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新民说·清代习惯法
    •   ( 735 条评论 )
    • 梁治平新民说出品 /2020-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 范式 意义的著作。作者依据清代官府档案、民间契约和民国初期的司法调查等第yi手材料,对清代习惯法进行了迄今为止zui为系统的探究。其讨论的范围,由清代习惯法的渊源、背景、流变,和习惯法的性质、形态、功用,到清代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直至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习惯法研究在社会理论上的意义。这一研究旨在反映清代习惯法所在社会的社会形态和权力结构,以关照现今在法律实践上的问题。无论是从材料上,还是从内容上,该书都堪称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典范。

    • ¥15.9 ¥45 折扣:3.5折
    • 民国司法志
    •   ( 422 条评论 )
    • 汪楫宝 著 /2013-08-01/ 商务印书馆
    • 汪楫宝编著的《民国司法志》是一部概要介绍民国司法制度历史的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国民政府逐渐形成以司法院为核心,以司法行政、司法裁判、行政诉讼、公务员惩戒、监狱建设为重点司法制度功能的制度体系。本书以此为背景,以组织、法典、法权、法官、律师、民刑事务、监狱事务行政诉讼、公务员惩戒、其他如司法经费、司法会议、司法复员为主要内容,系统地考察了民国司法制度的沿革经过。

    • ¥19 ¥26 折扣:7.3折
    • 法制史话(中国史话)
    •   ( 199 条评论 )
    • 李力 著 /2011-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6世纪,西方传教士的接踵而至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然而,直至清初,他们才开始把西方法律、法学带到中国。当中国传统法制遭遇西方文明,中国近代法制又有怎样的发展呢?《法制史话》从清初国际法的传人开始,到中西法律的磨合,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以丰富的史料,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法学的引入对中国法制传统的影响,以及中国近现代法制的发展历程。 《法制史话》的作者是李力。

    • ¥10.2 ¥15 折扣:6.8折
    • 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法史论丛(7)
    •   ( 93 条评论 )
    • 李倩 著 /2005-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民国时期的契约制度,是清末修律以来法律制度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产物。本书关注的焦点 在于该时期契约制度的各种“变化”:国家契约法是否发生了近代化的实质性变化,何时、通过 何种途径、何种方式进行近代化;民间的契约实践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变化与国家契约法的近代 化是同步,还是存在冲突;司法机关又如何解决这一冲突……通过对传统与近代、国家法与民间 实践等方面的考察。描述出中国近代民法发展的一个侧面。

    • ¥14.6 ¥20 折扣:7.3折
    • 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1901-1949)
    •   ( 94 条评论 )
    • 曹全来著 /2012-08-01/ 商务印书馆
    • 曹全来所著的《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是部以六法为线索、系统梳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的专著型教科书。本书按照现代法学部门法知识体系和比较法律史学方法,对发生于中国清末、*南京政府、北京政府、国民政府近半个世纪的法制变革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本书着重围绕形成于近代中国的《六法全书》法律体系所包含各部门法的立法沿革、传统特点及其发展成就等,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法律近代化的基本问题,全面回顾了近代中国在“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目标指引下法律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复杂历程。“以法律的眼光对待法律问题”的学术立场和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法史学方法,是本书两个鲜明的特点。《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资料详实,体系严整,方法新颖,视角独特,是近年来我国法律史学界对中国近代法制史和法

    • ¥18.9 ¥42 折扣:4.5折
    • 新路集(第四集) 第四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   ( 9 条评论 )
    • 陈煜 主编 /2014-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煜主编的《新路集--第四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第4集)》的出版初衷一如既往,即弘扬中华法文化,培养法律史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推陈出新,鼓励年轻学者学术研究的独创性和思想性。本书共辑录了全国多所高校十七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的*学术创作,文章的价值也已得到法律史学界各位资深学者的肯定,虽然不是毫无瑕疵,但是却是未来学术之星的起点。

    • ¥17.6 ¥39 折扣:4.5折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   ( 68 条评论 )
    • 牟文鹏 /2021-03-01/ 北京人民出版社
    • 五四宪法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部正式宪法,尽管已颁布65年且已失去法律效力,但 五四宪法 精神永存。 五四宪法 的制定过程、所规定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所构建的国家政治制度框架等,都为以后的中国宪法所继承。 五四宪法 不仅奠定了新中国的法律基石,对新中国的政治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蕴意,浸透着开国领袖宏伟的治国理想和信念。本书沿着历史脉络,以史为据、史论结合,考察了 五四宪法 由提出、准备、审议、通过、实施的过程,再现了 五四宪法 诞生的全景象。

    • ¥18 ¥36 折扣:5折
    • 民国司法志 汪楫宝
    •   ( 3 条评论 )
    • 汪楫宝 /2013-08-01/ 商务印书馆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国民政府逐渐形成以司法院为核心,以司法行政、司法裁判、行政诉讼、公务员惩戒、监狱建设为重点司法制度功能的制度体系。本书以此为背景,以组织、法典、法权、法官、律师、民刑事务、监狱事务行政诉讼、公务员惩戒、其他如司法经费、司法会议、司法复员为主要内容,系统地考察了民国司法制度的沿革经过。

    • ¥18.4 ¥26 折扣:7.1折
    • 法律发达史
    •   ( 73 条评论 )
    • (美)莫里斯 著,王学文 译,姚秀兰蒋辰王鹏飞 点校 /2014-12-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法律发达史(第二版)》共分十章,以古代东方国家——以色列、巴比伦、腓列基、埃及、印度、古希腊、罗马以及西欧中世纪诸国的社会发展为线索,概述了人类法的早期发展形态,以及中世纪西欧诸国的法律发展状况,尤其是罗马民法与教会法、条顿族普通法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罗马民法的演变及与英美普通法的关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冲突与融合等,从而论证法律的起源、性质及与自然法的关系。著者同时指出,要借鉴历史的经验,必须注重历史的研究。

    • ¥18.9 ¥42 折扣:4.5折
    • 中国法律文化论集(211工程项目丛书)(法律史中心)
    •   ( 36 条评论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编 /2007-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这本文集收录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专职与兼耽(本校)研究人员发表的论著37篇。从时间上看起自1980年,迄至2006年。虽然作者关注的热点不同,涉猎的方面和切入的角度也有异,但都围绕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法文化,这是法史学人的天职。为了展示学术发展的真实进程,所录文章除个别错字改正外,不做改动。 中国政法大学从1990年起,便招收中国法文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我在1991年3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简谈中国法律文化》一文提出:“要从浩瀚的法律文化资料中吸取精华,为当前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如果说十六年前中国法文化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蓓蕾阶段,那么今天已经是万紫千红的春深花圃,中青年学者迅速成熟起来,成为中国法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 有着四千余年法制文明悠久历史的中国,遗留下来

    • ¥18.9 ¥42 折扣:4.5折
    •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人民法学文存
    •   ( 46 条评论 )
    • 崔永东 著 /2012-06-01/ 人民出版社
    • 崔永东所著的《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司法思想史的基础理论著作。全书以时间为序。大跨度地考察了从周秦时期、汉代、唐代到宋明时期的司法思想,对其所反映的深层次司法理念进行了总结。并对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优秀内容进行了揭示与分析。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是一个包括司法思想与司法制度在内的文化系统。其中司法思想是其深层结构。《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从司法的理论根据、司法的地位与作用、司法的价值与目标、司法的基本要素及司法道德等方面对各家各派的司法思想进行研究,注重考察司法制度背后的司法思想。张晋藩先生在本书序中评价说:“任何一门新学科的构建都离不开对传统资源的利用,也离不开从历史上追根溯源的工作.因为历史与传统是学科构建的材料和‘源头活水’。作者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故

    • ¥17.6 ¥39 折扣:4.5折
    • 清代中国西部宗教立法研究
    •   ( 36 条评论 )
    • 田庆锋 著 /2014-12-01/ 人民出版社
    • 宗教立法是国家有关宗教的政策与法律规范的统称。本书以跨学科的方法,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清代中国中央政府西部宗教立法的基本原则、法律形式、立法进程,及其对宗教行为、宗教财产的法律调整等问题。有清二百余年,中国中央政府以解决西部政治统一与民族问题为根本目的,逐渐确立起维护国家政治统一、因势利导和循序渐进的三个基本指导原则和丰富的法律形式。对藏传佛教的立法主要以重要政治事件为契机而逐渐展开,形成了以《喇嘛事例》为标志和中心的较为完善的核心法律规范体系,确立起喇嘛敕封、喇嘛朝贡、喇嘛僧官等系列管理制度;对伊斯兰教的立法在乾隆四十六年之前,以其谕旨为主要法律形式,以习惯法为重要补充;之后,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形式。总之,清代西部宗教立法以维护国家统一和西部地区政治稳定为首要原则,以藏传

    • ¥17.9 ¥39.8 折扣:4.5折
    • 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1903-1910)
    •   ( 67 条评论 )
    • 王兰萍 著 /2006-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清末著作权法是中国著作权法史的里程碑。它承古代著作权法律文化之源流,开近代著作权法之先河,为民国著作权法乃至新中国著作权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特殊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为近代著作权法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表现为从特许主义向权利主义过渡。 本书以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为主题,集中探讨了1903-1910年清末著作权法的理论与实践。对著作权的词源、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著作权法文化与近代著作权法的肇始,以及清末著作权法的输入、清末著作权立法、《大清著作权律》对外国法的移植、清末著作权法的实施、清末著作权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书视角独具,对史料的挖掘较为深入,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著作权法史的力作。

    • ¥19.7 ¥27 折扣:7.3折
    • 帝国之鞭与寡头之链:上海会审公廨权力关系变迁研究
    •   ( 73 条评论 )
    • 杨湘钧 著 /2006-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上海公共会审公廨生成于十九世纪上海租界,主要职责是裁判租界华民民、刑案件。由于渗入"外国人会同审理"的重大变因,使得这个原应属传统中国衙门的机关,被迫成为两种不同法律文化交战与融合的场域。本文跳脱传统殖民压迫窠臼,从地理、人文、法律文化等层面,探究会审公廨的生成背景,及其与上海租界迈向现代化都市过程的互动关系,并以会审公廨为载体,观察通过会审公廨呈现的华洋政体权力的变迁以及华洋政体与租界华民间权力关系的变迁。 从会审公廨的经验中,可以获得有关社会控制的重要启示:每个社会的社会控制思维与模式都有其意义,并且与彼时会情状相互呼应,其权力基础不见得就来自法规范。在追求法治的当代社会,这些隐匿于法律外的权力,更是不可忽视的面向,也更需省思其利弊得失。

    • ¥18.3 ¥25 折扣:7.3折
    • 唐律新探(第四版)
    •   ( 271 条评论 )
    • 王立民 著 /2010-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唐律集我国唐前立法之大成,开唐后立法之先河,是我国古代法的缩影本。掌握了它,便可知晓我国古代法之大概。唐律又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对东亚一些国家的立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掌握了它,又可了解这些国家立法的一些侧面。本书从法律思想、法典结构、具体内容、与唐后及国外法典的比较等各种角度,探索了唐律,给人以一种崭新的视野。它不仅是学习和研究法学,特别是法律史学的常备专著,还是学习‘和研究唐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不可多得的参考著作。

    • ¥19 ¥26 折扣:7.3折
    • 中国法制史备考与拓展
    •   ( 26 条评论 )
    • 周东平 主编 /2010-0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法律专业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六种: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只要确实掌握以上六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轻松面对法律专业考试不在话下。 本书针对法律专业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及相应的答题技巧,帮助读者掌握法律专业考试的答题技巧,拓展法律学术视野。

    • ¥13.1 ¥18 折扣:7.3折
    • 中囯古代訴訟制度研究
    •   ( 38 条评论 )
    • (日)籾山明 著,李力 译 /2009-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为日本“新生代”秦汉法制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研究》作者籾山明秉承了京都学派的学术传统,擅长以考据的方法,整理、解读、运用新出秦汉法制史料,视野开阔,且多有新见,在日本学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 ¥18 ¥36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
    •   ( 83 条评论 )
    • 张勤 著 /2012-08-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由张勤所著,本书依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珍贵司法档案,以奉天省为例探讨二十世纪前三十年民事司法领域所发生的变革。对这些变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法院组织、民事程序、法律职业、实体法、基层调解等领域。奉天是清末“新政”期间少数首先推行近代司法改革的省份之一,民国初期在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统治下,司法改革继续被推行开来。这种军阀政治中所包容的司法改革以及所体现的法律现代性,是各种力量和势力不断碰撞、博弈的结果,这些力量和势力包括了地方精英、民族主义、共和思想等等。《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的主要研究发现有:一是法院系统和调解机制的官僚化趋势;二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形式化;三是习惯在司法实践中被“发现”和现代化;四是在离婚诉讼领域,男女

    • ¥17.6 ¥39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