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南自由贸易港要以 重要开放门户 为战略目标,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打造成为我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枢纽,成为我国与 RCEP 的市场交汇点,成为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市场交汇点。本书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涉及的某些重要问题做了探讨。本书由绪论和六个篇章组成,各章分别为:战略背景 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战略角色 打造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枢纽;战略举措 着力建设 两个总部基地 ;战略任务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制度集成创新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创新发展环境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 丛书共七卷,分别有《港口 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大港变迁: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看得见的手:地方政府与近代闽江流域经济变迁》《时局与地域: 全面抗战时期云南的经济开发与经济建设研究》《从城市发展到区域变迁: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体系对经济地理格局影响的研究》《龙头崛起: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格局变迁研究(1843 1942)》《竞争与合作:近代通商口岸常关研究(1854 1931)》,丛书主要探讨了如全球化下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早期演化,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近代经济地理的形成与变迁等问题。
本书介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相关理论与实践,梳理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历史演进过程,阐述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重点任务和宏伟目标。全书紧扣 一体化 和 高质量 两个关键词,紧扣 一极三区一高地 的战略定位,紧扣 三大使命、七项任务、一个保障 的战略要求,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战略任务落地落实,加快探索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和突出实践,围绕一体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协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推进长三角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健全长三角一体化制度体系和以重大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先试等重点领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行论述,全面深入分析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与创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做法及成效,对未来的发展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全球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地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及服务于老龄群体的工作者进行思考。 全球背景下的老龄化 (Ageing in a Global Context)是一套系列丛书,由波里希出版社(Policy Press)联合英国老年学学会(British Society of Gerontology)出版,旨在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推动相关研究与政策讨论不断完善。丛书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目标。第一,通过出版书籍,重新思考老龄化研究中讨论的基本问题。福利国家制度(welfare states)的结构调整,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的复杂性,都需要我们突破社会老年学的传统视角,去探索新的主题。第二,本系列丛书就如何应对全球化及相关进程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回应。在某种程度上,全球化淡化了国家间的边界,也进而改变了老龄化研究曾经的框架。丛书
首先,研究我国主要农产品供需格局与流通情况,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物流运输需求,重点包括粮食、蔬菜、肉类等,覆盖国际运输与国内运输两方面(第一章)。基于对行业政策、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汇总与评述,提出我国农产品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第二章)。交通运输作为决定物流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条件,国家物流大通道、农村物流两者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农产品物流发展质量,研究二者的发展演变过程、存在问题,提出未来交通运输设施发展方向与发展建议(第三章)。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与挑战,主要包括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实现双碳目标等形势要求,以及面对特殊天气、疫情、战争等风险下,农产品生产、进口、运输等环节均受到影响,进一步给我国农产品保供、稳价带来较大挑战(第四章)。大部分世界强国都是农业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建树与实践成果的著作,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诠释区域经济一般原理入手,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历程、重大成就和理论及操作上的创新成果;中篇聚焦各类区域战略的制定实施和重点领域工作的推进,揭示了国家区域战略决策产生的显著成效和深远影响;下篇着眼全面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使命,分析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承负的重任及应把握的基本方向和重点环节。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遭遇贸易保护冲击以及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情境下,面临如何平衡本地化、近邻区域化和全球化多尺度知识流动,如何选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关键问题。围绕知识联系和创新网络的地理空间,新区域主义学派和关系经济地理学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而,由于企业发展路径、产业知识基础以及区域创新情境等异质性,基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提出的全球集群网络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有待验证。本书遵循演化经济地理学 格局-路径-机制 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复杂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与实地调查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合作的空间模式,解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与驱动机制,为集群创新网络构建与优化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2 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物流业运行波动性加大。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及商贸物流协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制度环境,推动商贸物流实现平稳增长,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