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依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8月31日对保险法等五部法律打包修改,其中对政府采购法中关于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的规定予以删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作出修改
本书分为财政法和税法两篇,共计18章。基于理论研究、财税立法的现状以及教学需要,依循经济原理 法学理论 法律制度的线索展开。前6章主要介绍财政原理与财政法总论,以及具体的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和转移支付法的理论和制度;后12章主要介绍税收原理、税法总论,以及税收体制法、税收征纳实体法和税收征纳程序法的理论和制度,具体包括课税要素理论、税权理论、征纳权义理论等理论,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等税收征纳实体法制度,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等税收征纳程序法制度,以及税收复议与税收诉讼等税收争讼制度。
本书收录了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第21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体现了财税法学研究会的大视野、大思路、大胸怀。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始终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站在法治中国的建设这个层面来进行研究。财税法是 理财治国安邦之法 ,财税法的本质是公共财产法,在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国家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作出更大的贡献。本书从内容上分为 理论创新 、 预算法治 、 税收法治 、 非税收入规制 、 台湾学者专栏 等栏目。
《中国基层司法财政变迁实证研究(1949-2008)》根据新近颁布的中央政法委《关于司法改革框架意见》的七项政策而设计内容。 《中国基层司法财政变迁实证研究(1949-2008)》选择了四川省的基层法院作为实证样本,收集了这个县法院从1949年到2009年的财政资料,这些材料由财务数据、财政文件构成,并对相关人员做了一系列深度个案访谈。本书回答了法院的经费从何处而来(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还是地方财政?)以及经费都被支出到哪个领域中(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还是业务经费?)等诸多人们关心的问题。由此,可以把握中国法院,尤其是地方基层法院的财政状况和财政制度的特点,包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背景和原因,尤其关注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司法的公正与独立。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了由省统管法院人财物的改革方案。本
刘剑文主编的《财税法学前沿问题研究》内容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化阶段。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与法律的发展状况,本届年会以“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与财税法治”为主题,围绕着“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与财税法制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对两岸财税法的影响”和“深化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调整”三个中心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讨。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是财务会计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了宣传财经法规,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满足各地考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实际需要,作者通过研讨,结合广大财经院校实际教学的需要编写了这本书。其特点如下: 1.紧扣大纲,突出技能。本书根据*考试大纲编写,并结合了多个省份的教材精华,使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本教材同传统教材相比增加了新的内容和章节,知识更加全面。本教材同时注重技能训练,使读者在掌握法规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2.体例新颖,引人入胜。本书在每章之后都采用案例导入,选择较为新颖或者有代表性的案例去启发读者思考,使其身临其境,对本章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 3.*法规,言语精简。本书中涉及的相关会计法规都是国家*颁布的财经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不仅可供经管类高职高专学生作为从业考证教材,也可作为财经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爱好者的自学参考读本。经济越发达,越彰显会计法规的重要性。《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共分九章,内容安排上分为绪论、支付结算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五个部分,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练习题。全书后附有由具备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编纂的模拟试题两套和行业*法规。
本书从法律角度,对刻下中国的热点财经话题进行解读和解答,视角新颖,观点独到。对于身边诸多迷惑不解的财经现象,读者可以从法律上寻得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同时掌握与个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财经法律常识。
研习财政法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因此,财政法学不能满足于书斋里的学问,而应该将视野投向广阔的实践,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丰富的手资料。需要通过调查掌握的信息大致有:,财政制度运行的现状、效果和问题。这些信息虽然不影响对行为的合法性判断,但对于及时修改法律或更正解释立场,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现实中各地推行的财政改革是如何运作的,它们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存在合法性瑕疵。第三,对于财政法未来的走向,不同阶层的人有何种不同的认识,共识是否可能达成,分歧的焦点在什么地方,等等。 以上这些信息也许还有其他渠道可以获得。毕竟,网络、报刊、电话等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信息便利。但是,等待其他人发现新闻本身需要时间,更何况每个人关心的视角不一样,对题材所做的裁剪也不一样,其提供的信息不一定
由翟继光编著的《财政法学原理》与已经出版的《税法学原理》是姊妹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财税法的学术成果和心得体会,其中很多论述都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是作者追求为全体国民实行*生活水平关怀的体现。学者的研究成果必须深入社会,为社会所接受和理解,因此,本书除定位于学术专著以外,也立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为此,本书也论述了现行*的财政法制度,并结合作者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完善具体财政法制度的基本构想。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财政法基础理论,下编为财政法基本制度。上编论述了政府与纳税人的基本关系、财政公平原则与财政效率原则、财政立宪的源流、财政立宪的经济基础、财政立宪的文化传统、财政立宪的基本要素、财政立宪的基本路径、我国财政立宪的现实基础考察以及我国财政立宪的路径选择。下编论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中国是农业大国。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弱质产业地位导致了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业振兴基础不稳和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的“三农”问题,并且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不断国际化、开放性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加入WT0,这使得中国的农业成为开放式的产业,使得中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并存,目前中国农业补贴的背景主要有五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农业现代化、社会转型、工业反哺农业。本书的研究就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展开的。 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人类自身基本的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对农业进行反哺支持,给予大量国内支持的通行做法是进行大量的农业补贴,从而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但是,面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本教材共分为五个项目,主要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等。在每个项目前制定了学习目标,给出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以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设置了情境导入,能使学习者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深入学习。在每个项目后面设置了项目小结,总结本项目内容;设置了从业资格训练,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并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有效衔接。
“宪政的发展史就是财政的发展史”,已为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印证。但如何对国家财政的收与支做出合理的安排,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对财政秩序的形成更多的是从经济学、财政学或者政治学的角度加以考量,对财政行为的法律视角的考察却往往被忽视。将财政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中,实现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了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生活的法治化程度。本书首先对财政权的概念加以概括和抽象,对财政权的运行和法律规制考察之后,再分别针对国家财政收入行为、财政支出行为和议会监督进行详细的研究,后针对预算法改革和完善加以探讨。
本书分为财政法和税法两篇,共计18章。基于理论研究、财税立法的现状以及教学需要,依循经济原理 法学理论 法律制度的线索展开。前6章主要介绍财政原理与财政法总论,以及具体的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和转移支付法的理论和制度;后12章主要介绍税收原理、税法总论,以及税收体制法、税收征纳实体法和税收征纳程序法的理论和制度,具体包括课税要素理论、税权理论、征纳权义理论等理论,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等税收征纳实体法制度,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等税收征纳程序法制度,以及税收复议与税收诉讼等税收争讼制度。
《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下的财税法学前沿问题研究》是生态环境法学与财税法结合的*作。作者张学博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能否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生态治理能力能否实现现代化。当前,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执行能力和回应能力不足,这不仅不利于环境政策和环保法律的出台和完善,*容易激发民众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威胁社会秩序。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路径是:政府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继续完善经济社会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治理经验,完善具体的环境治理制度;实现环境治理的法治化等。
地方财产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重要的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书对地方所有财产基本理论中若干问题进行详细诠释,试图为我国构建地方所有财产制度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财税法论丛》自2002年4月创刊以来,至今已经出版了6卷。《财税法论丛》已经逐渐在法学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成为中国财税法学重要的学术论坛。我们将不负众望,一如既往地遵循高质量的学术标准,努力使《财税法论丛》成为展现中国财税法学*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促进中国财税法治建设进程的理论阵地,推动中国财税法学人走向世界的对外交流窗口。 《财税法论丛》编辑部从50余篇中国海峡两岸的投稿中精选出16篇高质量的论文,作为第7卷呈现给读者。 【财税法热点问题】 栏目以“税收司法——税收法治的突破口”为主题,探讨推动中国税收法治建设的突破口问题。本栏目共收录3篇论文,翟继光的《税收司法——税收法治的突破口》一文论述了税收司法在税收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以及我国税收司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税务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