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美国法学家富勒在《哈佛法律评论》发表了他虚构的 洞穴奇案 。五名探险者受困于山洞,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因缺少食物,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获救之后,存活的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上诉至法院。富勒以一人分饰五角,虚拟了法院5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词。50年后,《哈佛法律评论》编辑部邀请6位法官和学者再次审理该案、撰写判词,呈现对此案的重新思考与论战,并请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大卫 沙皮罗撰写评论。本书是对这11篇判词和1篇评论的完整汇集。
《毕竟法律人:从未名到凯旋》是一部集自传、政经评论和法律评论于一体的随笔集。作者陶景洲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是法国律师界位中国人、国际商会仲裁院位中国国家委员会代表和家境外驻华律师事务所的华人首席代表,是将欧莱雅、家乐福等众多国际品牌引入中国的知名律师。《毕竟法律人:从未名到凯旋》作为陶景洲先生的部中文随笔集,对全面了解大时代中陶先生别样的法律人生,从微观角度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程,具体了解投资、并购、知产、反垄断、跨国诉讼等法律服务和商务实践的细节具有独特的意义。
《荆棘丛》成书于1930年,近百年来一直是美国法学院学生初学法律的***书之一,是一部畅销不衰的经典之作,在法律学习、法学教育、法律适用等方面指引了无数法科学生和法律人。 作者卡尔 卢埃林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法学家,法律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荆棘丛》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面向法学院新生的一系列讲座的成果。在本书中,他向学生讲解了一系列极为重要,也极有难度的问题:法律是什么、如何分析判例、法官如何适用法律、法学院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指导、法学教育与社会现实存在哪些差异,等等;对美国法律制度、案例教学法、影响案件裁决的因素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法学教育所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本书也被视为现实主义法学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本书还收入了美国合同法权威、威斯康星大学法学
本书忠实记录了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律师刑辩日常,包括获得案源、接待客户、会见当事人、阅卷、确定辩护方案、调查取证、制作阅卷笔录、起草刑辩法律文书、出庭辩护等常规工作,与其他业务律师的异同,对热点案件及社会问题如何发表评论,以及同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等人生百态,多角度、全方位记录刑辩律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其中既有中央刑辩全覆盖这样的新时代大气象、大格局,也有普通人的悲苦、律师辩护的艰辛、司法人员的努力以及当事人终辩冤白谤的欢喜。
《法的第一课》介绍了法律的概念、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对资深学者及初学者均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作者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法律的秘密。法律与其说是一种技术,更应是一种文化体验,一种不可替代的理解和组织社会的方式。对权力和暴力的限制、事物之间的联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借助法律调解得以实现的,法律用规则避免武断,用秩序规避冲突。作者从法律非物质且脱离普通人的一般认知这一现实出发,试图让读者理解法律存在和运作的根本依据,进而为其提供社会生活的实用工具。 《法的第一课》开篇从民众对法律产生误解的原因入手,引入社会维度下作为一种社会表现形式的法律的形成,继而作者分析法律在其历史、地理和方法论维度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并据此探究法律与国家以及其他作为现当代社会组织基石的法律概念之间的
本书由《十八国游历日记》、《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和《藕庐诗草》构成。作者金绍城曾出席在美举办的万国监狱改良协会第八次会议,并考察欧美诸国司法系统,分别写下了《十八国游历日记》和《十五国审判监狱调查记》。《藕庐诗草》是其诗集。全书由谭苦盦点校。
这本书是流丹2008年到2016年9年间的随笔合集。时间点选择在火了十年的夜话节目《情爱话廊》停播之后,在北大读书开始。一直到现在。中间经历事业受到打压,刻骨铭心的爱情,电视的重新登顶,亲近佛经,访谈节目,开始画画。。。等一系列人生重大事件,起起落落,时间跨度十年。 因为作者的夜话主播身份,造成了她黑白颠倒的日常生活。在那些夜里不能睡觉的日子里。作者对人对事对物对生命的思考感悟。字里行间,有她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感性与理性。 除了内容,本书的创新在于:对过去的时光,重新梳理和整合。作者没有以寻常的内容分类,而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一贯的按时间纵轴位列而是用二十四节气的横切面把九年的时空做了切片和对望。在新的秩序里,时间和情绪随时穿越,自由而恍惚。 《花是不睡觉的》,不仅是独特的排序重新来定
丰子恺在故乡石门湾生活了十七个春秋,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尚习俗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书中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辅以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摄影图片,读之令人心弦拨动,倍感亲切。
《最温柔的刀锋:瞿秋白励志文选》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我们想为励志者提供心灵的营养,有如心灵鸡汤那样鲜美;有如粗茶淡饭却为生命所需。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定会从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中收获一份惊喜。《最温柔的刀锋:瞿秋白励志文选》收录了瞿秋白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游记、杂文以及散文。
《我爱北京三里屯》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三里屯前史、十年三里屯、被记忆点亮的三里屯、视觉日记,男孩女孩、三里屯的起承转合、三里屯闲话、我,三里屯,故事、视觉日记,阿猫阿狗、谁的欲望都市?我们是如此堕落、没有前戏的城市、午夜怨曲、欲望恒久远意淫永流传、欲望自动化或的罪行、冷与热、人人头上一朵花等。
《温暖教师的70篇教育随笔》由张仁贤主编,《温暖教师的70篇教育随笔》内容上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包括:专辑一师恩难忘;专辑二相信未来;专辑三温暖心窝的话语;专辑四嵌在心灵深处的一课;专辑五幸福比更重要等。
本期主要分为“专论”、“物权法专题”、“民商事法”、“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以及“德意志联邦司法机关判例评析”几大板块。
《我的音乐厨房》,顾名思义,是一本将美食与音乐结合起来的书,是韩良忆在多年钻研美食的过程中,在烹饪与用餐时根据食物特性来搭配不同音乐的尝试。书中内容正是她多年来总结的精华,包括烹饪心得、音乐搭配选择、简单易做的食谱,以及关于这些食物与音乐的故事。同时,她也生动介绍了众多相关的音乐家和音乐专辑,其中当然少不了各种典故和八卦。在她的娓娓述说中,仿佛每一道菜其实都是故事的调味,而每一首歌都是在为时光注脚。 全书菜肴基本以欧美,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风味为主,分为汤、酱、前菜、主菜、意大利面、甜点六大部分,而主菜则又细分出了牛肉、猪肉、鸡肉、海鲜等四小部分。光是看目录,便仿佛进入了一家个性独特、自信十足的私家厨房,正在研究丰富多样的菜单一般。 渗透全书的音乐也是各式各样,从古典到摇滚,
《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借回忆里的各种事物、心理事件,叙述出一个平凡脆弱的生命,所能感受到的爱、忧、痛、怕。当我探寻这些情感的底部,才能感受到自我真正的存在。本书写的多数是少女时代的回忆,但也是整个人世的缩影。我们可活两次,一次此时此地,一次通过回忆。
本书是刘玲律师的随笔集,流畅、好读的文风中,将律师个人知识、学识、法律素养、人生经验、情感理性娓娓道来,内行读来会有深以为然,外行也可以通过这种通俗易懂的文章,窥法律职业于一斑。全书分为七个板块,包括
立法法理学是一门“从法律理论的角度研究立法问题”的学问,也是一种研究立法问题的新路径。本书收录了在第四届比荷卢-斯堪的纳维亚法律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十篇有关立法法理学的论文以及一篇导读性质的文章。这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