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编写体例遵照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吸收了统计学发展的新成果,增加了少量计算机应用技术,试图为学习者提供一本脉络清晰的关于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基础教材。内容方面每章前面都增加了“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每章的后面都有一个“小结”,并提供了进一步延伸性读物、使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一些技巧和提示、在线资源网址、复习与思考题等。部分章划还附加了些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资料卡。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我国心理统计教学提供最基本的教学材料,为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要心理学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本书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三个方面阐释了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重点阐述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解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教师的人格心理、阅读教学的模糊心理、写作教学的心理效应等新课题,给教师以启迪和帮助。
该书曾被选为民国时期教育学教材,作者以旗帜鲜明的观点,深入浅出的笔法,生动活泼的语言,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方面,对中国旧教育作了尖锐的批判和有力的鞭挞,具有振聋发聩的冲击力量。这些理论经过详实考证研究,书中所谈教育观点针对现在的教育现象也觉得不过时。
本书并不打算在许多讲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著作中无谓的增添一本,而是要着眼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和管理方面的内容,为您——无论是校长、主任、教师,或者是负责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提供一个学校组织实施心理健康工作的全景图。这个全景图将为您与您的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个极具参考性的行动方略。 具体说:本书主要涉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以下内容: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与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测评与测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及应用;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教育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校长以及主管心理健康工作的副校长;学校主管德育与心理健康工作的主任;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德育或
已经有了那么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许多本土的、翻译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之后再写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呢?在开始《教育心理学》的写作之前,我们曾就所从事的本科与研究生教学进行过多次讨论,讨论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讲述,以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大的收获;讨论哪一本教材是的教材,既有并13于讲授也有助于学生的自学;我们也曾无数次地在进行教育心理学的讲座之后被充满学习渴望的中小学老师问及推荐一本适合于教师阅读的读本。诚然,在过去30年中,我们曾读到过许多的教材,近几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许多出版社也出版了翻译的国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但是,的教材大多是2000~2005年左右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很快,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也不断产生更好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教育心理学
本书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是一线教师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的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探索。全书分部分,部分阐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保持健康心态的具体方法,第二部分描述本课题研究的科学过程,第三部分是部分经历本课题研究过程的教师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得体会。本书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颇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