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是卡夫卡*为著名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约瑟夫 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不知自己犯了什么罪,却从此陷入无休无止的官司之中。他寻求各种帮助,但所有试图 帮助 他的人,不是将他引向自由,而是为了控制他教他顺从权威。*终,在一个黑夜里他被带走,并秘密处死
·这是一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 ·这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融审判实践与理论思考为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解为九步形成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使审判活动成为一门裁判艺术。 ·通过它,您将了解法官的思维模式和办案思路;通过它,您会发现法官的智慧和法律的魅力。 ·本书对于法律从业人员培养法律思维方法和提高法律适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对于律师办案、法官审案具有实际的操作指引作用。
正如一切整数都是素数之积、一切物质皆由元素组成,任何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同样可化约为八个概念:权利与义务、特权与无权利、权力与责任、豁免与无权力两两相反而又两两相关,扮演着 法律的最小公分母 。当表达上述概念的术语不再一词多义、一语双关时,传统法律理论中的对人权与对物权便不复泾渭分明,普通法与衡平法也难称井河不犯。霍菲尔德精湛的概念分析其不仅影响了凯尔森、哈特等理论大家,还为美国的 法律重述 活动打上了浓厚的术语底色。霍菲尔德的概念理论具有 元理论 性质,现代经济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哲学也经常将其作为有力的分析工具。
全书约25万字,共七章:未成年人司法概述、涉罪未成年人的实体处遇、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未成年人强制亲职教育制度,以及附录:《联合国少年司法*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
《减刑假释程序研究》一书是孙琳修订其博士学位论文而写成的。本书从减刑假释程序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分析了减刑假释程序的双重价值和正当性要求,抽象出减刑假释程序的模式,并以比较法的视角透视了程序主体、权利保障和运作规程等各个要素和方面。立足本土资源通过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提出重构我国减刑假释程序的总体设想和具体思路。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广博,生物遗传资源极其丰富,是种质遗传资源大国。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热点领域。种业科技是农业经济竞争的核心,更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种业是科技含量极高的产业,不仅形成了现代生物科技育种的全新模式,更属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领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究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变革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供给需要的回应。 br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为我国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促进种业科技发展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基。一方面,种业科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较低。在此条件下要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本书主要内容对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少年司法制度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应对少年罪错(包括身份罪和违反刑法的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各国法律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对于少年司法制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书即对少年司法的一些基本的核心概念,例如罪错、保护处分、保护程序、分流(转处)、舍弃管辖、少年司法组织、少年司法法等展开较为细致的探讨。 这有助于正确认识国外的少年司法制度,有助于我国少年立法工作的进行,也有助于构建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
导论1 br 第一章 预算的一般理论6 br 第一节 现代预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6 br 一、国外现代预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6 br 二、我国现代预算制度沿革7 br 第二节 预算的相关概念10 br 一、 预算国家 与 国家预算 10 br 二、 国家预算 政府预算 与 公共预算 11 br 三、作为《预算法》规范对象的预算概念17 br 第三节 预算原则17 br 一、西方经典预算原则18 br 二、我国的预算原则21 br 第二章 宪法民主原则与预算的关系27 br 第一节 我国宪法中的民主原则27 br 一、民主原则的宪法依据27 br 二、民主原则的实现方式28 br 第二节 财政民主与预算活动30 br 第三章 预算权的配置34 br 第一节 人大和政府的预算职权34 br 第二节 党政机构合并改革后的预算职权43 br 一、党政机构改革的背景43 br 二、机构合并背景下预算制度面临的挑战45 br 三、党政合并后新机构的经费来源及新任务的公共性46 br 四、
本书共包括9章,分别为量刑建议的界定、我国开展量刑建议试点的分析、当前影响量刑建议开展的主要问题、量刑建议的依据分析、量刑建议的原则、量刑建议的条件、量刑建议的提出、出庭支持量刑建议,以及量刑建议的搞诉和救济。
为帮助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们组织编写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解读》一书。本书以《意见》各条文为据,主要从条文内容、拓展解读、相关规范、地方与部门有关规定等多个层次对《意见》进行阐释,引导规范有关地方和部门开展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
本书从监狱安全防范系统的发展谈起,提出了监狱智能化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概念,介绍了监狱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监狱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的应用。*后,结合参与全国*个《监狱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DB37/T 2640-2014)山东地方标准制定,对监狱安全防范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论述。
《转型期诉讼法学创新文库(8):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会支持机制研究》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进行了整体性概览,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发展历史、理念基础和原则体系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搭建起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并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五项特殊司法制度:非羁押强制措施、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社会调查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进行了专题研究。
针对我国近些年来的司法弊病,我国现在的司法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调整,然而,这些制度设计本身亦存在难以解决之矛盾。本书结合我国现阶段司法改革的实际情况,以 法官员额制 、 法官司法责任制 以及 证据制度改革 等为切入点对司法改革制度设计的悖论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司法改革的基本向度,即司法相对独立、法官的职业化或者专业化以及防止司法权的地方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