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知识过程中,我认为:一是要客观看待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和职能,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二是要妥善处理遵守通行的国际规则和发展国内产业的关系,把扩大开放和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增强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是要注重学习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工作或行业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思考和应用。
自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乃至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指责又有所加剧,不仅通过双边层面向中国施加压力,而且通过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主导权,推动IMF执行董事会于2007年6月通过《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从而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对中国汇率调整施压的态势。贺小勇等编写的这本《WTO框架下知识产权争端法律问题研究以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为视角》以IMF和WTO规则为基础,对这些法律问题做出了回应。
《WTO法专题研究》是为研究生专门编写的一套教学用书。研究生是否需要教学用书?研究生教学活动中采取教学用书的做法是否会束缚研究生的思维?是否会影响教师开展更加具有创造性的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活动?研究生教学用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面对并且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管这些问题尚有争议,但是我们仍然选择了启动研究生培养改革项目。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扩张、专业学位的发展、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增加,随着知识的膨胀与研究成果的不断更新以及因此导致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的变化,越来越需要有一种能帮助教师与研究生及时对话、沟通信息的渠道,同时为研究生展开思考与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指引的工具。
WT0作为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相关知识是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本书首先把WT0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对WT0的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然后分专题对与WTO有关的具体议题进行评价,涵盖了WT0与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货物贸易规则与协议、国际服务贸易规则与协议、国际技术贸易规则与协议、争端解决等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及其他读者的培训用书。
文化建设是更深层次的问题,而其基础则是制度建设;甚至,制度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形成的重要推动力;而通过法律的社会治理,无疑又是制度建立与形成的根本保障。于是,法律改革就成为中国在加入WTO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且,WTO就有关问题对发展中国所提出的时间进程表,也挞使我们必须尽快地审视我国现有的法制状况。本书就是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的一种尝试。
法律教学应当使用WTO案例,因为研读这样的法律分析,学生必定会得到很好的法律训练。此外,对于中国是当事方的案件,裁决涉及中国的贸易法律和政策以及中国的经济利益,因此使用这些案件教学是饶有趣味的。对于中国并非当事方的案件,由于它们涉及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取消数量限制等重要的国际贸易规则,覆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主要的国际贸易领域,而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有短期或长期的利益,因此使用这些案件教学,不会让学生有“事不关己”的“陌生感”。而对于研究者,研究这些案件所涉及的国际规则和中国利益,提出对策建议,对中国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以及“全球治理”的参与,都有重要的意义。杨国华编著的《WTO中国案例精选(1)》即精选了这些案例。
自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乃至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指责又有所加剧,不仅通过双边层面向中国施加压力,而且通过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主导权,推动IMF执行董事会于2007年6月通过《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从而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对中国汇率调整施压的态势。贺小勇等编写的这本《WTO框架下知识产权争端法律问题研究——以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为视角》以IMF和WTO规则为基础,对这些法律问题做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