅精美彩色插图,将原著与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供读者品鉴。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 动规律的科学。为了学好这门科学,我们首先要对这 门科学的形成历史、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与方法等问 题做概括介绍,以使读者对这门科学的性质、内容有 一个总体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由张彤玉和张桂文 主编。
本书是面向21世纪大学本科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费者行为、企业、农村与农村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分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经济发展、宏观经济调控等。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了《政治经济学(第3版)(下册)》的社会主义部分,尽量吸收和反映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成果.同时,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加强了教材的逻辑性和通俗性,并对教材中不够严谨的个别提法做了修改。
本书社会主义部分的编写,对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多处做了反映:一是将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发展目标明确地写入教材;二是在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将“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纳入教材内容,在分析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同时,还分析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微观规制;三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的分析,既谈到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分析了如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论述,坚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实行有机结合,既注意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
彭新万、龚立新、杨勇编著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学习指导(第2版)》是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康静萍教授等编著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的配套训练教材,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训练,并在训练的基础上测试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原理基本知识的程度。本书的写作体现了两个特点:①题型丰富,信息量大。本书是在学习其他类似教材并忠实于康静萍等编著教材的基础上编著而成,涵盖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所有知识点和基本题型。②结合现实,突出启发性。每章都选取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供学生阅读分析,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全面灵活掌握、综合加以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
本书编写的主旨,是为各大专院校的经济学说史课程,提供一部内容较为充实、评议公正而又简明扼要的参考教材,同时也是一些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足资参考的读物。本书对上世纪中叶尤其是一八七零年以来一向被这类著作所忽略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和他们的学说,进行了较多的介绍和分析。本书将已被遗忘或语焉不详的经济学家们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先对它们作客观的真实表述,然后实事求是地批判其缺点或指出其可以有的优点,体现较为公正的评仪,只量,这样周说而深入的阐述,势必使篇幅过多,不适合本书读者对象的要求。因此,本书只能对那些必须涉及的经济学家们和他们代表观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扼要评述,并在必要时揭示各重要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使读者能
本书抛弃马歇尔以自由竞争为普遍现象的传统,以不完全竞争为基本前提,利用边际曲线和平均曲线的工具,将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从价值决定领域延伸到分配领域,从而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不完全竞争理论。该书为西方垄断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其作者琼·罗宾逊是西方专享著名的女经济学家,也是新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是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的奋斗目标是推动德国在经济上的统一,这决定了他的经济学是服务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相左,他认为国家应该在经济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观点深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以及美国学派影响。他的主要思想包括国家主导的工业化,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本书主要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形成与执行,以期为中国政府、企业从容应对贸易摩擦提供资料及参考。书中概括总结了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中美贸易发展状况及美国各阶段对华贸易政策的特点,各章节以美国国家利益、政治体制结构、利益集团及其他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分析作为主干,以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核心,将国家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共同纳入政府决策分析中,构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框架,并基于贸易保护待售模型,结合美国政客政治倾向量化指数,利用相关数据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决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杰作。本书通过费孝通先生在对江村、禄村等乡村社区调查研究,探索了中国乡土社会的自身特点和内生机理,提出了发展乡土工业,实现乡土重建的思想。作者把中国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现代乡土经济的主要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提出乡土重建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1844年穆勒发表了他部经济学论文集《论政治经济学若干未定问题》,该书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国际贸易、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利润和工资的关系等。全书的论述完全继承了李嘉图、他的父亲的学说,只在某些方面对前人的学说有所引申或更明确的表述。1848年初版、后来多次再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则是他的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约翰?穆勒发挥了西尼尔个理论前提所包含的思想,次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合理性和内涵做了详细的论述。在本书中,他把“经济人”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联系起来。他指出,政治经济学并不是论述社会中人类的一切行为,它所关注的人仅仅是作为一个人,他占有财富的愿望,而且他赋有达到这种目的的能力,它将其他每一种人类情欲或动机完全抽象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
廖小明编著的《理想与现实之间--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以唯物史观和辩证分析方法为分析 视域,界定了经济公正的内涵、特征、原则 和评价标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 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所阐发、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公正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理想与现实之间--马克思主义经济公 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并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实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目标要求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重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公正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认识社会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了解党和政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辅导用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配套练习册(第2版)》共有四个部分的内容:部分是章节指导、同步练习;第二部分是模拟试卷;第三部分是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四部分是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该书根据配套教材所作的章节辅导,便于学生迅速把握该门课程的学习要点和复习重点;设置的各类模拟习题,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该书是一本系统性、针对性都很强的学习辅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