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部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的征管需要生态环境部门与税务机关两大机构的有效协作。跨部门协作不仅是税收征管的需要,也是公共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协作系统理论应用于整体政府治理,包含目标、意愿、沟通三要素,其为解决政府部门隔离、行为碎片化,实现跨部门协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本书通过协作系统理论对我国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实践、制度现状和完善路径开展了系统性探索,为解决环境保护税征管困境提供了制度指导建议,也为我国税收征管跨部门协作提供了可应用、可复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同时还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协作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引。
全书从跨境数字化交易的基本特性和增值税制度的基础理论出发,研究当前现实问题和挑战产生的本源,通过对增值税制度管辖权的分析和重构,比较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部分典型税收管辖区近年来在数字化交易方面的改革方案,从中汲取和借鉴规则制定、系统构建、实施措施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税制设计与规则构建角度探索当代中国的跨境B2C数字化交易增值税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之道,以期能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及促进税制发展完善提供些许思路。
陈红国著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研究的内容是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本书选取了公平效率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作为通篇研究的基础理论和贯穿红线。本书按照先理论前引后分项研究再整体展望的逻辑结构对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立法路径、税制模式、纳税人制度、税基制度、税率制度、征管及法律救济制度等六项具体法律制度进行了路径式的梳理与研究。在梳理完各项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后,本书对个人所得税的演进路径做了整体的展望,展望以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立法修改建议稿》方式呈现。
全面:《资本业务税法指南》紧扣"投资 持有 转让 债务重组 减资 撤资 清算 特殊性税务处理 股权激励 整体变更 基金 特别纳税调整 一般反避税规则 税收协定 特殊主体 预提所得税 税收抵免"。针对税收实务的每个痛点,提供全面的税法规范信息。 实用:《资本业务税法指南》依"资本业务全流程 专项税收 涉外税收"为主线将税法规范精炼化、表格化,并在适当的位置安排案例分析与概念导读。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税法规范指引。 求新:资本市场瞬息万变,这也导致资本业务税法规范相较于其他规范具有较快的变动性与较短的时效性,为此《资本业务税法指南》作者团队及编辑团队此次吸纳了全新的税法规范,此后将根据市场的变化、规范的更迭,保持该书的修订与更进。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这一体系中,财政、税收法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984年、1994年两次重大税制改革和多次税制调整,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税收体系,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积累国家建设资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一直不够完整,占税收收入总额70%的流转税税法尚未建立,征税的依据长期依赖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其法律的制定工作也一直比较缓慢,社会各界、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及纳税人要求加快制定税收法律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帮助广大企事业单位更好地掌握税法,帮助广大税务干部更好地执行税法,我们组织相关专家以及相关业务主管人员编写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汇编》。 由于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数量巨大,其中有很多已经被废止或者被部分废止,致使纳税人在遵守税法、税务干部在执行税法时往往无法准确确定某项税收政策是否有效,对于那些刚刚接触税法的纳税人和税务干部更是如此。因此,广大纳税人和税务干部迫切需要一本将现行有效的税收法律法规予以汇编的工具书。本书就是为了解决广大纳税人和税务干部所遇到的上述难题而编写的。 本书以现行的十八个税种为线索,分为十八部分,将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分别汇编在十八个税种之下,关于税收征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则单独编为第十九部分。在每一部分中,我们都是先编写相关的法律,然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协调》共分十一章,章是总论,阐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现实意义、适用范围、主要特点和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差异的基本原因;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和外币业务七个方面,解读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的差异;第九章讲解了小企业财务报表的组成及其编制方法;第十章、十一章介绍了相关的会计基础知识和税务管理知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协调》的主要阅读对象为小企业及相关单位的办税人员、财会人员、财务经理等财务一线人员,对小企业管理者也有的参考价值,用时也可用作税务干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教材。
2021年是 十四五 开局之年。 十四五 规划为未来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和完善指明了方向: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扩大综合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聚焦支持稳定制造业、巩固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逐步扩大地方税政管理权;等等。 十四五 期间,我国还将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税收立法工作也在持续推进,到2021年年底已有12个税种完成立法,备受瞩目的房地产税试点工作也已官宣。总之,税收制度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
李万甫、孙红梅主编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若干制度研究》为 税收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的若干重大制度研究”课题成果,由税务系统、高校、中介机构等相关单位的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持续不断跟踪研究,对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涉及的若干重大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国外立法经验借鉴、存在问题剖析,并对《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的法律条文提出了明确修改建议及理由。本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对立法者、学者、税务工作者,具有参考价值。
。。。
现代法学的学科划分愈加精细,却偏离了整体化的客观事实,所以经常出现管中窥豹之弊病。本书主张不应孤立地看待税法规则,而应该基于法际整合的视角,将其置于相互联系的法律体系之中,推进税法整体化研究。 叶金育著的《税法整体化研究》内容涉及税法与宪法、民商法、合同法、企业法、劳动法、环境法以及刑法、行政法的交集,展示了税法学"领域"特质的"来龙去脉"和学术魅力,这和以往的就税法论税法的单线条研究思路有很大不同,可谓"跳出税法看税法"。 立足税法精细化与整体化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内在调和与外在拓展,秉持税法理论与实务的交互融通,是本书的写作方向和指导基准。可能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精耕细作"时代的税法研究范式,即打破税法学科矩阵,注重事件的整体性存在,寻求法律的全面性因应。
税收行政诉讼既有一般行政诉讼的共性,又有个性。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财政利益与纳税人权利冲突与平衡,税收法定主义与税法操作性之间的纠结与调和,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缺陷与弥补都是困扰当事人和裁判者的难点问题,期待着理论的回应。 王霞、刘珊、董韬著的《税收司法(原理与案例)》精选18个税法典型案例,从税法主体、纳税人权利、税收行政程序、税收裁量、税法解释、证明标准等维度,结合真实案例展开评析,每一篇案例分析均遵循“案情简介—司法适用—理论基础—完善建议”的基本思路。案例的庭审争议焦点并不必然成为该案例的理论研究重点,但对案例的遴选和分类均以其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反思性的学术问题为标准,以期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回答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税法问题。
。。。
本书归纳和解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各课税要素以及申报征税、税收优惠和抵免基本制度。针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境内无所住人员(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等所得税类型,从基本规定、义务判定、计税方式等方面结合案例进行专业解析。后结合征管法和司法解释对相关法律责任进行深度分析。 *特点: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类梳理,法规条文、文件依据、效力时期、内容标注、政策解析、举例说明,一目了然;凝聚了业内专家多年参与国家税制改革和规范性文件起草、所得税工作实践形成的理解和认识
李万甫、孙红梅主编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若干制度研究》为 税收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的若干重大制度研究”课题成果,由税务系统、高校、中介机构等相关单位的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持续不断跟踪研究,对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涉及的若干重大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国外立法经验借鉴、存在问题剖析,并对《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的法律条文提出了明确修改建议及理由。本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对立法者、学者、税务工作者,具有参考价值。
虽然一直强调税权的集中与统一,但不同地区、不同主体在现实的税收执法、司法实践中仍有诸多不同做法,这源于理解上的不一。针对此情况,陈筠主编的《税务稽查典型案例评析》选取了税法工作中的现实案例,以及涉及税法的典型司法判例。除了邀请全国税务系统的税务干部外,还邀请了高校专家学者、律师参与编写。全书分为上篇税收实体案例研究,中篇税收程序案例研究,下篇税收诉讼案例研究。通过逐个典型案例,不但扩宽了对税法现象的观察视角,也丰富了执法部门的执法策略。对税务实践工作者、税务研究学者都具有较大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