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中的主要人物是苏格拉底,但真正表达意见的却是柏拉图,柏拉图站在苏格拉底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希腊统治者和贵族的观点和想法提出抨击。 全书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书译者参照原本( Loeb 古典丛书本希腊原文和牛津版 Jowett & Campbell 的希腊原文,并参考 Jowett , Davies andVaughan , Lindsay , Shorey , Cornford , Lee , Rouse 等新旧英译本七种)和吴译本,重新翻译,将原书晦涩的语言进一步简化,希望让现在的年
《物性论》是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于 1473 年整理出版。全书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了伊壁鸠鲁的学说,批判了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说及神创论,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在与唯心主义学说的斗争中丰富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物性论》一书对研究原子唯物主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以后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沉思录》,古罗马专享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德谟斯提尼作为法庭演说的楷模,其演说的《金冠辞》一向被视为古希腊演讲辞的*代表作。这次演讲发生在公元前336年,雅典政客克忒西丰提议向德谟斯提尼授予金冠,以表彰其杰出贡献。德谟斯提尼的政敌埃斯基涅斯即以 提案违宪 起诉克忒西丰,实际上是要对德谟斯提尼的政治生涯进行总结。德谟斯提尼以《金冠辞》为克忒西丰辩护,其实也是为自身辩护,*终获得金冠。而未获得五分之一必要票数的埃斯基涅斯不得不离开雅典。 除了《金冠辞》,本书还收入德谟斯提尼作品第19号《为奉使无状事》。公元前347 前346年,雅典与马其顿达成和约。埃斯基涅斯与德谟斯提尼均参与谈判过程,且两次同出使马其顿。第二次出使之后,德谟斯提尼与埃斯基涅斯决裂。在使团成员卸职接受审查时,德谟斯提尼指控埃斯基涅斯出卖国家利益。*终埃斯基涅斯以三十票差
埃罗尔 莫里斯在本书中以纪录片的创作手法还原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的 烟灰缸之争 。围绕该事件,作者以丰富的例证和多维的思考角度展现了对真理与社会建构之间关系的思考,进而将该问题还原到语言与实在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上。以克里普克本质主义语义学理论为依托,通过梳理库恩科学哲学理论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亲缘关系,反思前者理论中的 范式 不可通约性 进步 辉格式 等核心概念对真理观造成的消极影响,继而倡导实在论的真理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