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大圆满传承史》是一部较好的文化遗产整理著作。它是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料的一次系统整理,跨度大,涵盖广,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释迦牟尼佛传法,到佛教进入西藏,再到藏传佛教宁玛派传承的一系列历史。此书在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读者呈现了较为完整的宁玛派宗派发展史,对于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古籍整理工作有着较好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清代后妃宫廷生活》采取上、下两编分述典制、传记的形式,展示清代后妃的宫廷生活。上编先讲与后妃有关的各种制度,举凡秀女遴选、大婚仪制、深宫生活、诞育皇子、丧葬制度等,所述都是律令所定,史有所载。下编则为乌拉纳喇大福晋、孝庄太后、董鄂妃、孝贤皇后、香妃、慈禧太后等十余位名妃重点作传。全书以轶闻野说为靶,以档案、官书正史为绳,力图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帝王女人的真实一生。书后所附“清代后妃年表”,胪列清代近二百位有名号的妃子并各附小传,用力甚深。 《清代后妃宫廷生活》初版于1993年,出版后很快售罄,数年内一印再印。此次新版,修订文字,增配图片,增加阅读趣味。
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记,而是一部难得的法国学人看中国游中国的著作。作者亨利 考狄(Henri Cordier) 是20世纪法国汉学大师,世界汉学权威刊物《通报》的创始人和首任主编,他在这部著作中,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中国的绘画、园林、雕刻、建筑等流传欧洲,而对法国的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独到的中国文化 西游记 。书中配有几十幅珍稀插图,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亨利 考狄的《法国大革命和帝国时期的汉学研究》作为对这一时期法国汉学研究情况的介绍和补充。
《成长的岁月》是英国著名作家玛丽 伊莎贝拉 布莱森,讲述她来华期间看到听到的晚晴时期中国儿童成长历程的一部著作。书中详细记录了晚清时期中国儿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过程,如婴儿生活、家庭生活、教育、娱乐、节庆等,为域外读者了解中国儿童丰富多彩的成长岁月开启了一扇温馨快乐的窗口。
本书集中展示了中国南方世界遗产文明的风采和南方旅游的精粹,具体包括苏州园林、皖南古村落、黄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当山古建筑群、澳门历史城区、丽江古城等。
《伤寒论注十人书:伤寒论纲目》为清代名医沈金鳌撰著。《伤寒论注十人书:伤寒论纲目》内容以仲景原文为纲,选取历代医家经典论述为目,间附己见。全书分十六卷,卷首为总论,分述六经主证、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卷一至卷十五为六经内容,作者未遵原文次序,以六经症状分篇归类加以论述。卷十六包括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妇人伤寒等篇,且附入《金匮》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四篇内容。十六卷卷末为平脉,辨脉篇内容,作者仅取魏荔彤《伤寒论本义》加以诠释。全书经纬分明,条理清晰,言语中肯,大有裨于《伤寒论》的研究学习。
《日知录》是一部体现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学术著作,共三十二卷。本书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本书内容宏富,贯通古今,而且长短不拘,最长者有5000多字;最短者仅有9字。内容大体分为三类:经术、治道、博闻,而核心则是“治道”。作为一部体现顾炎武思想的学术著作,它涉及社会经济、典章制度、风俗民情、经史艺文等众多学术领域,是一部了解十七世纪中叶中国知识界风貌的学术巨著。由此顾氏被梁启超高度评价为“清学开山之祖”。本书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做了详细的字词和典故注释,翻译力求通俗易懂,非常适合现代人阅读。
中华武术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武术作为“内家之宗”,在武术爱好者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正是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图说武当秘技系列”丛书。 本套丛书种类齐全,既有养生法,又有技击术,还有大力功,精心选取与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武当诸派秘技;注重练法,注重实效,突出“图说”,简明扼要,便于阅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