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刮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记录“亚圣”孟子思想的经典著作 孟子是儒家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约请专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译;每章都作题解,概述该章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 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装帧精致,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书。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其地位在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并非很高。直至唐韩愈《原道》中提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其在全文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深具振聋发聩之用,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本书为作者1948年徜佯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全书言浅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家的沈潜与细密,又见出哲人的深邃和文学家的灵透与光彩、显示了作者多样的才华。
《于丹〈论语〉感悟》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 本书以央视2008年“百家讲坛”同名讲座之完整录音稿为基础修订润色而成,比该讲座的电视播出版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文字量多出将近一倍。全书双色印刷,并以画家陈传席画作为彩色插页,装帧精美。
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始终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教育哲学有必要吗?教育哲学是不是太抽象?有哲学就行了,何必又添一个教育哲学?导言主要致力于思考这些问题,从分析“哲学”与“教育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人手,说明哲学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价值,继而重新阐释“哲学”的概念,消除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哲学的“恐惧”,阐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对于日常教育生活的不充分性,以便为教育哲学的独立存在做理性的辩护。
《印度哲学史略》以汤用彤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授课讲义编印而成,文中所引《黎俱吠陀》与《奥义书》的一些重要章节皆为作者直接由梵文原本翻译而来。作者于绪沦中指出印度学说宗派之复杂,并总括其共同要义为业报轮回、解脱之道、人我问题三点。正论中则以此三点为提纲,将印度各种哲学学说依其出现的先后次序一一列述,详细分辨各教派教义与学说之源流,并简述其间联系与差异。全文语言精练,条理明晰,已概见印度哲学全貌。读者读《印度哲学史略》,则可“熟知一宗变迁之史迹”,“了然各宗相互之关系”,更于我国佛教源流可窥一斑。
大智大慧1一开始就作了断大智大慧2心里当然没包袱大智大慧3如茶如酒是人生大智大慧4把自己管好就行了大智大慧5该如何便如何大智大慧6永远坚持自我大智大慧7要从内心觉悟大智大慧8放下才有收获大智大慧9打破一切形式大智大慧10一切众生妙不可言大智大慧11自己还给自己自由大智大慧12一生是天然大智大慧13卑贱之中出贵人大智大慧14一无所有就会一无所失大智大慧15不是不关心,而是不动心大智大慧16敢担当一千.就会成就一万大智大慧17凡事从最紧要处着手大智大慧18做人要“一丝不挂” 大智大慧19随便才能得便大智大
人类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国君为了得到一个人才,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这位战争的发动者就是秦始皇,而值得秦始皇发动战争以求的人物便是韩非。 韩非的著作集中于《韩非子》一书,该书包括《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篇,共十余万言。《韩非子》是韩非“观往者得失之变”的成果,也是流传至今的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的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
后现代主义这一当代西方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已愈来愈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兴趣,随着这一思潮在海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学者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文献也在日益增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这其实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萨特逝世多年后,我们才开始知道他,而今,伽达默尔、德里达、罗蒂、霍伊和格里芬等依然健在,我们便已着手研究他们的思想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后现代思想家不仅是“操心之人”,更是直面现实的人。他们清醒地看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核武器和环境这两个“足以毁灭世界的难题”,并试图解决这些难题,正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对于人类今日的不幸,现代性难咎其责。因此,挑战、批判现代性便成为后现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务。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格里芬要说:“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
本书从佛学经典《心经》出发,讲解佛学精髓,以佛学视角解读生活,洞悉当代人的精神困境,感悟人生,以般若真知为我们提供了一剂解脱痛苦、追求幸福的智慧良药。
老子所著《道德经》即《老子》一书成书于春秋末期。本书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但它不似儒家那样就哲学论哲学,就伦理论伦理,就政治论政治,而是从更深层次上,把社会、人生等问题置入宇宙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对照并深入思考。因而《道德经》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影响巨大的哲学著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道德经》一书,是中华古老文明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对老子的思想学说进行思考和讨论的同时,也查阅参考了历代学者们的某些注释版本和当前学术界诸多研究成果,并将参考文献目录附于书后。
《一天就能读完的(资本论)》以通俗的语言解读了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原理。讲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雇佣劳动与利润、前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经济转型等。 一般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书籍通常只涉及《资本论》卷,而本书是对包括《资本论》三卷本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进行全面解读的经典书籍,可以帮助你一天就能了解全部《资本论》的内容。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柏拉图的精神哲学》对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作了精练的介绍,既适合于初学者对柏拉图思想进行提纲挈领的把握,也可为相关专业人士进一步思考和分析柏拉图思想提供有力的参考,更能让广大读者亲密接触和认识二千多年前的柏拉图智慧而深邃的精神世界。
《第二次宣言》是一部奇特的未来学著作,充满了前瞻性、先锋性、开创性和挑战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其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的集中体现,是作者塑造的种种震撼人心的未来形象。
《图解苏菲的世界》是很好的哲学启蒙书,它用一个一个的故事将整个西方哲学史串联起来,带人们走近西方哲学史,走进一个智慧的世界。它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插画和简单的图表诠释哲学的概念,向我们揭示了每一代人对宇宙、自然和社会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加深对生命的好奇和热爱。
《淮南子》一书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集体编撰,该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既保存了先秦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又开启了两汉以后的文化。它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该书还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资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淮南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精品。 作为《淮南子》的选译本,本书选取每篇论述的中心要义部分,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淮南子》一书的主要旨意。 本书以权威底本核校,约请业内专家译注,译文流畅自然,
本书系周汝昌先生倾其心血的一部力作,他以其深厚的学养,纵论中华美学之画艺、书学、文论、诗词曲赋、红楼艺术、音韵美中华文化等,文采斐然,匠心独运。
《道德语言》一书在现代西方伦理学,特别是现代元伦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确乎享有关键性的学术地位。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本书,进而深入了解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递嬗演变,译者拟就黑尔教授有关道德语言学方面的理论观点作为一简略导述,以求抛砾石引玉璞。《道德语言》一书,基本上代表了黑尔伦理思想的主要方面。黑尔不单就价值语言和道德语言以及它们的使用“语境”分析了道德语言、道德言谈或谈论秘具有的描述性与评价性双重特征,而且还就历史文化和教育学等方面分析了这特征的相关变化。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干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对于经典,经学家的解读往往化简为繁,让人难以接近,更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这套丛书则独辟蹊径,从每一部经典中选取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等于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百句,当然不一定就是整整一百句,每本书的体例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句一议,有的是精选数句说明一个话题,还有的选句则“藏”在正文的解读之中。 丛书虽小,却云集了一批学术名家。他们对经典有精深的研究,对生活有独到的感悟。由他们带领读者穿越历史,与先贤对话,交流,碰撞,想必会是一次愉快的精神历险。这套丛书之所以叫“悦读经典”,就是希望读者捧读这些小书时能享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