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宏观经济学》共10章,包括导论、国民收入核算、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总供给总需求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失业理论、国际贸易与货币收支理论等内容。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结构清晰,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宏观经济学》通过引导案例,导入学习内容,清晰阐述各章经济学基本理论,并结合课后思考题、案例分析和阅读材料,以达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理论,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经济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目的。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
全书内容十章分别为:宏观经济学导论、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模型、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的宏观经济、纽齐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本书在体例编排、内容选择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内容的通俗性、简明性、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知识和理论的同时,突出实例分析,每章中都有与本章知识和理论紧密相连的案例分析,并附有相关的前沿资料或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本书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习之用,也是一本较好的教师参考书,同时还是广大经济学爱好者自学的理想读本。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1季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推出的系列智库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的下滑态势,投资增速趋缓,消费低迷,出口暂时出现改善迹象,去过剩产能继续进行,预计中国2015年1季度GDP下滑至6.85%左右,消费物价指数为1.3%左右。预计2季度经济增长6.8%左右,消费物价指数上涨1.4%左右,位于全年预期的调控目标范围内。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精准度,财政政策需加力增效,货币政策加强与财政政策配合,防止地方债发行产生挤出效应。中长期政策仍需坚持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
《差度论:量度经济社会安危的一个新标尺》作者研究发现,“收入差度”与“基尼系数”存在对应关系,本书在附表中也提供了收入差度与基尼系数对应关系表。然而其并非通过严格的数学原理和逻辑计算所得,而是作者经过对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余年来的收入分配数据研究获得的经验数据,至于其对应关系的原理来自哪里,两者为何会有这种耦合以及如何求证,因作者知识所限,尚难解其中奥秘。为此,真诚地希望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同仁、朋友不吝破解赐教。作者在此郑重地作出庄严承诺: 本书作者愿为个破解“收入差度”与“基尼系数”对应关系奥秘者奖赏人民币3万元!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经济类-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6版)的学习辅导书。《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经济类-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基本遵循第6版的章目编排,共分14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5版和第6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辉煌历史。近百年来,中国由盛而衰,一度成为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把中国从饥饿、贫困、被欺侮、被奴役的境地中解放出来。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走上了通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绝非易事,我们不仅需要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教训,也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还要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市场经济虽然对我们这个共和国来说是全新的,但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市场经济的理论亦在不断发展完善,并形成了一个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许多经济学名著出自西方学者之手,研究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他们归纳出
本书对2008--2009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宏观经济状况、财政收支环境和财政政策体系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总结和提炼。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步衍化成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在短期内骤升骤降,在率先度过经济增长的 拐点 后,接踵而至的资产泡沫扩大、通胀预期压力增大,投资产能过剩,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又对后危机时期的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带来潜在的威胁和影响。与经济形势相对应.国家的宏观调控框架也适时地进行了调整,从 双稳健 转变成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稳健的货币政策,书中深入分析了转变过程中政策的组合变动、方向调整,力度变化,提出了以财政政策为主体的危机控制框架,并初步形成了战略性财政政策的思想和模式。
《宏观经济学(第2版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编著者胡放之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也是必要的。本书根据*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纲编写。本书共九章,包括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它可作为经济、管理和一些相关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本书遵循第6版的章目编排,共分11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对该书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第三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精选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宏观经济学》,本书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阐述了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学流派等内容。
《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第2版)》由尹伯成主编,改编自畅销二十年、累积发行百万余册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以适应经济学教学需求多元化的新情况。《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第2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合理的结构层次,引领初学者在庞杂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了解掌握*基本*重要的知识点。
《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共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金融体制与货币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学流派。
本教材共分为十章: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生产总量核算分析;第三章为投入产出核算分析;第四章为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分析;第五章为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分析;第六章为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分析;第七章为对外经济核算分析;第八章为宏观经济综合核算分析;第九章为宏观经济指数核算分析;第十章为宏观经济监测与预警分析。每章内容的编排是先讲核算、后讲分析,并且重点讲核算。在讲核算时,根据我国宏观经济核算的现状,采取平衡表和账户平行排列同时讲授的方法。平衡表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数据,因为2007年是国家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年份;账户数据由于国家尚未公布,则采用案例数据。在讲分析时,首先讲平衡表和账户的分析,再穿插数学模型的分析。 我国现有教材,宏观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概念是混用的,一般讲核算时习惯讲国民经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所*的《NAES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6年**季度)/国家智库报 告》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推出的系 列智库报告。本报告认为:2016年**季度中国经济 延续去年第4季度的下滑态势,去库存和去过剩产能 继续进行,工业生产增速继续放缓,投资增速显示触 底迹象,消费低迷,出口形势严峻,预计中国2016年 **季度GDP下滑至6.7%左右,消费物价指数为2.2% 左右。因部分先行指标好转,房地产市场温和回暖, 考虑去年的基数效应后,预计第2季度经济增长平稳 运行的可能性较大,GDP增速可能保持在6.8%左右, CPI上涨2.3%左右。应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破除束 缚民间经济发展的体制壁垒,大力支持创新发展,推 动经济转型;政府应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 动 营改增 等财税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有力的积* 财政政策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