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宪制政府》是美国前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的经典名篇,源于1907年威尔逊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一系列讲座,被认为是现代美国政治科学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作品之一。威尔逊写作《美国宪制政府》的初衷,是开启民智,向广大民众讲述关于宪法和国家基本架构的知识,包括各州与联邦的关系,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的分工、制衡与协作,行政权力在宪法框架内的运作方式,司法部门维护民众权利的职能等。威尔逊对造成建国者理论与现代实践断裂的原因提供了哲学式的解读,并对建国者的缺陷提供了一种 威尔逊式的解决途径 。 《美国宪制政府》面世距今逾百年,已牢牢奠立法科经典之名。
肖蔚云教授作为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在《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中对八二宪法起草的背景、主要经验、重大问题和各条文的具体讨论,做了最为精准而又精炼的记录,并进行了学理概括。《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是理解和解释八二宪法制宪原意的最重要的文献依据,是理解我国宪法的重要著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宪法全面实施,特别是推进宪法解释和合宪性审查。宪法实施,必须以对宪法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而《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是对宪法做历史解释的基本参考资料。同时,《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具有极强的学科开创意义,对建构中国宪法学的自主话语体系也具有基础作用。 《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曾于1986年由我社出版(统一书号:6209 73),因年代久远,年轻学者多未睹真容,而以复印本和扫描本传播,如能重排出版,必为学
为了更好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2021年10月,我们根据《现行有效法律目录》(截至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闭幕)组织出版了《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学习汇编》。 此次修订,我们根据2023年3月15日公布的《现行有效法律目录》(截至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更新。 本书专门设置了分类目录,按 国家机构 立法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行政区 其他 等几大版块将宪法相关法进行了分类,方便读者进行检索与学习。
宪法学是我国法学理论体系中比较成熟的学科,但受到我国现行宪法体制和宪法实践的影响,我国的宪法学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始终无法摆脱宪法条文诠释的束缚,关于宪法现象自身的原理性构造很不成熟。近十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比较宪法学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宪法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改造,对于一些与宪法现象相关的基本问题以及宪法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问题都开展了很好的探索,形成了宪法学理论体系的新特点,特别是对宪法制度、宪法行为、宪法程序、宪法责任、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等等问题,在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推动现行宪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学术建议,本书将详细介绍近十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的*动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管理基本理论、道路交通管理过程、道路交通管理法制建设、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道路交通管理队伍建设、道路交通管理科技保障等。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五章,内容包括: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问题的基础理论、国企高管薪酬决定权分配的法律问题、国企高管薪酬标准及设计问题、国企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问题、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不当的司法介入问题。
本书共分为17章,全面详细阐述了宪法的概念、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变迁、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基本权利原理、平等权与政治权利、个人自由权、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的一般原理、选举制度、中央、地方
李林、翟国强编著的《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研究报告(2015)》认为,健全和完善我国宪法实施监督制度,既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民主制度模式,也不能照搬照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政民主体制,而要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宪法学案例研习》每一主题包括“经典案例”和“拓展案例”,其中“经典案例”部分多择取国外的经典成案,通过对外国违宪审查机关判决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宪法原理;而在“拓展
本书系担任联邦调查局探员长达25年的犯罪心理专家约翰?道格拉斯撰写的破案记录。他采用犯罪心理侧写的方式走入受害者和犯罪者的内心,设身处地第探究他们的生活。想象专家是受害者,从他们的心理反推凶手的性格,并试图理解其作案动机及手法,串联起犯罪现场的线索。除了践行正义,他还要和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影响作斗争,面对这么多的凶案,不免要对他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带来影响。这本书是他和这些不良心理斗争过程的记录,也包含着对公理的坚持和探索。
本书考察公共利益的概念、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的内容, 讨论公共利益与知识产权法的历史的关系, 以及公共利益与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理论的关系, 探索知识产权法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促进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 以回应知识产权法的基础问题和热点问题。
本书分7章论述了关于大数据的基本认知、宪法援引案件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宪法援引实践的多维度检视、释法说理与援引、宪法援引及其规范化、宪法援引与宪法解释制度、宪法援引与宪法实施。其中第一章是对于本书研究所使用的技术 大数据 的介绍,第二至四章则是对于检索、整理后的数据,从不同维度、类别加以分析,从而引出最后三章的内容,即规范化的宪法援引对于宪法解释、宪法实施的实际价值,更进一步讲,有助于巩固共同认识、现代化国家建构。
本书各章结构安排如下:除绪论外,正文部分包括六章,外加结语。其中,第一、二章是对影响性诉讼案件中环境因素及司法场域的客观描述,第三、四章对环境因素作用于司法运行系统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第五、六章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界定环境因素作用于司法运行系统的限度。 章描述影响性诉讼案件环境因素的构成,第二章呈现环境因素介入影响性诉讼案件后司法场域的面貌,第三章对环境因素作用于司法运行系统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第四章揭示环境因素作用于司法运行系统的内在逻辑,第五章探讨环境因素作用于司法运行系统的负面效果,第六章处理司法运行系统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协调关系。
本书共收集31篇文章,分“征途篇”、“开拓篇”、“耕耘篇”、“收获篇”和“分享篇”,主要以回忆司法部犯罪研究所建所30周年为主,通过突出不同阶段的重大事件和工作成果,展现了研究所的发展脉络。
本书以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的流程为导向,采用模块化方式组织内容,对电子商务法概述、电子合同、金融服务及电子支付法律法规、物流与供应链法律法规、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电子商务纠纷解决、电子商务财税法律法规以及电子商务治理和监管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每章还设有学习目标、本章重点、导入案例、知识拓展、关键术语、基本知识与原理、思考与练习等环节,以方便读者检查学习效果,把握学习进度。 本书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教学解决方案,针对性强,通用性好,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经济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制定过四部宪法,第一部为1954年颁布;第二部为1975年颁布;第三部为1978年颁布,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对这部宪法进行了修改;现行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 本汇编含有宪法文本、社论、修订说明等内容。
全书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主线,编排收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及文件,并对优选人民法院、优选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领域典型案例进行整理收录。 内容全面,方便实用: 组织公安部、优选人民检察院、优选人民法院反诈专家,筛选收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及文件。 为方便读者理解、应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常用法律法规,选取收录优选人民法院、优选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领域典型案例。 分类编排,突出重点: 着重对法律文件中与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密切相关的条文进行节录。 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精神,对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及文件分类编排。 所收录《刑法》条文附有“条文主旨”,方便读者根据需要迅速找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