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谈美》和《谈美书简》全部篇目。 《谈美》是朱光潜美学重要著作,在这里,他从十五个方面着手,将自己在美学乃至人生经验方面的研究心得介绍给青年朋友,让他们逐步培养起美感的经验和态度,进而推广到人生世相方面,使之成为脱离世俗、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在 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虽在俗世中奔波忙碌,心里却拒绝变成庸俗、麻木的人,总觉得生活应该是优雅的、鲜活的、免俗的,但有觉得很难达到。 其实,免俗不是要你脱离世俗社会,也不是要你不食人间烟火,只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体会美,就能领略免俗的趣味,拥有既世俗又免俗的生活态度。 《谈美》是中国美学泰斗朱光潜先生的巨著,全书共15个章节,围绕 美的欣赏、美的本质、美的创造和人生的艺术化 来书写。 作为一本 美学入门书 ,《谈美》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 人生的艺术化。 朱光潜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 ,阐释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将复杂的学术问题写得生动易懂,帮助读者构建出完整的美学图景。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 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美学漫步》汇集了其一生*精要的美学篇章,分为美与人生、美与艺术、美与传统三个部分。全书文辞典雅,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每一位为俗务烦扰的现代读者,每一个渴望自由宁静的现代心灵,都能从中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中的美与诗意。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作者章启群)主要是考察魏晋哲学自然观的转变。全书从中国艺术何以在魏晋时期达到自觉这个问题入手,采服一种超越具体历史的内在把握哲学的把握,对代表性哲学家进行个案考察,探讨中国哲学自然观在魏晋时期的转变及其本质特征,揭示其对于中国艺术自觉的意义。
《美学事始——近代日本美学的诞生》介绍了“美学”这门西方的人文科学是如何在日本近代的明治时期被咀嚼消化,同时日本自身固有的美的意识又是如何呈现出来,并对之从立足于具体艺术领域的艺术学的角度出发重新进行了验证。《美学事始——近代日本美学的诞生》由神林恒道编著。
《闲情偶寄》为清代著名的戏曲创作家和理论家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本册书对《闲情偶寄》中的精巧生活进行了细致原味的解读并娓娓道来,无形之中将先人的闲适优雅生活拉近到每个读者的身边。
本集里边些许小文碎章,多半业已发表,部分从未刊发,其中的某个专论可以说是记录作者求学进步的青春时光。作者认为自己 于高校从事文艺学和美学研究专业,有喜乐也有疑难,而能走出象牙之塔,与众乐乐,则乐莫大焉。或许把握社会,同时倾听自然将是吾人今后学术的生生之路 。
本书旨在探讨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学校美育的借鉴意义。阐述了卢梭美育思想形成的渊源、核心理念、目标,参照卢梭美育思想分析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提出自己的建议。众所周知卢梭的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中所蕴含的美育思想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本书抛砖引玉,从卢梭美育思想形成的渊源,卢梭美育的内涵和目标,以及实施的途径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尤其是我国新时期美育无论在经验的积累还是在理论的建设上都处在探索期。希望本研究能为中国的美育思想的建设添砖加瓦。
道士是信奉道教的教徒,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王烨编著的《中国古代道士》是一本有关道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从六个方面简要介绍道教的历史发展、经典教义、修炼方术、斋醮仪式、名山宫观,以及道教与中国文化艺术的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是其经典代表作《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也是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朱光潜语)。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
本书收录《谈美》和《谈美书简》篇目。《谈美》是朱光潜美学重要著作,在这里,他从十五个方面着手,将自己在美学乃至人生经验方面的研究心得介绍给青年朋友,让他们逐步培养起美感的经验和态度,进而推广到人生世相方面,使之成为脱离世俗、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是其经典代表作《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也是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朱光潜语)。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或者说,在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背后,我们所感受到的乃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博的跳动,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历程??请跟随吴琼来一次西
道士是信奉道教的教徒,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王烨编著的《中国古代道士》是一本有关道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从六个方面简要介绍道教的历史发展、经典教义、修炼方术、斋醮仪式、名山宫观,以及道教与中国文化艺术的
道士是信奉道教的教徒,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王烨编著的《中国古代道士》是一本有关道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从六个方面简要介绍道教的历史发展、经典教义、修炼方术、斋醮仪式、名山宫观,以及道教与中国文化艺术的
《红旗渠是怎样修成的》以青少年的视角、故事化的内容为出发点,层层拆解中国第一渠的修建过程、背后的故事以及建设者们的心路历程。结合历史、地理维度,层次分明地讲述了为什么要修、如何修到顺利通水这一过程中的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的一部美不著作。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除新增若干照片、校正部分错字外,基本保持原貌。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美学散步》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的一部美不著作。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除新增若干照片、校正部分错字外,基本保持原貌。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愈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吗?而《美学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