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明确了双重劳动关系、派遣、指派、转包和挂靠关系等五类比较特殊的工伤保险责任主体的责任分担。(2)细化了工伤认定中的“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外出期间”以及“上下班途中”等问题。(3)明确了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的三种处理方式。
本书以第三级和第四级案由为基准,对每一个民事案由都从释义、理解与适用、相关规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14年)》包括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颁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内容详细全面。《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14年)》已经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公诉疑案研究》面对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案件事实,公诉人必须运用法律思维进行仔细的审查和反复的推敲,并运用法律的原理拨开迷雾,寻找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的对接点,进而对案件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
收录26个涉环境资源典型案例,涵盖刑事、民事、执行、多个领域,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体例清晰,观点突出,论证充分,语言通俗易懂,较好地兼顾了理论与实践、专业与普及之间的平衡,为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为基层干部群众执法,守法提供了正确的指引。
本书介绍了都灵的裹尸布、拿破仑·波拿巴的死亡、肯尼迪总统遇刺等一系列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疑案,对这些案件一直未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科学结论,其中一些至今仍然未能视为最终结案。作者列举了这些案件中各种相互矛盾的医学和科学证据,并揭示人们是如何使用或者错误使用这些证据并导致法院判决结果的。这些案件表朗,在疑难案件的侦破方面,即使是效的刑事证据实验室和司法鉴定也可能无法做得使所有人完全满意。本书就像一本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一样充满悬念,吸引读者不断作出各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