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规制的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研究》共分六个章节,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适用于互联网规制中,并探寻以下问题:互联网规制是否构成贸易障碍;互联网规制构成何种贸易障碍;成员方是否可以援引例外条款对其互联网规制措施进行正当化。
本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对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理论和实践展开系统研究。在深入分析网络言论自由的基本特点、积极作用、失范类型和危害后果以及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深刻阐释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理论范畴(虚拟与现实、自由与秩序、包容与引导)、宪法界限(公共利益、人格利益)和基本原则(保障与限制相结合,预防与惩罚相结合,法律规制与社会自治、技术规范相结合),最后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维度系统构建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为创造一个既有利于人们充分行使网络言论自由权利也有利于共同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的双赢局面,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虚拟经济是指交易品本身没有价值、不参与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而通过交易可获得价值增减的经济运行方式,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债券交易)、期货买卖及新兴金融衍生品交易等。立法后评估是一种旨在评估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实际影响,评估社会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并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评价法律制度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深入探究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制度的运行现状,本书稿拟借助立法后评估方法针对我国现有的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制度展开评估,以期总结我国在虚拟经济安全运行方面的“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本书的论证思路依照立法后评估的内在逻辑展开,具体为“评估的参照”“评估的框架”“评估的准备”“评估的展开”“评估后的展望”五个部分。
《P2P网络借贷纠纷案例裁判实务与述评》从近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千个案例中逐一研判分析汇总,精心选取了71个典型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提取出本案的法律要点,以提示读者注意和思考,并把所有案例的裁判文书原文登出,便于读者了解案情全貌。《P2P网络借贷纠纷案例裁判实务与述评》内容广泛、案例翔实、代表性强,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受理与管辖”“合同效力”“网络借贷事实”“民事法律关系”“债权转让”“利息与费用”以及“刑事责任”,涵盖了P2P网络借贷纠纷进入司法实务处理的全过程。每个部分集中列举了典型案例之后,专门撰写了“述评”部分,对所涉及的案例进行穿插式的分析讲解,提出了解决现实中P2P网络借贷纠纷的倾向性意见。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部分,考察隐私权的基本概念、特征、侵权构成、分类及原因等。第二部分,探讨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法理基础。第三部分,考察域外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的现状并分析利弊。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借鉴了国外有益经验和理论,分别从行政法层面、民法层面、刑法层面、行业自律层面,对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进行利弊分析,指出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本书主要创新表现在:对国外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相关法律规范、司法判例和行业自律准则作了系统的考察、梳理、比较和分析。本书由张鸿霞,郑宁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