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挂图共8张,除首页单独介绍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外,其他7张分别根据民法典各编制作,包含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挂图精选民法典新修订的内容和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以法条为指引,配以生动的插图和精炼、通俗的普法讲堂,帮助老百姓迅速了解和掌握属于自己的民法典。
《中国民法总论(席志国民商法系列著作)》从“何为法律”导入,力求理清民法的理论脉络,解释制度体系以哲思,而达成史尚宽先生“明其表里精粗,知其原委常度”的要求。全书注重体系层次结构和理论分析,对不同理论探本溯源、考证比较,秉持学术批判与评价态度,注意探求制度设计之合理性,并在反思和质疑中予以创新。
本书是我国已故著名民法学家谢怀栻生前关于民法总则的相关论述及立法建议,书中所收论文多为谢老生前颇有影响的著述,经北大法学院张谷老师按照我国民法总则的体系加以编排,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民法总则方面的心得。其中涉及民法的法源论和方法论问题,并对民事权利体系、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时效等提出了颇具影响的,有些甚至当今看来都具前瞻性的理论观点,对当前的民法学研究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部集法学、史学、文学于一体的作品。在这部书中法学家们看到的是制度与习惯,史学家们看到的是沿革与变迁,而文学家们看到的是离合与悲欢。作者正是沿着浙江西部山区调查的路线,描述了他所见到的那些被我们冷落了的真实。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直观的描述,优美的文字,以及充满了对今日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让我们体验了一次别样的真实。
侵权行为法是否要独立以及独立成什么,这是我国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侵权行为法自身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前提。归根到底,就是如何看待侵权行为法在民事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如果说,19世纪的侵权行为法是顶着过错责任的光环的话,20世纪的侵权行为法就是在危机笼罩下走过的。21世纪的侵权行为法如果不变革,不能适应新的社会问题,就会被其他制度逐步蚕食而走向消亡。 法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早期的法律是以法律责任的形式表现的,这种表现为法律责任的法律实际上就是侵权行为法。罗马法上公犯私犯的区分过程,就是侵权行为同犯罪逐渐分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公犯私犯的范围不断交替着变化,私犯的法律后果也逐渐发生变化,其经历了从早期的复仇到罚金再到赔偿的阶段。在私犯后果发
所谓民法典的体系,是在采取法典形式时,将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民法规则或者法律条文以某种逻辑加以安排,从而形成的体系。简言之,就是将民法的各项规则有机地组合在民法典中的逻辑体系。在我国民法典编纂工程已经启动的情况下,立法者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就是应当如何构建民法典的体系。法典作为形式的成文法,其追求的是高度的体系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可以说民法典的体系的确立对民法典的制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探求民法典的体系,是由民法典自身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 对于如何构建中国民法典的体系问题,民法学界存在广泛而热烈的争论。我们认为,中国民法典的体系应当由民法总则、人格权法、亲属法、继承法、物权法、债权总则、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的一般规定、侵权行为法构成。下面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