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的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他又是公认的晚清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曾国藩可谓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之言,说他“立德、立功、立言
王莽是一人被历史唾弃的人物,然而又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由一介平民儒生走上皇帝的宝座,不只是有他姑母孝元皇后王政君的提携,主要是由于他礼仪待人,恭廉勤政的结果。可他又为何一败涂地?这里既有巨大的传统势力作祟,同时也由于他崇古复礼、罔负谗言的原因。作品中以汉末帝王的荒淫糜烂的宫廷生活,后妃争宠生子的风骚,写出了王莽改朝换制的心理路程。 作品所涵盖年月跨度大,涉猎历史画面广阔,不仅刻划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名妃,而且是一部生动详实的活灵活现的历史史料。
李唐王朝因其独特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创造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自信开放的灿烂文化。开放的唐帝国吸引着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学问僧、胡商、蕃将和使臣,唐太守还被尊奉为各民族的共主——天可汗。俗语说“三尺童子能诵李(白)杜(甫)诗”,欧美的华人集聚地被称为“唐人街”,唐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深远影响可见一斑。本书讲述的唐朝皇帝,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空中的特殊群体。 本书交叉使用局部特写和长镜头慢慢拉开的方式,时而细致刻画,时而俯瞰概览,细细评说唐朝21帝,展现大唐帝国波折起伏的宫廷生活风貌。手法不拘一格,只是希望在一次次的快门闪烁中,能够通过不同角度的聚焦,去捕捉尘封在历史档案中的宫廷秘闻和人物故事,透视大唐帝国290年的盛衰兴替。
在君主专制主义时代.国家的治乱兴衰不仅仅系乎君主的英明与否,宰相是否得人也很关键。一个英明的君主,必有贤相辅佐,像秦始皇与李斯,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宋太祖与赵普,等等。如果君主昏愦.有一二贤相辅弼,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得较好 如后主刘禅虽然昏庸,但有诸葛亮总理政务,蜀犹能与魏、吴抗衡,呈鼎足之势。若君主昏愦,又无贤相,那就难逃衰败的厄运了。诸葛亮一死,蜀汉便江河日下,苟延残喘29年,终亡于魏。所以,宰相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宰相制度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整个过程,必将有利于推动对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但迄今为止,在宰相制度的研究上,仅有某些名相的个人传记和一些探讨某个时期宰相制度的论著问世,全面的
《百年原是梦:和珅的悲喜人生》主要内容包括:无权的苦恼——青年时代的和珅、命运的眷顾——仕途通达的和珅、偶然与必然——乾隆帝为何喜爱和珅、权力的快意——受人追捧的和珅、权力的无奈——遭人嫉恨的和珅、权臣的宿命——被迫自尽的和珅等。
综观林则徐一生,是典型的宦海人生,与家人聚少离多,然而,林氏之于家的责任心却并未因此少一分半分,此次结集的十多万字的家信,皆依其有据可查的手稿整理而得。细读起来,字里行间,无不催人泪下,其文纵横捭阖,气势磅礴,论述精当,感情真挚;有涉及行政治理难题,军事布局谋略,民族问题剖析,治安暴乱平定,鸦片治理前因后果,其内容之丰富,文笔之精妙,两百多年来,窃以为除后来者梁启超先生稍稍足以并肩,余人皆不可及。
故事发生在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时期。楚国贵族蔫贾遭令尹斗椒陷害,伐宋失利,被押解回都,途中遭剑客刺杀。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荔敖与母亲毁容求存,避难云梦乡,改名孙叔敖。 孙叔敖斩杀双头怪蛇,适逢云梦乡遭遇水患.,乡人以其触怒水神沉湖惩之,其母代子受过投湖身亡。期思县狐丘丈人收留孙叔敖,将毕生积累倾囊相授,孙叔敖如饥似渴,并得遇红颜成家立业。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毛遂自荐,主持治水,倾尽家资。然首次治水失败,他被诬陷、遭殴打,身陷囹圄竟不改其志,历时三载,治水不辍,终于修筑了我国历史上座水利工程期思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 孙叔敖胸怀大志,来到郢都,甘为下等门客,在贵族排挤、斗椒寻仇的夹缝中卧薪尝胆,偶以“南图淮水,北饮黄河”之谋倍受庄王赏识。他孤身伐郑,秘
沈家本(1840 1913),清末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清末钦定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尚书、宪政编查馆副总裁。沈家本著述丰富,有传世经典《历代刑法考》。沈家本犹如一座桥梁,联结着中国古代与近代甚至现代,同时,联结着世界东方与西方,被誉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 本书是清末法学家沈家本的传记,通过描述他的一生,可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位法政宿将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客观地揭示了清末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全书史料丰富,细节动人,可读性强。沈家本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掘墓人和中国近代法制的缔造者,在其所处历史场景中有社会的、政治的、国家的和法律的方方面面问题,面对真实困境和尖锐矛盾,他都能担当大任,敢于化解风险,革故鼎新,矗立时代潮头。