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将——乱世豪杰》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将典丛书》中的一本,是军事类图书,比较适合军事爱好者、古典文学爱好者阅读。 《中古名将——乱世豪杰》悉心选取了历史上有代表性的24位历史名将,乱世出豪杰,这些人物都是在乱世中突显了自己的才能。 本书在文字描写的基础上附带了大量的插图,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欣赏价值。 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会对我国古代的战争有个大致的了解,对那些久经沙场去能谈笑自若的将军给予深深地敬畏,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更是历史车轮的推动者和历史的见证者。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李鸿章
这本书是李宗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最完备的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 这本书也是我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书。 李宗仁先生用了七十多年的岁月,始制造出本书中许多惊人的故事。我则用了将近六年的光阴——平生治学生产力最旺盛的六年光阴——才把它用中、英双记录下来。 本书原只是一部中文“草稿”,借助翻译之用。按照李氏与原资助单位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订的合约和撰述计划,是在本书英文版发行之后,始能加以整理、润色,然后以中文版面世的。 总之,本书自动议磋商到付梓发行历时逾二十年的一系列过程中,它嵌在作者个人生命史上的痕迹,是苦是甜,也是终生不灭的。它今日之终能以现在形式出版,也可说是“执笔人”的
李宗仁(1890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内桂系之首,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 李宗仁早年行伍出生。以实力军人,加入在广州的孙中山阵营。之后与白崇禧、黄绍竑合作,统一广西,使广西成为国民党后方的一部份。北伐时,带领广西军队一路由湖南进攻至山海关。北伐以后十年期间,屡次发动和参与国民党内战,但亦有苦心经营其广西地盘。抗战时,动员广西将士抗日,指挥多次大战,在台儿庄一役名震一时。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党统治而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落叶归根」,回到中国大陆并死于北京。 以上简历,足以表明李宗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颇为重要的人物。要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桂系军阀的形成和演变,要了解和研究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