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母体:客体关系与精神分析对话》既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著作,同时又具有ji佳的临床应用性,对于和早年发展严重受损的困难病人/来访者工作的专业人员尤其有参考价值。作者以清晰易懂而又极具创造性的方式解读了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尤其是克莱因和温尼科特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理念。无论是对于想要了解和学习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还是熟悉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思想进行了整合,并进而提出了自己的早期心理发展和治疗理念。此外,作者还用自己提出的这些理念来重新解读了精神分析的一些核心概念,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过程。
在本书中,朗西埃并不是使用弗洛伊德的概念来解读文学和艺术作品,相反,他关心的是为什么这样的解释会在证明精神分析概念的当代价值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弗洛伊德来说,为了能用俄狄浦斯情结来作为解读文本的手段,首先就必须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俄狄浦斯的观念,这种观念属于浪漫主义对古希腊的观念的再创造,这样,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非思之思,以及保持沉默的言说的观念。从此并不能得出,审美无意识已经提前给出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弗洛伊德的 审美 分析反而揭示了两种无意识形式之间的张力关系。在这本短小精悍的书籍中,朗西埃展现出这种张力关系,为我们揭示在两种无意识之间的对抗中什么才是*至关重要的。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什么是潜意识、阻抗与移情?自我、本我与超我有何关系?梦意味着什么又传达了什么?俄狄普斯情结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人类原欲冲动的 升华 ?本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重要影响,并客观介绍了他在艺术、文学、哲学、文化与宗教方面的主要观点以及围绕这些观点的争议。在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这位心理学大师的同时,或许能够获得一种对自己心灵崭新的洞见。
本书内容包括:认识的主体;太阳之上的阴影;灵魂机器:内在情形;心理和免疫;恶魔般的压力;他人;工作的报应;;螃蟹的心理;各种疗法蜂拥群起;驱除机器中的幽灵;一副新眼镜……
19世纪末,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批评理论伴随着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而兴起。随后,它与众多的思潮交融,产生了心理分析批评的不同分支。心理分析极大地影响了作品批评和读者接受,对文学创作亦颇有裨益。《什么是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以问答的方式介绍、归纳和阐释了心理分析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书后的“作品评析”提供了运用心理分析诠释文学作品的范例;“术语汇览”和“参考书目”帮助初次涉足该领域的读者构建心理分析的框架,亦可供读者进一步学习研磨之用。本书由朱振武、邓芬著。
......
继《纠结的中国人》之后,作者臧一民再度推出国民性分析力作,聚焦中国人当前的心理症状:过度紧张和焦虑。本书以心理学为支撑,从国人的心理结构着手,从历史典籍和当今社会现状中寻找分析的素材,深挖造成中国人紧张和焦虑的七种心理根源。 托熟:托人情、找关系,为何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男女:男女关系的紧张有着怎样的政治学与经济学基础? 乞食:灾民思维阴影下的国人即使吃饱了肚子也依然焦虑不安。 欺骗:不对陌生人负责的社会,“忽悠”必然横行。 赌徒:生性看似平和的中国人实际上最喜欢心惊肉跳的豪赌。 报复:多年媳妇熬成婆后就疯狂地报复曾经的自己。 帮凶:见利忘义的掮客心理。
出版于1899年的《梦的解析》(又译《释梦》)被后世之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它为人类认识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弗洛伊德把梦带入科学的视野,通过对自身与他人梦境的个案研究,告诉人们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另一层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经典超译本·梦的解析》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 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在本书中,阿玛斯将焦点集中在自我及身份认同,从个人性及宇宙性的面向来探讨自我了悟,使人经验到最根本的自我改变。
《写给年轻人的哲学托》是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曼尼恩的一部力作,人类数千年的思想成就被浓缩成了25个部分,内容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今的2500年的哲学思想精髓,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睿智简洁,艰涩厚重的哲学问题在作者笔下变得轻松简明,通俗易懂,十分适合年轻人阅读。这本哲学书使詹姆斯·曼尼恩荣获了“作家”称号,并带动了美国哲学类书籍的热,使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哲学、学习哲学。《写给年轻人的哲学书》不但已成为普及性哲学史的经典苦作,还是脍炙人口、深入浅出的人文佳作。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是活跃于西方心理学领域的一股重要学术思潮。它是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基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主要有三种形态:(1)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亦称激进的社会建构论。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根为主要代表,主要特征是完全否认心理现象的实在特性,认为所谓的意识、心理仅仅是一种社会建构;(2)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以英国心理学家黑尔为主要代表,其特色为话语心理学和后结构主义倾向;(3)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论,以肖特为主要代表,强调语言的修辞和反应特性。 本书从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得以建构起来的社会、历史、文化、学科背景出发,对其理论内核的自我理论,以及其整体逻辑架构、所倡导的研究方法以及当前学术界有关的争论作多层面的综合性研究。
《杜亚泉人生哲学》(作者杜亚泉)在撷取各种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把它们融会贯通,连成一片,用科学方法讲述了有关人生的学问。《杜亚泉人生哲学》联系中国的传统讲述人生知识,对青年的思想发展、人生路程有的启发作用。它探求哲理,周详审慎,力避偏颇,是一部切实可行的人生教科书。
任何一种思想和文化均不可与古代脱节,否则,决不能源远流长,更不能根深蒂固。《古希腊古罗马公民思想》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公民思想进行的专门研究,以期有助于推进当今中国的公民教育事业,主要内容包括:公民概念、古希腊公民思想导论、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公民思想、希腊古典时期的公民思想、希腊化时期的公民思想、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公民思想的比较研究、古罗马公民思想等。这些思想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理性之魂:当代科学哲学中心问题》以“认识的意义标准”、“科学的划界”、“科学说明”、“理论与观察”、“确证与归纳”、“科学知识的增长”、“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科学观”、“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等八个问题为基本线索,分析研究了科学哲学家们对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及其之间的逻辑联系,突出分析哲学传统对语言做逻辑分析的特色。《理性之魂:当代科学哲学中心问题》广泛详细地解读了有关经典的和当代的西文文献原文,并参考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力图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发展脉络和思想实质。资料丰富,思路严谨,深入浅出,表述清晰。对于科学哲学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对科学哲学问题感兴趣的高等院校文理科教师和学生均有参考价值,而且非常适合作科学哲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