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 神话意象 为题,综合多年来神话研究的成果,突出近百年来神话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新动向 从书写文本到图像文本,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的范式拓展。结合热点文化现象,辨析华夏狼图腾说的误区,充分利用考古材料,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神话研究新实践,彰显图像叙事相对于文本叙事的超越性和丰富性,以及二者之间交融与互动的张力。
佛传是在希腊神话与传记影响下形成的一种长于叙事、神话色彩极其浓厚的经典,偏向于借助人物生平表达信仰观念。佛传文本不仅在横向上表现了释迦牟尼神话同一内容的多样性特点,而且在历史纵向上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和复杂的发展脉络。 本书以佛传文本为基础,以 八相成道 的过程为主要线索,将释迦牟尼神话分为诞生、降魔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四个主要部分,其中涉及多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情节。成功还原释迦牟尼从拥有 人性 到被赋予 神性 ,从历史人物转变为神话人物的全过程。 除了对神话文本的深度解析外,作者广泛搜罗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犍陀罗、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的众多佛教造像、石窟壁画等艺术瑰宝,图文并茂,更加生动、立体地展现了释迦牟尼神话中描绘的世界。
苏美尔文化代表了公元前第三千纪整个近东所有族群的统治文化。基于大量苏美尔文献材料之上,《苏美尔神话》一书对当时的精神与文学成就进行研究,是萨缪尔 诺亚 克拉莫尔整编的重要著作,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苏美尔泥版文献中保留下来的神话体系。
《日本神话的考古学》由日本当代比较神话学杰出代表吉田敦彦先生的两部著《日本神话的源流》《神话的考古学》合并而成。全书以整合视野为日本神话正本清源,认为日本神话体系包含着起源不同的诸多要素。吉田敦彦将研究视野拓展到文字产生以前的时代,利用史前物质文化的实物,解读出其中所隐含的信息。
本书是一部20世纪中期人文研究的经典著作。全书通过对炼金术神话和符号的考察,一洗视炼金术为化学起源之成见,并试图揭示在科学思想产生之前,人类征服物质世界的意义所在。本书集中体现了伊利亚德宗教研究的中心论题、基本方法和理论内涵,对思想史、文化史和神话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启迪。
古希腊神话的源头在哪里?这是尼尔森在本书中集中探讨的问题。他运用多重证据指出,古希腊的神话源头可追溯到史前迈锡尼时代,荷马史诗亦源于迈锡尼时代。尼尔森通过古典文献的文本、考古实物和铭文等对神话剖析和梳理来复原史前的移民迁徙活动,进而阐释希腊各地之间古老的文化联系,将神话还原为生动的 史前史 。
本书考察了美索不达米亚与希腊的主要神话,重点关注旅行神话,在确定美索不达米亚因素的影响范围、解读各种相关神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成果尤其对古希腊与近东宗教、神话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袁珂先生阐述广义神话思想以解决神话研究考察对象范围问题,是作为研究中国神话基础理论的一部神话研究开山之作。袁珂先生在数十年整理和研究中国神话的过程中,逐渐认为中国神话的范围要从狭隘的圈子里跳出来,扩大视野,才能见到中国神话的真正丰美。在本书中,他以广义神话思想为基本认识,引经据典,考察了中国神话在流传中的演变,和它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以及历代神话整理者、研究者在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是对中国神话发展形成整体概念的***经典。
《玄武神话、传说与信仰》主要就玄武信仰的源起与演变、玄武原始形象与其审美造型、玄武信仰与周桃故事的互染及周桃斗法故事的艺文演出及其流变等作历时性的追踪,以期诠释玄武信仰源起与流变的内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