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德国法学家拉伦茨1966年在柏林法学会所做的演讲。这是一篇驳论,它所反驳的是另一位德国法学家基尔希曼于1847年同样是在柏林法学会做的著名演讲《作为科学的法学的无价值性》。拉伦茨在本演讲中认为:法学对于法律实践而言不可或缺,同时法学也依赖于法律实践。他从解释法律、发展法律的角度对法学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了论述;同时指出,法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实在法,还包括法律所调整的各种生活关系,而这种研究对于立法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部分,介绍专利审查意见的基本内容,以及专利代理师答复工作的 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就审查意见中常见意见类型、引用法条进行分析,每一节由 针对理由、应对策略和案例解析3 个部分组成,其中,针对理由是指《审查 意见通知书》中,针对《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哪一条哪一款,可 能驳回本申请。应对策略是笔者根据自身经验,结合行业前辈的指点,总 结出的可能有用的方法。案例解析则是通过介绍真实案例,便于大家理解 相应兵法该如何使用,从而可以借助本书的阐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在 今后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形成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独特答复思路。 第三部分,就审查意见中关于创造性问题的内容进行展开,创造性问题 是发明专利申请常会遇到的驳回理由,由于创造性问题的应对策略较多,为 了充分向大家介绍
《天下 修行:生命的证悟》主要是印度文豪泰戈尔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集,实质上是泰戈尔向西方人介绍印度古文明与文化的文集,归根到底是泰戈尔在国内外讲学时阐述的以《奥义书》为主要来源的思想观点汇聚。泰戈尔在这本书中,以印度独特的宗教精神和思想观念为基石,展开他关于亲证人生的深刻思索。《天下 修行:生命的证悟》有八篇正文,正文部分分别探讨了个体与宇宙关系、灵魂意识、恶、自我、爱、行动与亲证、美和无限的问题,系统的论述了泰戈尔的人生观、世界观、宗教观。泰戈尔用诗一般的语言来阐释一个个高深莫测的哲学话题,也是他本人对灵魂的体验及对生命的证悟,附录部分是泰戈尔生平年表。
《科学识别 谎言 :心理测试技术广角》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篇,分两编介绍心理测试技术的概述与要素。中篇实训篇,分两编介绍心理测试技术的实战与训练。下篇研究篇,分别从心理测试技术的称谓变化、法律问题、拓展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莱因哈德 齐默曼编著的《德国新债法:历史与比较的视角》是对德国新债法的权威评述;同时也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对立法改革进行了分析。本书试图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分析德国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参照物是《欧洲合同法原则》,该原则是对欧洲合同法之真正核心的学术阐释。进而,该原则还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联系密切;实际上,《欧洲合同法原则》的前两部分中,至少有132个条文是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为模板的。
本书梳理出州市域各级各类党组织依规治党履行的主体责任,在依规治党具体化、实践化的问题上作出新探索,是研究党内法规执行机制的实践和创新,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该书不仅回应了党内法规怎么在基层落地的问题,也回应了党内法规在基层实践过程中怎样结合本地实际有所创新的问题,这既是党建工作的纵向深入,又是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更是地方基层党组织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向纵深推进的有益探索。 本书明确执行的中央党内法规按照执行主体的类别分为八个方面:一是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组等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普遍执行的中央党内法规;二是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
编纂环境法典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立法领域的新实践,无论采取哪种立法模式,法律条文所蕴含的法律意义得到实现是法律的生命所在。对当前我国现行的环境资源法律的效能做出评估,尤其是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法律制度的效果做出评价,分析其效能产生的机制,对影响效能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这些效能的系统方案尤其是立法方面的方案,是论证如何编纂环境法典的重要依据。本书包括绪论、 环境监督管理制度、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制度、财产性环境行政处罚、非财产性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行政处罚相关制度、环境民事司法、环境行政司法、环境刑事司法等内容。
一、针对我国现行立法中所指的"刑事预审"与域外所称的"刑事预审"在概念上并不一致的问题,本书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各方观点的基础上,对刑事预审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 二、厘清了刑事预审、刑事预审程序和刑事预审制度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并指出三者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相辅相成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必须依法准确适用。 三、明确指出刑事预审制度不仅是一种司法审查制度,而且应当是一种程序性司法审查制度。 四、在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域外司法令状制度适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步走"的方式设计了我国刑事预审制度的阶段性改革方案。 五、提出了重构我国刑事预审制度的整体方案,即建立一个由预审法官主导并具备程序性司法审查功能的刑事预审制度。
当下的我国,休息权制度失灵带来的社会问题越发突出。 996工作制 盛行、 过劳死 事件频发,令人不禁感叹: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休息权制度的失灵--人们日益增长的自由时间需要与社会时间不规范不公平的分配之间的矛盾--正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正因如此,对休息权展开系统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突出的紧迫性。本书正是针对这一社会问题,从工时博弈的角度进行法理分析的著作,对解决我国当前社会时间分配不规范、不公平的问题具有学术价值。
《解词说法:机关工作词义考》是一本考察机关工作中常见用语之内涵的著作。作者从事中央层面立法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十余年,在实践工作中发现了不少值得加强阐释、深化研究的问题,并以 财政供养人员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规划 批示 备案 约谈 责令 取缔 机关与机构 审查与审核 督察与督察 等党政机关日常工作实践和法律法规条文中的关键语词为主题,从行政法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形成三十余篇文章,并按照主题分为组织人员、法律政策、行为性质、词义辨析四个部分,内容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建设各环节。
为 限度满足广大群众对继承相关法律问题的需求,有效提升公民法治意识与法治理念,让公民了解如何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合法合理的办理继承相关问题,北京市第二 组织干警,以常见的劳动合同纠纷与相关法律问题为主线,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呈现基本的法律规定与法院处理案件的具体规则,同时拓展知识点普及 多的法律常识, 终通过全体写作干警的辛勤付出完成了本书,希望能够为所有读到本书的人提供有效的法律信息,解答读者的疑惑。 全书共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效力、履行和变 、解除和终止、劳动派遣及社会保险纠纷解决,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合同纠纷 大部分类型,按照案情介绍、法理分析、知识拓展、普法提示四个层面,由生活现象的具象到法律关系的抽离、再到相关法律规定的剖析, 进行法律提示, 、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靠前贸易领域很重要的靠前组织,拥有164个成员,而wto的争议解决机制又是其很成功的职能,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本书作者张月姣是wto上诉机构首位中国籍、法官,其在wto上诉机构任期两届八年多。张月姣著的亲历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中国首位上诉机构张月姣法官判例集)中,作者结合其长期对wto相关法律和争议解决机制的研究以及在上诉机构办案的经验体会,对wto法以及争议解决的程序和法律问题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全面介绍wto争议解决的程序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中篇汇了作者直接审议或担任的十七个上诉案件,作者在严格遵守上诉机构成员行为守则的前提下对案件做了的法律评析;下篇中作者结合wto案例,分析了wto法与其他靠前法和靠前法的关系、wto的主要法律规定等问题,其中对审议标准、举证
全书分为法治宣传、法治创建两个部分,分别收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案例25个、普法基地建设案例17个。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拓展各地税务机关开展税收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思路,不断涌现出 多形式新、内容实、效果好的法治宣传教育案例,进一步增强税收法治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推动全社会税法遵从度不断提升。
2019年,中共上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仲裁管理提高仲裁公信力加快打造面向 的亚太仲裁中心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上海要“着力加强仲裁制度的创新供给,着力加大仲裁专业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仲裁行业 化水平”,以此加快推进仲裁工作改革发展,加快建设亚太仲裁中心。可以说,“ 化”是上海仲裁的一个关键词,而上海仲裁业的发展亦是研究中国仲裁的一个极好的样本。鉴于当前的 形势,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与智合研究院针对中国、上海仲裁市场的发展展开了调研,形成了该份蓝皮书。《仲裁蓝皮书》着眼于中国仲裁业的发展脉络以及上海仲裁业的未来,共分为四个章节。 章为中国仲裁制度的历史沿革。在这一章,作者梳理了中国仲裁业发展的历史与脉络。从20世纪50年代到1994年,是中国仲裁业的破冰萌芽期,随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