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查理 芒格自1987 2010年在西科金融、2014 2022年在每日期刊股东会上的讲话和问答。书中收录的讲话跨度长达35年,涉及大量当年国际或全美大事件,比如美国储贷行业危机、日本泡沫破裂、互联网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比特币及加密货币兴起、新冠疫情等。此外还可透析巴芒思想发展和其投资生涯中的重要动向,如格雷厄姆和费雪的影响、多模型思维、早期经历过的失败、所罗门事件、投资可口可乐、航空业遇挫、投资中国尤其是比亚迪等,让我们得以用年鉴回顾的视角,更加全面地领略到他的所思所想,追随他的为商、为人之道。 目录 出版说明 上编 查理 芒格在西科金融股东会上的讲话(1987 2010) 1987年 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1988年 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1989年 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1990年 西科金融股东会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穷查理宝典(查理 芒格智慧箴言录全新增订本)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美)彼得 考夫曼著 出版时间 20210701 I S B N 9787521730401 定价 18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精装 版 次 2 字 数 710 (千字) 页 数 559 读者范围 大众 内容简介 《穷查理宝典》是迄今为止全面介绍查理 芒格的投资、学习与人生心得的全面的书籍,让我们
本书以中国证监会1994年至2021年内幕交易行政处罚为研究对象,刻画出近三十年来证监会内幕交易监管的全景样貌,紧密结合证券法规则体系、处罚案例与诉讼案例,细致分析证监会在规则制定、信息监察、行政调查、行政处罚、信息技术与证券专业能力六大方面所面临的具体挑战与监管难点,由此,证监会内幕交易规制的行为方式与逻辑跃然纸上。在理论建构方面,本书试图剖析影响我国证券市场治理的根本之道,通过建构基于关键变量与治理优势优化组合的多元治理理论,借鉴比较经验,尝试为证监会内幕交易规制的发展完善提供方案参考,兼具理论视野与实务观察。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加密货币及其监管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书通过深入分析金融科技与加密货币的监管实践,评估了监管策略在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和保障金融稳定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找到平衡。本书详细阐述了加密货币法律规制的各个方面,如知识产权保护、投资基金监管、反洗钱合规等,并涵盖了DeFi、NFT、GameFi、SocialFi、DePIN、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DAO等细分领域的合规风险和监管趋势。同时,还比较分析了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及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监管政策,展现了全球各个法域监管路径的差异以及监管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加密货币监管的具体规则设计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书致力于填补我国金融科技与加密货币监管领域的研究空白,促进学术交流与理论创新;为
向巴菲特致敬的一本书 我要感谢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当年一个年轻人对于自己热爱的记录,无意间激起万里之外另一些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的热爱,所谓的薪火相传就这样像蝴蝶效应一般荡漾开来。时隔多年、相距千里,那些受益于这本书、达到财务自由境界的曾经的年轻人,今日聚首,以自己的青春与实践向世人推荐这本《巴菲特之道》,也是在以这种方式向巴菲特致敬。 译者 杨天南 在《巴菲除之道》第3版中,作者不仅更精彩地描述了巴菲特60载栉风沐雨的投资之旅,还将其获取亿万财富的方法分解为12个普通人都可以学习的投资准则。作者将巴菲特的方法放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揭示了20世纪投资巨人们的主要观点,从格雷厄姆到菲利普 费雪、查理 芒格,更涉猎投资数学、投资心理学等范畴。新版再现了巴菲特做出重要投资决策的全过程,包括近两年
本书为金融法治系列丛书之一。新时代背景下,数字金融、数字证券市场发展引发了许多新情况,需要新的法律制度和监管理念、监管措施和监管手段,用法治的手段解决金融证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书以新时代证券法治、地方金融立法与金融科技监管、金融司法与营商环境安全为主线,将新证券法、地方金融监管、监管科技、金融司法和营商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论述,客观分析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连技术引发的金融、证券市场发展的特点,提出有效可行的民、行和刑事解决方案。
一是指出了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限划分的本质与特征。金融监管权限划分对象在中央和地方是同一的,即对同一对象上出现了中央与地方金融权限划分的议题,而非对不同对象而形成的权限划分。更为重要的是,划分对象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微型金融机构,其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农户、居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地方金融组织,这些地方金融组织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基本主体。 br 二是刻画了传统金融监管权限划分模式的行政分权特征。本书运用了行政发包制这一政治经济学理论模型,用概念性方法思考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限划分的行政逻辑,通过行政权的分配、经济激励、内部考核与控制描述了金融分权的特征及其相互支持关系,并分析行政发包制的内在不稳定特征,进而探讨对微型金融体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br 三是创新性的运用法律要素量化评估方法。对
本书始终围绕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监管中的 理论 与 现实 、 规范 与 事实 、 融资 与 监管 这三对主要矛盾,并采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就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监管的发生原因、监管实践、现实约束、法定权限与法律构造这五个层面的内容,以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方式逐步展开论证。观点与创新包括:地方政府 融资 与 监管 职能合一的悖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对象的 三圈层递进 理论;确立中央督察式省以下垂直金融监管体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体制机制的行政法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