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中叶一批基督教领袖或思想家的作品。这些著作见证着使徒教会时期的传统教导,并且为后世教会广泛接纳。同时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初期教会的思想发展,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其内容包括初代教会信徒生活、教会组织、使徒统绪传承、礼仪、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基督教与教外人士的关系,以及有关耶稣言训的口头传统,等等。
《我的重生》是以马内利修女的自传作品,是她早动笔、晚完成的一本书,因此也是她对于自己一生的全面回忆。书中记录了她从孩提时代到生命的后的思想和行动。以马内利修女有虔诚的信仰,但她同样有开放的思想,尊重哲学、科学,认同其他宗教的存在。在她的执教生涯中,她引导许多女性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她在埃及贫民窟中与拾荒者为伴,帮助那些贫苦人,在她的奔走号召下,贫民窟中建起了学校,流离失所的孩子有了家。回法国后,她募集捐款、做公益项目,仍致力于改善贫穷地区的生活。爱,是她所信仰的,也是她对世界的表达。
《异教徒》是《回到正统》一书的姊妹篇。对切斯特顿来说,《异教徒》是对坏哲学或异端思想的批评,《回到正统》则是对好哲学或正统信仰的辩护。作者在《异教徒》中抨击了他同时代那些藐视正统信仰的异教徒,揭示出他们的思想何以是坏哲学。书中充满着智慧的悖论和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语言诙谐幽默,颇为引人人胜。
本书根据圣经《创世记》和《民数记》中的记载,重述了摩西的生平,并从这些故事中阐发深刻的属灵意义,揭示美德的生活是以神的无限善性为基础的一个永恒进程的主题。作者综合了早期希腊传统与犹太传统,认为圣经的终极目的不是历史教导,而是帮助人的灵魂飞升向上帝。他把灵性的上升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以耶和华对摩西的显现为象征:首先是在光中的显现,其次是在云中的显现,再次是在黑暗中的显现。第一个阶段让人认识到上帝是唯一自存的实在,第二个阶段认人体会到上帝是无形、无法完全领会的,而第三个阶段则让人意识到,对上帝的追寻是无穷尽的。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寓意解经,阅读此书可以使我们对亚历山大学派的寓意解经传统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帖撒罗尼迦前书注释》系 天道圣经注释 系列之一。该系列先后出版的著作包括:《创世记注释》(五卷)《约翰福音注释》(两卷)《歌罗西书注释》《雅歌注释》《腓立比书注释》《罗马书注释》(两卷)《士师记注释》《约伯记注释》(两卷)《雅各书注释》 《腓利门书注释》。 天道圣经注释 系列是目前*套集合全球华人圣经学者撰著、出版的全本圣经注释,也是当今汉语世界*深入、*详尽的圣经注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注释》帮助读者全面深入理解圣经所要传达的信息。帖撒罗尼迦前书是使徒保罗十三封书信中*早成书的作品之一,是写给他亲手建立的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件。
现代文化让人以为:每个人都有个灵魂伴侣;成功婚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浪漫爱情;配偶是为了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婚姻不过是暂时的,而非一生一世的;离婚后重新开始才是解开婚姻难题的很好途径。这些现代假设完全是错误的。凯勒指出,婚姻是一种荣耀的关系,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和最神秘的关系;上帝创造婚姻的目的是使我们与上帝更加接近,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凯勒以圣经为基础,结合自己与妻子凯西三十六年的婚姻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婚姻的意义及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径。本书既适合已婚和单身的信徒,也可帮助非信徒认识幸福婚姻的福音根基。
魏特林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中以平等要求为依据论证了财富共有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认为自然法则和基督教的爱应是一切法则的基础。根据自然法则,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工人苦难的根本原因不是机器,在共有共享社会中机器能造福于人类。劳动分配的不平等,产品分配的不平等造成贫富,这是工人苦难的根本原因,而维持这种可恶的混乱状态的手段则是金钱。所有的人都得到同等的生活条件才能使大家无忧无虑、友爱幸福。所以必须实行财富共有共享,废除金钱制度,平等地利用一切财富,平等地分配劳动,平等地分配产品,平等地享受,平等地受教育,男女平等。
本书是人类历 部完整的教会史,在史学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书试图重现从使徒时代到公元324年这三个世纪的教会历史。全书共十卷, 卷记载 的生平,第二至第七卷叙述从 教产生一直到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上台的时期,第八卷记述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对 教的大逼迫,第九卷记载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西方的胜利和马克西敏在东方的再次逼迫, 一卷记述了教会获得宽容、和平以及罗马帝国支持的历史过程。 优西比乌的《教会史》是了解早期教会和罗马帝国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该书不仅为早期的教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而且为教会史的写作立下了一种典范。这部著作使优西比乌跻身于约瑟夫、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历史与性别:儒家经典与 圣经 的历史与性别视域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与性别的视域对先秦的儒家经典与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作一番探讨,其所关注的主要是儒家经典与《圣经》中关于“性别意识”即对性别的观念及看法的探讨。在当今这种全球化、各种文明正处在交汇融合和相互借鉴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从历史与性别视域来考察为悠久的两大文明传统、即中华文明与希伯来——犹太文明以及基督教文明系统的经典中相关的早言说,对于我们理解不同境遇中的性别传统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意义的,同时儒家经典和《圣经》依然可以使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得到两性之间“体面和有尊严的相处之道”的启示和智慧。这种从“历史与性别”的视域出发的比较研究或许对学界的思想史与宗教史的研究能提供某些帮助和参考,对普通读者来说也同样具
斯宾诺莎著的《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为两卷和两个附录, 卷为“论上帝”,第二卷为“论人和属于人的东西”,附录一为“论实体、自然、上帝”,附录二为“论人的心灵。 卷有十章内容,对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什么、上帝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卷有二十六章内容,阐明了他关于人的境况的看法,对人如何受被动感情的影响、人的理性的御用以及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人的康乐和 完善的自由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本书是 基督教学术 丛书之第二十五辑。本丛书由复旦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张庆熊教授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徐以骅教授共同主持编写。本丛书列入国家CSSCI核心来源集刊AMI入库集刊。本辑内容包括专稿、圣经与神学哲学研究、中外基督教史、历史与文献四个版块,代表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
在政治理论领域,“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作为主要的学生教科丛书,如今已牢固确立了其地位、本丛书旨在使学生能够获得;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期西方政治思想更方面所有最为重要的原著,它囊括7所有著名的经典原著,但与此同时,它又扩展了传统的评价尺度,以便能够纳入范围广泛.不那么出名的作品而在此之前.这些作品中有许多从未有过现代英文版本可资利用:只要可能,所选原著都会以完整而不删节的形式出版,其中的译作则是专门力本丛书的目的而安 排。每一本书都有一个评论性的导言,加上历史年表、生手梗概.进一步阅读指南, 以及必要的词二表和原文注解:本丛书的最终目的是,力西方政治思想的整个发展脉络提供一个清晰的轮廓。 本丛书己出版著作的书目.请查问书未。
《生命的洗练》——属灵操练礼赞,是一本灵修经典,书内探讨了十二种灵修操练:默想、祷告、禁食、研究、简朴、独处、顺服、认罪、敬拜、引导、庆祝,对每种操练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章后附有思考和讨论的题目,以及相关经文和进深读物。作者深厚的生命素养,扎实的和神学功底,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灵修大师。 《生命的洗练》是傅士德的处女作,英文原版首现于1978年,一举奠定了他在灵修学上的地位, 2018年《生命的洗练》出版四十周年,已超过200万册;学者们赞叹其思想深度,高列于各大神学院教科书榜单。 此次中文简体版出版方增加了作者的自序和导论部分,本书适用于小组学习、团契操练、读书会等。
王志勇译注的这本《清教徒之约——威斯敏斯德准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清教徒和清教徒神学,以及17世纪威斯敏斯德会议的历史和神学背景。《清教徒之约——威斯敏斯德准则》收录的“威斯敏斯德准则”,内容包括《威斯敏斯德信条》、《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和《威斯敏斯德家庭敬拜指南》四个部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可以作为研究和讲解参考书。而且,每个部分都附有“导读”,帮助读者明白相关知识背景和架构。本书信条和教理问答都附有参照经文,可以根据需要对照查考。
本书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是繁重的,是痛苦的。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让自己有钱可以出国度假,工作成了一个不得不为之的“苦”。 我们朝九晚六、辛苦地挤公车、地铁;三不五时要挨老板的骂,还得时时看顾客脸上;不景气来了,更要提心吊胆明天会不会失业。这么大的压力,难怪每次做调查,总是有很高比例的人数,觉得自己工作不快乐。 然而,工作本不该如此。工作应该是个让我们找到丰盛人生,寻求生命意义的一个重要管道。借着工作,我们学习待人处事、学习应对进退,学习怎样开创布局,也学习怎样在失败中寻见希望。这才是工作该有的价值。 《48天找到你爱的工作》,带领读者回到根本的定义,重新厘清使命、呼召、职业与工作这些词汇的涵义。作者认为,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明白神赋予每个人的独特使命,我们才有可能摆脱当前的烦恼景况,发
英国伦敦有一个火车站名叫“十架君王”,它在罗琳的畅销系列《哈利波特》中已经享有不朽的声誉,本书书名即是取自于它。本书故事情节的展开是以马可福音的记载为基础,叙述了作为历史人物的十架君王的生平故事。已经民宗委审读,同意出版。文号为:沪民宗函[201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