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领域,贝叶斯方法越来越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但在计量经济学领域,贝叶 斯方法的影响略显孱弱。出现此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合于高年级本科生或者研 究生学习的教材。现有的贝叶斯计量教科书,要么内容过时,没有包含20 世纪80 年代 以来贝叶斯计量经济学出现的新计算方法;要么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包含学生们关心的 贝叶斯方法实证应用等必要内容。例如,Arnold Zellner所著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教科书 (Zellner, 1971),虽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出版于1971 年。Dale Poirier 所著的教 科书(Poirier, 1995),依然影响力很大,但主要介绍方法论以及基于贝叶斯和频率学 派方法的统计理论。书中除了回归模型,没有讨论应用经济学家使用的其他模型。诸如 Bauwens、Lubrano和Richard (1999) 等人撰写的其他贝叶斯书籍,仅讨论计量经济学 的某个具体问题
拉凯什 V.沃赫拉在本书中为学习和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路。他逆转了传统的主题排列顺序,先从数学上比较简单的主题开始讨论,再逐步过渡到比较复杂的主题。本书先从垄断问题入手,因为它只需要用到单变量微积分(而不是多变量微积分),从而有利于学生明确而专一地关注作为经济学核心的基本权衡理论。接着讨论的主题是不完全竞争及其与垄断的对比,同时引入了纳什均衡的概念。直到全书的倒数第二章,才讲到了完全竞争,它是作为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的非策略性行为模型来讨论的。全书引用了大量源于现实生活的例子和轶事,目的是吸引读者,增加可读性,同时鼓励读者用批判性思维思考理论模型和现实之间的相互影响。
《微观经济学》(19版,双语注疏本)是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微观经济学》自1948 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是有史以来发行量*、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微观经济学》在经历了前18个版本的积累和沉淀后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及数据。以此为基础,为了让广大读者对萨缪尔森经典有更好的了解,我们添加了词句解释和注疏 既有译者对标题和难懂的词句的中文注释,也有译者对英文原文中的语言、原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经济学家和企业等的注疏。
本书是 西方供给侧经济学经典译丛 之一。 本集子主要检视了 供给经济学 *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种不同学派的不同观点,从思想层面而不是情绪层面进行了政策评价。读者看完本集子后,也许会对各种质疑供给侧经济政策效果并真相提出补救方法的观点留下好的印象。对当前我国中央提出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由埃德蒙·S.菲尔普斯编著的《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包括12篇富有开创性研究的宏观经济论文,通过把不确定性下的个体行为理论引进产品定价、工资设定、工作招募和雇佣决策等领域,完成了对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的一次基础性综合,充分加深了人们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等经典宏观问题的理解。这些创新性的研究奠定了现代货币学派关于就业波动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的部分中的论文主要关注劳动力市场、工资设定动态以及家庭和厂商两方面的就业决策。第二部分中的论文主要关注产品市场、定价和广告动态以及生产能力的使用决策。而导论部分则总结了这些研究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即为失业和通货膨胀分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策略性的概念集合。
微型金融是惠及所有人的普惠金融,既是社会公平的基本诉求,也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它推动着金融由排斥走向包容,其指向是建设“穷人的银行”,微型金融应运而生,成为当代金融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尖端。本书梳理分析了世界,尤其中国微型金融发展的理论脉络与实践进程,相信对奋进在新时代的经济金融工作者有所裨益。
为满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安排要求和有利于学生学习,编写这套教材时我们确定了一条基本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一是,便于学生学习。比如提供图表化的章节逻辑框架;章节内容相对细化,推演步骤相对完整,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相关案例,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等。二是,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景。比如每章提供一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或易于理解的经济问题;书中案例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我国实际经济的案例为主;增加“即问即答”小栏目,便于学生及时根据所学知识积极思考。三是,为参与式教学过程改革提供条件。比如提供名家观点、延展性阅读内容或书目,便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课堂讨论等。在此基础上,围绕学生学习和提高,从编写体例安排上,采用多样性教材构件,丰富了教材板块内容。一是,内容构成多样性。每章内容包括:学习
本书*的特色首先是改变了有经济学以来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无论是凯恩斯之前的古典、新古典,还是凯恩斯之后的宏微观,本书架构均与其大不同,直接从 大自然、资源 这些*基础*实在的概念入笔,在阐述了归纳为经济学四大基础规律之后,将经济学体系分为 增长的财富创造过程 及 财富分布的偏态与正态两种状态下的市场、经济与社会 三篇,*后提出建设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可作为领域 基础上的 财富持续增长、民众自由幸福 社会的变迁路径原则。这种体系与常见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巨大乃至本质的区别。
《魔鬼经济学》,有趣的烧脑奇书,畅销数十个 的经济学通识读本,洞察行为的深层动机,像聪明人那样看世界。 请放弃固有思维,让思想来一次自由的飞翔,做一个标新立异的思考者吧。 单单了解经济学背后的逻辑是不够的,你还要学会用这些逻辑去解决问题。毕竟,有些问题,用常规思考是解决不了的。 列维特和都伯纳,用特有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不同寻常的分析,带着我们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教每个人如何 有效、 有创造力、 理智地思考,也就是如何进行魔鬼式思考。 通过书里的故事,列维特和都伯纳旨在提供解决问题方式的新蓝图——不论你是想改变生活,还是改变世界。对他们来说,一如既往,没有什么话题是过分或不可讲述的,所以你会在这里面读到商业、慈善、体育、气候、政治等诸多话题,这些话题都有同一个目标,那就是重新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教材主要讨论产品市场及其均衡、要素市场及其均衡、消费偏好与消费者均衡、价格效应与消费者选择、显示偏好与跨期消费、技术和要素投入与生产者行为、生产成本与生产者行为、企业与市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博弈论与企业策略、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不确定性与不完全信息、市场失灵与外部性、政府失灵与微观规制等问题。与现有同类教材不同的是: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以中国的案例来说明许多理论:在教材深度上偏向于中级教程,形成图像式和代数式相结合的教材模式;在教材体例上体现出史论-图一体化的范式。
伊丽莎白·索耶·凯利编著的《克鲁格曼微观经济学 学习手册》是与保罗·克鲁格曼教授撰写的、经典的本科生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二版)相配套的学习手册。《克鲁格曼微观经济学 学习手册》的章节结构以《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为框架,各章内容包含章前准备(含学习小结、本章目标)、关键词、学习回顾(含提示、问题和练习)、测验之前(本章复习题)以及答案要点。同时因为本书涵盖了微观经济学所有主要知识点及解析,以及配套的经典习题及答案,因此本书又是一本编写精当、难度适中的微观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适合读者自学。
GeoffreyA.Jehle编著的《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3版经济学经典教材高等学校经济类双语教学推荐教材)》是核心课系列之一,本书系统全面介绍了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相关知识,本教材既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使用,也适合从事经济类工作和研究的广大从业者的阅读和学习。
《高级微观经济学:选择与竞争性市场(英文版)/高等学校经济类双语教学推荐教材;经济学经典教材·核心》包括个体选择、价格、一般均衡理论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典型的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微观经济理论系列教程所涵盖的。然而,与标准教材相比,《高级微观经济学:选择与竞争性市场(英文版)/高等学校经济类双语教学推荐教材;经济学经典教材·核心》内容更深,数学处理更完整。本书的目的不是让读者熟悉基本理论(仅达到熟悉标准是不够的),而是让读者掌握和运用与基本理论相关的模型和结果。
本书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8版,范里安著,格致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本书遵循第7、8版的章目编排,共分37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对第7、8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强化习题详解,在参考国内外大量的相关资料基础上,补充了部分难题,以巩固和强化本章的知识难点。
本书是国家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和吴汉洪教授、北京大学刘文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学人员组成编写组,高鸿业教授任主编。 本书版至第六版顺次于1996年、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出版。版的序言指出: 正如西方学者所承认的那样,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演变性的学科。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方经济学会出现新的内容以及不同的着重方面,反映这些情况的教科书必然也应如此。因此,本书在将来势必要进行修改和增删。 以第六版而言,其出书的时间距今已有三年多。有鉴于此,第七版的编撰成为应有之举。此外,使用本书的经验和改善本书的章节安排也使新版的编撰成为必要。 第七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以被分为微观、宏观、总论和其他这四个部分加以 说明
李致平等编的《现代微观\宏观经济学习题解析》是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现代微观经济学》(第3版)和《现代宏观经济学》(第3版)教科书而编写的,参考了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并尽可能与*院校考卷结构和题型保持一致。全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共24章,按照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等7种题型编排,并附有详细解答。习题覆盖了“西方经济学”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和基本应用。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灵活应用,对重点、难点内容,除安排了深入浅出的习题之外,还适当设计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考研,我们一直坚持收集重点高校研究生“西方经济学”入学考题,对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作出详细解答
本书是2010 年出版的Macroeconomics 19 版的中译本。它几乎凝结了萨缪尔森先生*主要的宏观经济学思想。 全书共4编18章,包括基本概念,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政府税收和支出、国际贸易和环境等内容,囊括了微观经济学领域的大部分知识。在保持 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 这一风格的前提下,对现代混合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国际贸易进行了重点论述或重写。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及教师,MPA、MBA、iMBA、EMBA学员及教师,理论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管理者及一般读者学习和研究之用。
《经济科学译丛:帕金微观经济学原理(第5版)》是一部国际公认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优秀教材,以简洁的方式将初学者领入经济学的门槛,帮助读者在短的时间内掌握微观经济学的要点和基本知识。本书具有以下特点:,在强调微观经济学核心原理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内容。大量的案例及实证分析能够帮助读者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增加学习兴趣。第二,根据读者的学习需要,设置了章首引语、学习要点、各节检查站、各章检查站等栏目,提供了大量与所讲内容相关的资料。第三,对重点内容的阐述多采用图、文字和表格相结合的方式,易于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