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与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的三个专题组成。专题一研究我国政府资助科技项目完成发明创造相关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对其管理机制相关问题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专题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做好的工作。专题三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确立评价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标准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内外有影响的评价指标,提出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本可以做笔记的商标法!法条随翻随记 学霸养成常备康奈尔设计风 笔记达人福音方格手账内页 开本精巧便携
知识产权一词是从英语Intellectual Pmpeny Rights一词翻译过来的,其本意是指人们对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等依法享有的权利。相对于有形财产权而言,知识产权的产生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年的时间,但却发展迅猛,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西方国家率先建立并健全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并在世界范围内倡导构建了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体系。根据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下列各项权利: (1)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 (2)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与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有关的权利; (3)与人类努力的各个领域的发明有关的权利; (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 (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 (6)与商标、服务商标、商业名称和标志有关的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软件知识产权精要》从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知识产权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它表现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企业利润增加、个人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由于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知识产权的权益资产在全球流动,它对价值增值具有强大的倍增性,因而,近几十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冲突的一个重点,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把研究如何应用、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 次修正, 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于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令第306号公布,根据2002年12月28日《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
宋海燕的这本《中国版权新问题》主要论述了中国现行著作权法制度下一些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包括体育赛事转播的著作权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及版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中国版权新问题》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美国及欧洲部分 的著作权法法律制度及案例的比较分析,重点讨论了中国现行著作权法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立法方面的修改建议。 为方便读者阅读,附录部分收录了以下内容:中国、美国及欧盟在相关领域制定的法律法规摘编;作者组织编译的部分经典案例;以及翻译过程中整理的数字版权领域的中英文法律术语对照表。
本书借鉴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安排知识产权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教学体例,通过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尤其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和感受有关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从而达到从小树立尊重知识意识的目的。 本书在第3版基础上,根据2013年*修订的《商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本书适用于初中阶段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可供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使用,开展相关专题活动。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主编的《知识产权教育读本不错版(第四版)》借鉴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安排知识产权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教学体例,通过小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尤其是
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要素的智力经济。促进知识经济发展,鼓励发明创新,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对于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优化自主创新的法律环境,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专利审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审判工作,要求法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法学功底和良好的庭审驾驭能力,对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也要有深刻的理解。每一起专利案件的裁判,实质上是专利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在保护专利权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的结果。一些有典型意义的裁判,真实地反映了专利法官对立法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以及娴熟的法律适用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开发专利审判典型案例的研究,有助于法官总结办案经验、拓展办案思维、提升办案能力、共享办案资源,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法官的审判
本书运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的方法,结合历史与现状,勾勒出西方国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尤其是表演权组织产生与发展的脉络。从书中可以清晰地者出,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是推动著作权人及其集体管理组织的地位变化的重要因素。作者提出的许多观点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完善,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书适合对著作权感兴趣者及其研究者阅读。
本书通过循序渐进的建议、有用的案例研究和简单的图表,阐明初创企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保持竞争力、管理风险。同时,对经常依赖单一创意的初创企业,如何成功地把自己的创新推向市场,本书发挥介绍性指南的功能,为知识产权制度在这一历程中的作用提供技术路线图。此外,本书还向初创企业全面地介绍知识产权,对于任何将基于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推向市场的初创企业,以及对于任何期望详细了解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家都很有用。
埃里克·亚当斯、罗威尔·克雷格、玛莎·莱斯曼·卡兹编著的《知识产权许可策略(美国很好律师谈知识产权动态分析及如何草拟有效协议)》为如何起草有效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提供了非常不错的专业的解读。专家解释了领
埃里克·亚当斯、罗威尔·克雷格、玛莎·莱斯曼·卡兹编著的《知识产权许可策略(美国很好律师谈知识产权动态分析及如何草拟有效协议)》为如何起草有效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提供了非常不错的专业的解读。专家解释了领
全书分为三大篇:本体论、比较论和尾论。 在本体论篇的三章中,作者在历史与现状两个维度下阐述了著作权限制制度人内涵与外延、起源丐创设的及基本原则等理论问题。 在比较法论管的三章中,作者在国际公约和国内法两个层布分别对著作权保护期制度、合理法定许可使用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 尾篇“公共利益目的的回归”是对全书的概括与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