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挂图共8张,除首页单独介绍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外,其他7张分别根据民法典各编制作,包含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挂图精选民法典新修订的内容和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以法条为指引,配以生动的插图和精炼、通俗的普法讲堂,帮助老百姓迅速了解和掌握属于自己的民法典。
《中国民法总论(席志国民商法系列著作)》从“何为法律”导入,力求理清民法的理论脉络,解释制度体系以哲思,而达成史尚宽先生“明其表里精粗,知其原委常度”的要求。全书注重体系层次结构和理论分析,对不同理论探本溯源、考证比较,秉持学术批判与评价态度,注意探求制度设计之合理性,并在反思和质疑中予以创新。
在《吉尔伯特信托法》中,作者深入浅出地为读者阐述了信托法的原理与判例法,并结合《信托法重述》与《统一信托法》的发展,阐述了信托法在美国的实践与演进。《吉尔伯特信托法》的内容则囊括了信托法所有的基本问题:信托的设立;受益人权益的转让;慈善信托;受托人的义务、权力与责任;委托人的变更与撤销权;受托人、受益人或者法院的变更与终止权;推定信托与归复信托等。
本书肇始于梁老师在《中外法学》今年期发表的“当前关于民法典起草的三条思路”一文,其中分析了作者的民法典设计方案,读了以后,有感要发,于是写了一个长篇的评论,力图揭示作者刚刚发现的起草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的根本分歧:人文主义与物文主义的对立。作者感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引发民法典论战的很好的端口,而这种论战在编纂民法典的国家多有发生,中国尚缺这一节目,也许这会对未来中国民法典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作者想模仿蒂堡的路子,直接以单行本的形式推出作者的评论文章:“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人文主义对物文主义”,以等待中国的萨维尼写出其反击文章。在法律出版界,作者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最熟,尤其与李传敢社长和丁小宣主任有患难之交,这一需要诸多解释的项目只能找他们支持,他们很快就给了作者这种支持。
物权法是调整物的归属与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在保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艰辛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终于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得到了通过,这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和民事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物权法用益物权编》结合作者多年来学习和研究物权法的心得,在认真研读物权法的基础上,集中时间完成。既是作者研究物权法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也是学习物权法的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